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連續圖像到皮影——閒說平利弦子戲




錦屏是個熟悉的名字,近日因爲總書記在那裏視察產業脫貧而引人關注,但是我卻忽然想起,那是安康平利縣一個很有歷史的地方。

錦屏所在的地方叫老縣鎮,從名字上看,就知道是平利的老縣城所在。現在縣城已遷移走了。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平利教諭劉博撰《重修縣治碑記》文,說“陝之漢中屬邑有曰平利縣者,在萬山中,接蜀楚之境。左有女媧仙蹟,右有真武靈壇。前則灌溪縈紆,後則月河旋繞。羣山聳峙,萬木喬森,誠勝地也。”

的確,那裏羣山環繞,綠水潺潺,是一個大的壩子,適合人居。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地百姓在耕作時常挖掘出漢代磚室墓,1990年左右,縣河西岸的山灣(錦屏墓羣)出土過一個重要的漢代磚室墓,其中有一幅宴樂百戲的畫像磚,大體呈正方形狀,用七塊不同的方形模具印出十三塊不同的相連續的淺浮雕圖案,內容連起來像一幅連環畫,一步一步展現了墓主人生前宴樂的生活場景,十分生動,也特別值得關注。

本人新著《秦腔與絲路文化》(2019年,江蘇人民出版社),是探討早期中國戲曲形成過程的一些若干關鍵元素,曾較爲留意到這幅連續的漢畫像,曾經寫道:“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流傳有一種“看圖講故事”的表演形式,梅維恆證實了它的印度淵源。因而唐代俗講中的變文表演恰好是隨着絲路開通西來的佛教帶來的印度藝術表演形式,在長安的寺觀裏改造、重塑了中國的左圖右史傳統,融入民間的氣質,進而發展爲一種新的文藝表現形態。……從單幅的圖畫到連續的多幅,這已是由“圖像”向動態的“影像”轉換的關鍵一步了,中國民間的皮影藝術就是這種藝術形態的完整保存和體現。”

平利境內流傳的皮影主要是高腔,當地稱之爲弦子戲或弦子腔,根據藝人們祖輩相傳,平利縣境內早就流傳有以鑼鼓擊節,蓮花落敲打,無絲竹伴奏的“蓮花落戲”,到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的時候,女媧山下魏汝鄉水田河村的皮影藝人李敬模、李增模兄弟,在蓮花落戲的基礎上,配上絲絃樂器,他們製作出了一種特殊的弦胡,在演唱中吸收漢調二黃等戲的精華,並融進本地山歌和勞動號子,從此傳名“弦子腔”。不過卻屬於板腔體的音樂唱腔,地域特色非常明顯。弦子腔皮影戲音樂古樸、悠揚,唱腔粗獷渾厚,半說半唱,最有特色的,每段唱詞末句的最後四個字要像唸白一樣,稱爲“幹說”,然後,“丟腔”,根據不同人物開始“吶號子”。“吶號子”分爲“平腔號子”、“苦腔號子”及“文嘹子”“、武嘹子”四種,號子一喊起來,聲音嘹亮悅耳,隨之滿臺幫腔吶喊,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顯示出濃郁的鄉野風情。實際上是在唱腔中,將“蓮花落”的擊節融入本地山歌、勞動號子當中,之所以稱爲高腔,就這種“吶號子”。但明顯的,它卻是整齊的七字句十字句格式,因而不是戲曲史上真正分類的所謂“高腔”,倒是與陝南山中漁鼓道情十分接近,可見它的淵源。

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弦子戲與錦屏漢墓的連環磚雕畫像也不可能有直接的關係。據王子今先生考證,戰國秦漢時期,安康一帶就是罪臣流徙之地,這些來自京畿之地的權臣顯貴在綠水青山間,倒也是閒雲野鶴,生活優哉遊哉。這一點,墓葬上就很能體現,視死如生,墓室構築追求奢華,把日常的生活也帶進去以求永生。

與大多數皮影戲一樣,弦子戲以說唱爲主,“敘民間事、說民間話、唱民間曲”,並且在民間演出中,其形式、表演都比較隨意、自由。很多場景下,詞、故事都是現編現唱,加上與觀衆的甩腔互動比較熱烈,因此深受當地百姓喜愛。2011年5月23日,弦子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現在到平利去,還會看到這種皮影演出。我去的那幾年主要是幾位吳姓族人組成的一個戲班,偶爾演出。大概在申請成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縣上應該特別重視起來了,演出也比較多了,大多爲遊人而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