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是個僞命題

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這是一個僞命題,因爲專注力不需要培養,不去插手干涉孩子的事情,不去破壞孩子原有的做事內在節律,就是對孩子注意力、專注力最好的保護。

我經常被很多家長問到:我家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開小差;孩子做作業磨蹭,專注力太差;孩子做事沒耐心,經常三心二意...類似這樣的問題​,然後問我說“潘老師,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面對這種問題我常常很無奈,因爲這根本就不是注意力、專注力的問題,而是興趣的問題。我一般會問:你孩子喜歡玩什麼?家長說“喜歡玩遊戲”,我再問:那他玩遊戲的時候開小差、三心二意、注意力差嗎?媽媽會說“那不會,玩遊戲的時候他很專注、很投入的”,我說:哦,看來你孩子專注能力沒有問題,注意力很集中呀!所以你剛纔說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專注力的問題,而是學習興趣的問題。

強迫孩子做他不喜歡的事情,還要求他做這個事情的時候一定要高度專注​,不能三心二意,這種情況就類似於強迫你參加一個你很討厭的黑社會組織,讓你去賣白粉,還要求你必須盡心盡責、恪盡職守、死而後已,請問你能做到嗎?你肯定會想方設法的逃避對嗎?所以這是歸因錯誤而引發的錯誤的解決方案,沒有抓到問題的核心原因,結果一定很失敗。即使孩子因爲太小,迫於家長或老師的壓迫而不敢反抗,內心屈辱的被迫接受了你的強行改造,最終孩子也會逐漸演變成爲內心怯弱不自信的懦弱兒。難道這是家長們希望看到的結果嗎?

那麼我們家長面對孩子上課三心二意、作業磨蹭等現象,究竟該怎麼做呢?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孩子這樣的行爲表現?”是老師講課枯燥乏味不好聽?孩子天資聰明已經理解了講課內容不屑於聽?孩子有預習的習慣,原本就不需要全程聽講,只需要重點聽講部分內容?又或者是因爲孩子正被課桌下的小說情節所吸引呢?...一個單一的行爲表現背後有可能會有千差萬別的原因,我們必須首先準確的找到這個原因,才能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去強迫孩子訓練專注力。

改變對學習的認知,提升孩子學習動力,培養學習興趣,讓孩子體驗“求知之樂​”纔是這些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

​不要再去試圖訓練提升孩子的專注力了。如何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這是一個僞命題,專注力不需要培養,不去插手干涉孩子的事情,不去破壞孩子原有的做事內在節律,就是對孩子注意力、專注力最好的保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