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筆,我們寫什麼?

堅持日更的小夥伴可能都遇到過提起筆不知道寫什麼的情況,作爲寫作新手,我也會有這樣的痛苦時刻。寫什麼,是個問題;是否接着寫也是一個問題。

爲什麼要寫?

我爲什麼要在簡書練習寫作?主要是因爲連續閱讀了100本書之後,主觀上有寫的衝動,客觀上也覺得不寫點什麼,可能書的內容很快就忘掉了,如果不經過內化,可能最終也很難轉化爲指導行動的能力。

爲什麼開始日更?

其實開始日更這件事還挺偶然的,剛剛進入簡書的時候,每次看完一本書就匆匆發一個書單,算作是一個打卡記錄。很少在簡書上看文章和關注別人。自己的文章也沒有幾個閱讀量。

後來參加了一個練習寫作的7天共讀羣,要每天輸出一篇文章,我也就開始了在簡書的日更。也開始關注別人寫的文章,發現有好多人都在堅持日更,自己就順勢試試看,沒有太大的期待,就是看看自己能堅持寫幾天。

要寫什麼?

我現在的目標是寫關於讀書的內容,比如拆書稿、書單、閱讀感悟等等內容。

其實在開始寫之前,把寫這類讀書產品的底層邏輯先梳理好,寫作的時候可能就更不容易跑偏,當然這裏面其實也還是有套路的,不可無套路,也不能全都是套路。

如果要寫與讀書有關的內容,就要先問自己,別人爲什麼要來看你寫的。一方面,如果我們能挑出書中有價值的點,讓讀者有更多收穫或者激起讀者進一步閱讀的興趣的化,那我們的寫作就有意義;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將書中抽象的內容具象化,並用一些案例來解釋說明,讓讀者理解的更透徹,或者能與讀者共情,抑或是解決了讀者一直想不通的問題,那我們的寫作就更有意義。

比如,我在閱讀成甲老師的《好好思考》這本書時,就把其中的“查字典法”、“問思模法”還有“五星筆記法”分別進行了拆解(見我之前的文章,還不會插入鏈接哦)。

當時的思路是對的,只是現在看,案例還是少了些,還應該更加的生活化,場景化。這樣讀者才能夠理解的更加透徹,纔可能提供一點價值。

當然,我們練習寫作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的瞭解社會、瞭解他人、瞭解自己的過程。練習寫作後,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多了一份留意和觀察,我們對書本的理解會更加透徹,我們在文字間不斷髮現自我。

寫作的過程就像一個循環,我們發自內心書寫、向外用心觀察、然後又回到內心感悟。

我們就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尋找着,不斷的發現更多的可能,不斷地與自己在更高處相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