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博物館,看貝聿銘先生如何用一個字來概括上下7000年的姑蘇文化!


我堅信時間、文化、地點是建築設計的要素。

貝聿銘 

從入門大廳左拐一直走到盡頭,我們就可以看到蘇州博物館所展示的展覽區。

在蘇州博物館的設計中,因爲佔地小如何才能在有限的空間裏展示出展品?

當時的貝聿銘先生就用吳字概括了這一點

主要劃分了吳地遺珍,吳中寶塔,吳中風雅三個部份。


吳中寶塔分爲塔放瑞光、寶藏虎丘。

主要展示的是由東吳時期的瑞光塔發現的珍貴文物。


吳地遺珍分爲晨光熹微、爭伯春秋、錦繡江南、都會流韻。

主要展示的是蘇州當地出土的考古文物。

吳中風雅分爲書齋長物、陶治之珍、攻玉巧計、雕鏤神工、文房雅事、閒情偶寄、草堂墨戲、錦繡浮生。

主要展示的是蘇州在明清時期的所藏、所賞、所玩的精美工藝品。

象牙雕龍 (清)

象牙雕人物船 (民國)

因爲館藏中的珍品較多,以下我們將會挑選一些經典的收藏品來進行解說。


1

吳中寶塔

塔放瑞光 

瑞光塔,始建於東吳赤烏四年,發過歷代的重修,考古專家在瑞光塔第三層塔心的磚龕內發現了一批五代和北宋初期的珍貴文物,有銅質鍍金塔,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地藏、觀音、如來佛菩薩像九尊,北宋的木刻《妙法蓮華經》等。



真珠舍利寶幢   (北宋)


蘇博鎮館之寶之一,1000多年的歷史。是用珍珠等七寶等連起來的供奉舍利的容器。


幢高1.22米,整體由楠木製作。須彌座呈八方形,代表了佛教的八方天。往上可以看到每個轉用都有跳躍的銀獅子,銀獅子對應的是供養人像。中部是木製描金勾欄,盤繞的是須彌山、須彌海和九頭龍,在四周祥雲站立的是四金剛和四天女。仔細觀察,人物的神態動作衣着都栩栩如生。


龍其是這條龍,因爲這條龍身上用的是珍珠36000多顆,用銀絲編絲而成。

須彌山上站立的是八大護法天神,在天神背後就是這座寶幢的主體部位,正對着我們的這幾個字是,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而就是在這裏面發現了8顆舍利子。最頂端的是塔剎,塔剎是用一顆3.4釐米的珍珠結頂。

銀杏木彩繪四大天王像內函   (北宋)


木函外壁上畫彩繪四天王像,分別爲東方持國天王、北方多聞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


從繪畫價值上來看,上面有唐代畫聖吳道子的繪畫遺風。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上面的紅綠顏色特別鮮豔,在古代這種繪畫原料都是用純天然材料製作,比如白色就是用蛤蜊粉,紅色則是用硃砂,這種礦物質的分子比較高,這也是保存比較好的重要關係。


在內壁寫有“大中祥符六年四月十八日記”字樣,從此才得知它真正的名字和入藏時間。



舍利子  (北宋)


葫蘆瓶裏總共有9顆舍利子,是展廳裏比較重要的文物之一。舍利子是古代得道高僧圓寂火化後留下的結晶體。可惜的是由於沒有文字的記錄,無法得知是哪位高僧的舍利。


銅觀音佛像  (宋)


這些器物都是出土於瑞光塔中,和真珠寶幢一併發現。




寶藏虎丘



祕色瓷蓮花碗  (五代)


這件越窯祕色青瓷蓮花碗由碗和盞託兩部分組成。通高13.5釐米。特別是它的釉色均勻,碗身外壁、盞托盤面和圈足均飾重瓣蓮花,如淺浮雕狀凸起,構思巧妙,恰如一朵盛開的蓮花。


