人生若只如初見——九寨

冬末春初,我們一行七人自駕回新疆時,途經九寨溝,盤山公路曲折險峻,寒風冷冽刺骨。還好,天黑前及時抵達,春節長假已過,淡季的景區遊人無幾,很多店鋪和客棧都是鐵將軍把門。

泊車,辦理入住,喫飯,國家5A級景區的硬件設施果然不同,處處細節都有跡可循。從和風細雨的成都平原來到九寨溝,被突兀的寒風打了好幾個趔趄,臉吹得生疼。

經過彝族人的村寨,皮膚黝黑的漢子牽着幾頭白色的犛牛,層巒疊嶂的山峯後面大概就是望不到頭的天邊了,深沉的海子裏水波不興。

移步換景,這裏還是一片冰天雪地,天色微黛。在藏族人的村寨裏吃了青稞面和茶葉蛋,有點鹹,有點辣,總之不大習慣。但是走過路過體驗過,纔不枉千山萬水相遇一次。

豬豬也學藏族人,邊走邊轉着轉經筒,耳邊是卓瑪的囑咐,莫走回頭路啊!所以,大小的村寨和路線,我們都是從此門入,經彼門離開。

有多少人轉動過這些轉經筒,恐怕只有遠處的雪山,天上的雲和腳下的路才能知道。信仰是種力量,彩色的經幡隨風飄舞,一派喜樂祥和的樣貌。

然而,景區的東西不要買仍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豬豬走路跌倒,轉經筒也摔得四分五裂了,多麼希望請到真正的黃銅質地的轉經筒啊!

錯過了,就放下。不必念念不忘,前面的路還長,人與人,人與物,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緣分。

好的壞的,統統接着吧!

數我東西帶的多,光大圍巾就帶了三條,此刻分別圍在雙親的頸間。有些東西總在出其不意的時候派上了用場,前提是要想到各種可能性,以及爲此做出的準備。

隨遇而安,是一切準備充分的篤定和豁達。時間和空間有限,帶的一定是最用得上的東西。

時隔半年過去,我才斷斷續續整理了這些圖片和文字。如果不是九寨溝地震,估計我還會拖延。我想我還會再去九寨,就像回成都過年那麼順理成章。

我和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樣,以爲一切都來日方長。我還有的是大把時間,在不同的四季去領略和飽覽這人間的天堂。

一直沒忍心看震後九寨溝支離破碎的樣子,工作的關係我關注和了解救援,但是地震後那些鏡頭掠過我總是迴避。

其實心裏是不捨,去九寨溝之前路過汶川,時隔這麼久,地震的舊址在現在看來依然讓人觸目驚心,震撼,壓抑和說不出的難受。

每個人都不知道,下一刻自己會面臨什麼。臨晨七點半左右,我在自己的家裏也被晃醒,並沒有多想,只努力辨別了是不是夢境,晃得不厲害,連逃命的念頭都沒有。

醒了以後才後怕,如果地震了,沉睡不醒是有多危險。人生有多少次有連自己都不知道的,那麼近的,幾乎擦肩而過的危險。


前年去青海的路上,翻越新疆的達坂,險些滑下路基,路基下是深深的懸崖……

去年去伊犁的路上,迷霧重重,伸手不見五指,上坡路上車突然拋錨,還好沒有過往車輛,救援也還及時,否則也是不堪設想。

今天看了一位上海遊客的記錄,腦補了她們當天的經歷。

她最後寫道,九寨溝最後的美麗保存在她的手機裏,這句話讓人很難過。

我手機裏的九寨是冬末春初的樣子,五花海前有我們一家人圍着我五花八門大圍巾凍得鼻頭紅紅的合影,車的後備箱裏還有媽媽前一天在早集買的幹筍、鮮筍和豆豉,我們則把新疆的饢留給了遂寧和成都的親人。

聽說遂寧的那個小島也要被徵收了,未來會修建一座橋,乘機船過河的經歷和難忘的壩壩席也只能被我保存在手機裏。

旅行去的任何一個地方,我都倍加珍惜,因爲知道可能不會再來,所以不讓任何一絲壞情緒佔據自己。

眼前的生活,也是一樣。那天和同學喫飯,她說自己和家人總是喫得很簡單,客戶和朋友才需要格外對待。

我想,即便只是自己,也要好好喫飯睡覺,不必熬夜去寫所謂的方案。



那位上海遊客的文章寫了很長,是劫後重生的肺腑之言。具體到一隻蘋果和孩子的揹包,24小時她經歷了我們沒有經歷過的,人的頓悟很多。

幸運是命運的神來之筆,不保證什麼時候都有,但被眷顧的人都是三生有幸。


想做什麼一定要儘快去做,那年的尼泊爾之行還沒計劃周全,就被史無前例的那次地震斷送了。

有時候,真的說不準還有沒有機會。

去過的所有地方,都深深地保留在了自己的記憶裏,彷彿也和自己也有了某種關聯。

不想去刷那些不痛不癢的祈福,在當下做好自己的事,哪怕只是平平淡淡的的工作和生活,哪怕還是焦慮和處境艱難,都當全力以赴。


一天當一輩子去過,不只是說說那麼簡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