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家庭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的语言》提到:大脑的前额叶皮层是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的中枢。当一个家庭长期处于压力中,和孩子的语言交流变成了指责和恐吓,孩子大脑的“避风港”每天保持高度警觉,试图对自我进行保护。而这种保护太过,会导致孩子失去了分辨威胁的逼近和威胁不存在的能力。

同时,大脑的精力全部用在了防御未知的威胁上,会对脑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发育不全,严重削弱孩子进行抽象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字母表和“一加一等于二”这些基础知识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剧,越来越落后于同龄人。

想起乡下一个邻居孩子,小的时候可爱活泼,一岁时父母离婚,母亲不见踪影,父亲长期在外务工。年幼的孩子跟着刚丧偶的奶奶生活。奶奶对孩子的教育永远都是打骂,关禁闭。如今孩子上大班,再看他时,眼神总是胆怯呆滞,不敢说话。甚至上厕所都要先征求奶奶的同意,害怕奶奶突然暴怒。

和孩子奶奶谈话,她诉说着这几年自己的艰辛,对孩子也是诸多担忧和抱怨,吃饭要靠喂,数数只会数到10,做什么都慢半拍,内向胆小,发育也迟缓。

为什么活泼可爱的孩子会变成这样,我想正是如书中所说,孩子长期处于语言暴力中,感觉自己成为负担,他的世界是黑色的。每天都在防御亲人随时的语言和身体攻击,变得小心翼翼。他的大脑哪里还有多余的空间学习,思考。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我们要保证孩子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我们的每一句赞美、每一份鼓励,每一次的纠正,都是为了让孩子更快的独立,更好的成长。

孩子是一朵小花,它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而不是狂风暴雨的摧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