整件蓮花碗呈現出玉一般的溫潤感,被認爲是五代、北宋年間祕色瓷標準器。爲什麼祕色瓷這麼珍貴,主要一點是當時在這件文物出土時,我們中國還沒有發現祕色瓷。直到1987年陝西法門寺地宮出現祕色瓷,祕色瓷是古代皇宮的一專屬瓷器。現在是整個展廳的鎮館之寶之一


吳地遺珍

晨光熹微 

晨光熹微,出自於陶淵明的詩句,展示的是蘇州史前的陶玉器。蘇州,處於長江三角洲太湖東部,在這裏主要展示的是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時期出土的文物。 

馬家浜文化

距今將近有7000年的歷史,因爲它採用到了紅陶,顆粒比較粗。



崧澤文化

距今大概6000多年,崧澤就是現在指的青浦這一帶,在古代的時候,它還是屬於蘇州的。這時候的器物相對紅陶來說比較規整。 


良渚文化

主要以黑皮陶爲主,由600多度的低溫燒製而成。良渚時期的陶器技術比較相對成熟,普遍採用輪制燒法。


相對比,良渚文化的陶器比較規整。在它的身上會有很多符號,這種符號可以理解成人類生活當中文化的產生,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印記,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延續。



彩繪陶罐  (良渚)


這是一件良渚文化時期的彩繪陶,材質是泥質紅陶,出土於吳江的梅堰遺址。他的口沿兩端有穿孔,肩腹部有水波紋組成的裝飾帶,造型十分規整。


經專家鑑定它是最早出現的漆繪陶,在近五千年曆史能這樣保存下來已屬不易。這其實是我們的祖先使用的水器



玉琮  (良渚)


玉,石之美者。所以這件玉琮在真正意義上還是屬於石頭,這是一件在良渚文化早期比較大的玉琮。

《周禮•春官•大宗伯》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這件玉琮是用來祭地的。形態是外方內圓,應對的是天圓地方的說法。在他的十二道劃痕,具說劃痕越多,他所祭拜的神靈地位就越高

玉壁和玉瑗  (良渚)


這裏是玉壁和玉瑗,玉瑗和玉壁的雖然類似,但是作用是不一樣的。來區別的話,就是看他中間的圓的直徑的大小。如果直徑大於它這一圈的話就稱爲玉,如果小的話就是玉壁了。

石耘田器  (良渚)


1956年出土,器身上有個圓孔,用於安裝木棍和木柄,這是在古代的一種生產工具,在器身兩邊還有摩擦的痕跡,主要用途是稻田除草用的。可以看出早在良渚文化時期已經開始注重田間管理。當時太湖流域的農業經濟已經相當發達。



爭伯春秋


這裏主要展示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和玉器,我們也可以把它稱爲爭霸春秋。吳國以其精湛的青銅兵器和精美的玉器爲世人樂道。



蟠螭紋三足提樑銅盉  (春秋)


盉是一種酒器,從上面的紋飾來看,這是一件當時身份高貴的人才能使用的一件銅器。夔龍形提樑,扳手爲蟠螭交相銜接狀,圓腹,口沿處裝飾獸面紋,下方裝飾回紋。

實際上這是一件楚國的器物,但是楚器因何出現在吳地?


銅壺,銅匜與銅鑑  (春秋)


這三件就是水器,就是古代存放水的工具,一般情況下這三件是配套使用。尤其是銅匜與銅鑑,也就是用銅匜把銅鑑的水舀出來,這就是祭祀的時候要淨水,銅匜有個口沿,水慢慢地流出來,然後侍女拿來接水。銅鑑還有一個功能就是當鏡子用。



玉斂葬飾件  (春秋)


這是蘇博比較重要的一件文物。1995年出土在真山吳國王室墓中,玉面飾共八件。虎形玉飾代表雙眉,較小的拱形飾代表雙眼,較大的拱形飾代表鼻子,玉瑗代表面頰,玉琀代表口。玉面飾是覆蓋在墓主的面部的玉器。


