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晨光||《城南旧事》:和英子约好一起去看海的那个人被抓走了

文|墨默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我就分不清天空和大海。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呢,还是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的呢?但是我很喜欢念这课书,我一遍一遍地念,好像躺在船上,又像睡在云上。

这是《城南旧事》里英子背的一篇国文课文,英子分不清天空和大海,因为躺在船上时,感觉金红的太阳是从蓝色的大海升上来的;睡在云上时,感觉太阳是从蓝色的天空升上来的。

这一段话仔细分析很有意思,就是同一客观发生的事实(太阳的升起这一客观现象),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观看,是有天差地别的,就好像她分不清好人和坏人一样。

在常人看来,小偷一定是坏人,便衣一定是好人;但纯洁善良的小英子在与小偷的几次交谈中,她认为小偷是好人,因为他偷东西是为了让弟弟坐船出国上学,这便有了英子与小偷的约定:我们看海去!

小偷原本的家境应该是殷实的,送给英子那串他奶奶留下的珠链可以证实,但他没有守住家业,后来败光了,但他却有一肩责任在身,因为没有了父亲,他是要抚育弟弟出国求学的,因为弟弟总是在学校考第一名,他觉得他有义务成就这个弟弟,迫于社会现实,他以偷盗为业,将赃物卖钱后为弟弟交学费。

小偷在成为小偷之前也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不堪生活的负荷压力他选择了成为小偷,这也让他在偷盗别人的东西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苦难,他一再在英子面前重申:不是坏人,是好人。可见他也有是非之分,也知道偷窃是错误的,但他无力改变现实,好像只能以偷为营生,为了弟弟,也为了自己......

小英子的纯洁善良是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的,她相信人都是好人,都是向善的,所以当那个摇着拨浪鼓的便衣警察问她那一尊小佛像的来历时,小英子想也没想就指向了那一方荒原,也就是这尊小佛像成了警察破案的线索,成了小偷被抓的引子,

和英子约好一起去看海的那个人被抓走了,也就将一起去看海的约定打破了......

这一段惆怅、朦胧的情感,在小英子泪眼里稀释,她感觉是自己出卖了那个为弟弟挣学费的人,虽然他采用的方式不光彩,但在她的心里小偷是个好人,在她忏悔的心灵深处,又抹上了一道别离的忧愁.......

我们看海去,最遥远的梦想,一直贯穿在英子和小偷之间,她(他)们向往大海的广阔与包容,金红的太阳代表着希望,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阳光能抵达的地方就有平等的权利,享受温暖,本来是最朴素的生活却变得如此遥远。

《我们看海去》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的画作:蓝色的海,白色的帆,金红的太阳......

赏心悦目,宽阔无垠,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那是一个童真小女孩的向往,也是一位落魄的成年人的期盼。

而打破这一切美好期盼的原因是,和英子约好一起去看海的那个人被抓走了,因为偷!因为他无力改变现实,只能通过偷东西换取钱财为弟弟当学费。现实中有许多这样那样不能解决的困境,但总有这样那样的世俗标准来界定善与恶,好与坏,有时让人分不清好人与坏人,就像小时候的英子分不清天与海。

社会底层生活的小人物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有生活下去的希望与寄托,那些现实中人为的善恶标准,在无邪的童心世界里丑陋无比,因为被现实薰染过的人心已经钝化了,没有了深究事物背后原因的动力,而大多数人只是盲目地以旁观者的身份围观着一切,从不发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