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西行 , 行走於蘭州絲綢之路 — 敦煌莫高窟 幸得有生之年相見

前  言 Introduction



敦煌,位於河西走廊最西端,以敦煌壁畫,石窟而聞名世界。絲綢之路上,敦煌也是中西方的貿易中心。

從張掖坐火車到敦煌需要四個小左右,一路上與鄰座哈薩克族的小夥子相談甚歡。從大學畢業到工作到迷茫的未來,這也許是每個年輕人都會經歷過的一段時光。就算對現在這個上了年紀的我來說也是一樣,雖然工作已經穩定,看上去很美的前景下也是變相地對自己的迷失。

下了火車後,我們坐上了開往市區的小巴車。和南方極爲不同的是,整個城市總是帶着霧蒙的感覺。下車後和同行道別後,到達酒店已至晚上七點多。

敦煌市很小,住的地方在市中心返彈琵琶像的旁邊。淡季出行,酒店的價格不到一百卻已物超所值。

整個敦煌旅遊大致分爲東線和西線,熱門景點東線爲莫高窟和嗚沙山等,西線爲雅丹地質公園,玉門關等。



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里的嗚沙山東麓,歷經十六國的興建。以精美絕倫的壁畫和雕像聞名遐邇,洞內共有彩塑3390尊,壁畫4.5萬平方米。被譽爲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因每個洞窟中都繪有千佛,也稱千佛洞。

注:,因爲景區每天對門票的預售是有限制的,所以需要提前在官網上預訂好門票。 


整個景區分爲數字展示中心和石窟兩個部份。市中心敦煌飯店出發,每30分鐘一班。打車約30元到展示中心就可。(展示中心兌換門票,不可直接開車到石窟)在展示中心觀看兩場數字電影瞭解莫高窟歷史,分別爲《千年莫高》《夢幻佛宮》每場約20分鐘,然後坐景區接駁車出發到石窟參觀。

到達石窟後開始排隊候場,每個講解員帶領約20名聽衆發放耳機進到石窟。因爲時處淡季,可以參觀了12個石窟(旺季開放8個洞窟),整體行程約1.5個小時。爲保護文物,窟內不能拍照。每位解說員會用手電筒照明方便大家觀看。





整個洞窟於1900年被王道士發現,因用於修繕被販賣,也導致了很多文物被流傳到了國外。講解的洞窟分別挑選了各個年代的代表作品進來解說,隋朝,唐代,清代等。

環顧洞窟的四周和窟頂,繪有佛像、飛天、伎樂、仙女等畫像,或飛舞、或端坐、或自得……爲遠方的人展示了一個空靈的佛國文化。而各種精美塑像從衣飾,手法,用色上也分別代表了各個朝代的不同風格。

歷經數千年,由於洞窟內一直封閉,不受陽光照射,所以莫高窟內的大部份繪畫還是栩栩如生。當然也有一些因爲陽光照射而氧化的一部份褪色壁畫。

整個石窟的壁畫中所用顏料也頗爲講究,每個朝代的選料也不一樣,有

青金石,硃砂,鉛丹等。甚至在一些個別窟內,還有黃金做塗料。

印象頗爲深刻的是,解說員在講解了一下各個塑像的藝術價值後,提及一些經過清朝粉修後的塑像往往會大打折扣。認真觀看下,清代的修復風格整體偏白,這與初始時原樣大爲不協調。

講解中也提及了功過參半的王道士。“

沙出壁裂一孔,彷彿有光,破壁,則有小洞,豁然開朗,內藏唐經萬卷,古物多名……”在王道士發現莫高窟的祕密後,不少佛經,雕像文物用於修繕莫高窟而或賣,或被盜去了國外。至今你還可以在窟內依稀可見被盜剝的壁畫痕跡和掠走的彩塑。

不管是從文化遺產還是藝術造詣來說,莫高窟都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窟內記載了敦煌古文化,佛教文化,甚至於古人的生活,貿易,社會情況等。

歷經多年風雨,卻依舊向遠來的同胞訴說着昔日的輝煌。


洞窟外,烈日下高低錯落,猶如蜂房鴿舍的莫高窟,卻又讓人心生惋惜。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爲原作者原創,若有來源信息標註錯誤或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及時更正、刪除。如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和文章來源。搜索花菜阿良,關注同名公衆號,查看更多精彩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