發現之初,是覆蓋在死者身上,這件飾品發現的時候是散落的。這件衣飾和金縷衣不同的是,他是用麻線來串連。


主要由玉面飾、珠襦、玉甲、玉陽具飾組成。珠襦即上衣,由紅色的瑪瑙管、綠色的綠松石珠、乳白色的瑪瑙珠和無色透明的水晶珠相間串成。在玉面飾、玉甲片、陽具飾上均刻有紋飾,紋飾精美無比,是玉器中的精品,或認爲金縷玉衣的前身。



錦繡江南


這裏主要展示的是自漢迄唐的陶、瓷、金、銅器。西漢時,擁有鹽、銅之饒的蘇州已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在當時,各種制船業、制瓷業、紡織業等迅速崛起。


定窯白瓷六出大碗  (南宋)


在宋代時有汝、官、哥、定、鈞五大官窯,這件白瓷就是出自定窯。

呈花朵造型,第一眼看的時候你會發現他的碗口看似殘缺,其實缺口的部份在碗的內壁延續的是六根筋脈,也就是名字上所說的六出的意思,相當於六個花瓣的意思。


石屋(錢倉)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有種羽化成仙的概念,在墓中放置這樣的東西,代表着人們去世後也享受着好的生活狀態,裏面的錢幣是真正的古幣,但是可惜的是拿不出來。


五連罐  (吳)


出土於吳王孫權的父親孫堅和他的哥哥孫策墓中出土。算是一種罕見的陪葬品。又稱穀倉罐,可以存放穀物,放在墓中也代表了古代人們在去世後也有食物可供使用。


褐釉雞首壺  (東晉)


東晉時期的產品,這種黑瓷主要是在燒製的過程中鐵元素的增加。雞通吉,所以這樣的飾物在古代比較多見。雞嘴雞冠爲出水口,雞尾爲把手。



六朝青瓷  (六朝)


這裏的六朝指南朝,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青瓷屬原始瓷的一種,整體表面的釉不是特別明顯,它是屬於一種低溫釉,大概在900多度的低溫燒製而成。表面的釉不夠,整體的效果就不會那麼亮,也比較容易碎裂。



都會流韻


主要展示元明時期兩個重要的墓,元未張士誠母親和明晚期王錫爵出土的文物。如冠服、首飾、刺繡等隨葬品。



三透雕瑪瑙飾  (明)



蘇州虎丘王錫爵夫婦合葬墓中出土的文物。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這件瑪瑙飾不規則形狀,作者根據瑪瑙的不同玉髓紋飾,因材施藝,採用鏤雕、高浮雕、透雕等多種技法雕琢而成。正對着的是一隻梅花鹿的造型,邊上有松樹、靈芝等圖樣。而在它的另一面是壽星公,小孩,猴子跪拜的情景。

發現時被握在墓主人手上,可以看出是墓主人心愛之物。



明式傢俱  (明)



典型的蘇式傢俱,屬於生活中常用的傢俱按照一定的比較微縮後放在墓葬中。有衣架,牀,椅子等。是現代研究明代傢俱的標準。

 

銀奩  (元)



銀奩相當於古代女子化妝用的器具,採用純銀錘鑿而成,相當於首飾盒。發現這套銀奩的時候,裏面存放着大大小小24件,包括剪刀,梳子等。


銀鏡架上面有鳳穿牡丹的圖案,直到現在爲止,還可以摺疊。



金鐲 (元)


蘇州元未時張士誠父母的合葬墓出土,鐲端成龍頭,口葉金珠,環以圓珠連接成龍身,形成比龍奪珠之勢


吳中風雅

書齋長物

這裏放置的是明代的書房,進入後發現文人氣息特別濃郁。

明代的桌椅琴棋書畫都包含在了裏面,尤其是中間的那張桌子,桌子是由海黃黃花梨的材料製作。窗外是一株臘梅樹,梅花的氣節也能表現出明代文人的君子氣概。


這是根據文震亨,著《長物志》十二卷,分述室廬、花木、書畫、几榻、衣飾香茗等,其中一卷記載了傢俱二十餘件,一一都有詳細的造型、尺寸、裝飾和作法。



陶治之珍


這個展廳主要宋元清時期的瓷器。瓷器並不是蘇州特產,但是蘇州的文人墨客,名相貴胄特別的多,因爲流傳下來了這麼多的精美作品。


龍泉窯瓜楞荷葉蓋罐  (元)


