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怎麼安於現狀

常山是老家的一個同學,每年春節,我們都會歡聚一堂,小酌兩杯敘敘舊。總的來說關係還算親近。我對常山的印象很深刻,因爲每年聚會,他都會和同學們哭窮。當然,他哭窮並不是裝窮,而是真窮。畢業後在老家找了一份工作,還算清閒,但收入平平,多年來家中條件不見改善。

每年聽完常山的自嘲,我都會很同情他,更準確點來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很多人認爲常山之所以一直貧窮,是因爲他命不好,又或者說是沒有人支持他。而我覺得,更多的是因爲他的安於現狀。

貧窮不是命,而是認命。很多人過得貧窮,是因爲他們選擇了貧窮。

很多人曾給常山介紹過一些工作或者想找他合作做點生意,但無一例外常山都拒絕了,理由都是工作太辛苦,自己做不了;或者離家太遠,而自己家中有牽掛;或者是覺得自己沒有完全做好準備,能力不足;又或者是純粹覺得這樣的工作不適合自己。

總之別人給常山提供的發家的機會,對他來說幾乎都太難了,不適合自己。而他自己,也幾乎沒有任何想要改變貧窮的行動。所以他一直呆在家中,然後一直保持貧窮。

對於自己的貧窮,常山往往還會有很多的說辭。

“我瞭解爲什麼我會貧窮。因爲我沒家底,沒背景,沒後臺。我出身不如別人,機遇不如別人,所以我窮也是理所當然的。”

每每聽到常山的這番話,我都很心痛。我以爲他原本是應該想:我沒家底,沒背景,沒後臺,出身不如別人,能力不如別人,機遇不如別人。所以我要比別人更加努力。不料在他的眼裏,這反而成了安於現狀,麻痹自己的藉口,從而讓自己坦然接受貧窮。

我們瞭解貧窮的原因是爲了尋找方法改變貧窮,而不是因此接受貧窮。

也許是多年貧窮的生活,常山的適應能力很好。不管條件多麼艱難,他都能夠安慰自己過下去。這看似優點,實際上是導致貧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這個“優點”讓人感覺不到貧窮的窘迫,不知不覺中安於現狀,然後保持貧窮。換而言之,這種“優點”讓人放棄了尋求改變的能力。

大多數的人面對貧窮,都並非無能爲力,更多的是沒有行動力。貧窮的局面也並非難以改變,而是不去改變。

改變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想一件事比做一件事更讓人害怕,人選擇放棄,往往不是做的時候很難,而是想的時候很難。事情沒做之前總是把能想到的難處都想到了,並且疊加在一起,想象所有不好事情都會發生,甚至覺得即使做成了也不見得結果會有多好,相比起那麼多的付出,結果似乎是不值得的,最後選擇了不做。

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因爲這是最消極的結果,樂觀想想,有什麼可能會所有負面問題都發生,而且我們的行動會連一個問題都解決不了嗎?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極小。實際上負面問題只會發生一點點,而且我們在付出行動的過程中,會不斷成長,也會有能力把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不然怎麼會有人付出行動最後獲得成功呢?

改變是有風險的,但那是對別人而言的。作爲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本就一無所有,沒有什麼可以失去,哪還有風險可言,就算有,那風險成本也是很低的。怕風險而不敢改變,難道是擔心失去現在的貧窮而不敢行動嗎?現在的情況已經是最糟糕的了,爲什麼害怕改變之後會更糟糕呢?付出行動,只會讓生活越來越好。

萬事開頭難,事情沒開始時總是不知所措,寸步難行。但只要開始了第一步,一切都會水到渠成。不要怕失敗、怕麻煩,不要還沒開始就被嚇退縮了。麻煩的事可以一步一步來,不會的照樣可以學,事情都是這樣一件件幹成的。

也不要覺得時機未到或者手頭的事情還沒安排好、有衝突。現在不開始準備,幾年之後衝突依然存在。只要開始行動了,再複雜的事情也可以一件一件地解決。

等待只會讓人變老。

很多生活艱難的人表面上總是哭窮,但實際上又不去付諸任何行動,不知不覺地安於現狀。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人,不要把自己生活的慘淡歸咎於命運的不公,那是在推卸自己的責任。付出努力,現在就開始行動,你要相信,一切都會變得越來越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