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語言》:家庭語言環境對孩子的影響

《父母的語言》提到: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是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的中樞。當一個家庭長期處於壓力中,和孩子的語言交流變成了指責和恐嚇,孩子大腦的“避風港”每天保持高度警覺,試圖對自我進行保護。而這種保護太過,會導致孩子失去了分辨威脅的逼近和威脅不存在的能力。

同時,大腦的精力全部用在了防禦未知的威脅上,會對腦前額葉皮層的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導致自我調控和執行功能發育不全,嚴重削弱孩子進行抽象學習的能力,包括學習字母表和“一加一等於二”這些基礎知識的能力。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加劇,越來越落後於同齡人。

想起鄉下一個鄰居孩子,小的時候可愛活潑,一歲時父母離婚,母親不見蹤影,父親長期在外務工。年幼的孩子跟着剛喪偶的奶奶生活。奶奶對孩子的教育永遠都是打罵,關禁閉。如今孩子上大班,再看他時,眼神總是膽怯呆滯,不敢說話。甚至上廁所都要先徵求奶奶的同意,害怕奶奶突然暴怒。

和孩子奶奶談話,她訴說着這幾年自己的艱辛,對孩子也是諸多擔憂和抱怨,喫飯要靠喂,數數只會數到10,做什麼都慢半拍,內向膽小,發育也遲緩。

爲什麼活潑可愛的孩子會變成這樣,我想正是如書中所說,孩子長期處於語言暴力中,感覺自己成爲負擔,他的世界是黑色的。每天都在防禦親人隨時的語言和身體攻擊,變得小心翼翼。他的大腦哪裏還有多餘的空間學習,思考。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我們要保證孩子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我們的每一句讚美、每一份鼓勵,每一次的糾正,都是爲了讓孩子更快的獨立,更好的成長。

孩子是一朵小花,它需要陽光和雨露的滋潤,而不是狂風暴雨的摧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