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表達與閒聊的區別

今天看了一本書《超級談話術》,裏面講了溝通,表達,閒聊這三者的區別。讓我感到和以往的概念有所不同。之前我的概念裏,溝通表達閒聊都是說話,差不多,不過看了這本書,細細的講了其中的區別,還真覺得有道理。

一、溝通不等於表達。

表達的關鍵是要把自己的想法整理好,並能用合適的語言與文字傳達給聽者,讓聽衆很容易明白你的意思。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單向輸出的時候,比如演講,授課,或者是寫簡報等等。

溝通的關鍵則是把自己的信息傳達清楚之外,還需要能聽懂別人說出來的意思,就是“傾聽”的能力。有效的溝通,需要同時具備信息傳遞與理解的能力。

二、閒聊不等於溝通

你會和一個穿着拖鞋的人去爬山嗎?

閒聊就像是散步,可以穿着拖鞋與寬鬆的衣服,隨意走走,想回家立刻就能回家。而要登山卻需要認真對待了,哪怕是附近的小山,也需要略做準備,換一雙舒適的鞋,安排一段時間。因爲一旦開始爬山了,想要停止,可沒有散步那麼方便,下山的路可能不好走,距離到家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等等因素,都需要提前考慮。

閒聊和溝通的關聯,就像是散步之於登山,表面上都是與人說話。但實際上是有很大區別的。閒聊無需專注,無需計劃,無需結論。包容性與良好的氣氛,是閒聊最主要的功能。

而對話一旦被定義爲"溝通",就表示這場對話被賦予期待,希望達成某種意向,或者是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許是希望受委屈的情緒被理解,或許是希望澄清事實,或者是分享對某些重要事務的看法等等。

由此可見,社交閒聊不不等於溝通能力,就像一個可以和你一起在附近散步的朋友,不一定有能力和你一起去爬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