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寶寶關於物品的歸屬怎麼界定

一早醒來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問:兩個寶寶關於物品歸屬怎麼界定。

這位媽媽說家裏兩個寶寶,兒子8週歲女兒2週歲,給妹妹買的東西哥哥都會悄悄收走或者搶走藏起來,且他的東西也不願意分享,他們兩個對物品的歸屬感都有不安全感,做爲媽媽我應該怎麼調整他們的安全感,讓彼此能夠願意分享,且不爭不搶。

我想這位媽媽提出來一個相互矛盾的問題:強調歸屬權就不要指望樂於分享,希望不爭不搶、樂於分享就不要強調歸屬權,魚和熊掌不可皆得,特別是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

我看不出來家庭關係中強調物品的歸屬權有什麼意義?既然是一家人就應該合二爲一,不該一分爲二。我希望家有二寶的家長們都能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和處理事情。比如說老二出生之前,家長們就應該告訴老大說:因爲你太可愛啦,所以爸爸媽媽決定送給你一個重要的生命禮物,給你帶來一個新夥伴,你們可以一起玩。

(要讓老大知道弟弟或妹妹的到來是老天對他的獎勵,而不是來了一個競爭對手)

然後在迎接新生兒的當天需要做一個儀式。爸爸需要準備兩個禮物,第一個禮物給老大“恭喜你今天開始得到了一個新夥伴”,第二個禮物依然交給老大“恭喜我們家今天開始來了一個新成員,這是給我們家新成員的見面禮物,爸爸媽媽一致決定由你代表我們全家歡迎弟弟或妹妹的到來”。

家庭是講情感的地方,社會纔是講法規道理的地方。

第二個我們需要思考的是“這位8歲的小哥哥爲什麼要悄悄收走或者搶走妹妹的物品藏起來,並且他自己的東西不願意拿出來分享”?孩子的這個行爲表現恰恰是家長過分的強調“物品歸宿權”的必然後果。家庭生活中經常在說“這個是你的,那個是我的”,區分的太清楚了勢必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因爲“自私,想要得到更多”是天性,就像“善良、純真、樂於助人”也是孩子的天性一樣,孩子最終會成爲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家長的關注點在哪裏。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從重新解讀孩子這個行爲開始。從今天開始不要把哥哥這個行爲解讀爲“藏妹妹的物品”、“是自私的表現”,而要解讀爲“愛護妹妹,有責任心,幫助妹妹收拾物品”,將哥哥的這個行爲賦予更爲積極向上的寓意,並且要經常要把這種哥哥的人格品質說出來,去誇獎他而不是去批評他,慢慢的孩子就會平和起來的。

另外一種可行性:“屢教不改”是求關注的表現。這位媽媽留言諮詢,說明這個問題可能已經困擾她很久了。如果這位媽媽曾經多次跟這位哥哥說過這個問題,可是這位小哥哥依然“屢教不改”的話,這就是缺乏安全感導致的“求關注”的行爲。因爲他感受到了爸爸媽媽的忽視和冷落,所以他會故意表現出你不喜歡的樣子,讓你來批評他,與其被忽視不如被批評!這種行爲背後的訴求是“求關注、渴望被愛”。如果你生了二寶之後發現大寶突然變得要求很多、很黏你、經常無理取鬧等等,都是因爲他感受到了父母對他的愛被分走了,他需要更多的關注和愛。

關鍵問題:孩子爲什麼會有這種感受?家有二寶的家長們千萬要注意,不要給大寶傳遞一些導致他緊張焦慮的觀念,比如經常有大人(特別是家裏的親戚朋友)會跟老大說“你慘了,你媽媽生了一個弟弟就不要你了”、“你不乖,你媽媽不要你了”,這種大人看來是開玩笑的話實則對於孩子的心裏傷害非常的大,因爲孩子單純善良,他會信以爲真的。這種玩笑實則是我們向孩子傳遞了一個錯誤的觀念,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經常做噩夢。

那麼這種情況如何調整呢?父母除了經常強調“爸爸媽媽是愛你的”,父母還需要爲大寶準備“特殊時光”。比如說跟大寶約定每週日晚上20:00-21:00是大寶的專屬時間,媽媽放下一切事物全身心的陪伴大寶,甚至你還要故意接一個電話說“對不起,現在是我跟大寶的特殊時間,一個小時後我再打給你”然後掛掉電話,要用這種方式讓大寶充分享受“獨霸媽媽的愛”這種體驗。父母無條件的愛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

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祝福這位媽媽!祝福這對兄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