龍泉窯主要燒製青瓷。這一件釉色亮麗,尤其是蓋子,像蓮葉一樣,整件器物勻稱豐滿。龍泉窯是流傳下來比較珍貴的產物。



觀音坐像  (元)


這是一件磁州窯的作品。仔細觀察,這件觀音是帶鬍子的,從佛教剛傳入中國,觀音就是男相的,慢慢地才演變成一種柔美,慈祥的女性形象。

 

哥窯貫耳瓶  (南宋)


這是一件五大官窯中哥窯的瓷器。貫耳瓶主要從古代文化投壺的遊戲中而來的,在當時更多的時候做爲擺設用具。


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明 永樂)


永樂時期的壓手杯極其少見。據說全世界只有三件半,這就是其中保存的比較完整的一件。所謂壓手,就是你在拿這件器物喝水的時候,它的碗沿正好是成人虎口的弧度,拿起來比較得心應手。

仔細看一下這件器物內壁有一些冰裂紋,說明它是真正使用過的。


甜白釉綬帶葫蘆扁瓶  (明 永樂)


甜白釉是明永樂朝景德鎮官窯所創制的半脫胎白瓷,胎薄釉瑩,有甜淨之意,故名甜白瓷。這件器物外形模枋了阿拉伯的金屬器造型。據說是當時永樂皇帝特別喜歡的東西


青花鏤雕人物碗  (清 康熙)


在瓷器中這種鏤雕形式是屬於比較少見的。鏤孔的紋飾,這件器物胎壁特別薄,最薄的地方不超過一毫米,這樣的技法以及當時製作工藝,留傳到現在也是相當不容易的。


攻玉巧計

蘇州明清時期的玉器雕刻,在當時,好的玉器都進貢到了北京,但是好的雕刻技術還是要屬蘇州最爲突出。


白玉漁家東船形擺件  (清)



由整塊和田玉雕刻而成,雕刻技術十分豐富,採用了陰刻、陽雕、透雕、圓雕等多種技法,將烏篷船雕刻的栩栩如生,船上人物的五官刻畫精細,個性鮮明,透露出濃郁的生活氣息。


白玉雙龍耳杯  (清)


明清時,出現玉物特別多。杯兩側雕有兩條小龍,龍口微微張開,兩個爪子緊緊巴住杯子的口沿,龍尾貼在杯壁上。神態生動,雕工精湛,表現了當時清代的琢玉技藝。


白玉鏤雕山水人物香薰  (清)


在古代,文人墨客都是用這樣香薰用在衣服和臥室中,用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所以這樣的一件器物,在古代書房屬於比較常見的。比較獨特的地方的是這件香薰兩端是用碧玉鑲嵌而成的。


碧玉蟾  (清)


這是蘇博裏相對最大的一件展品。蟾蜍是古代的一種吉祥物,代表了一種財富。這塊碧玉蟾是典型的新疆和田碧玉,用整塊料原雕而成。它的作用是放在貢臺上的一件貢品。



雕鏤神工


黃楊木雕觀音 (民國)


黃楊木因爲生長週期緩慢,所以這件作品也屬難得。整個質地光滑,紋理細膩,尤其是人物的神態動作,細到觀音的指甲蓋都能看清,由此可見當時的工藝水平。

 

核雕猴桃 (清)


橄欖核雕算是蘇州的另一門出衆技藝,這件器物主要是一件裝飾作品,猴子的頭部十分光亮,也就是包漿特別明顯。在方寸上讓神態如此絲絲入毫,說明其非凡技藝。


文房雅事


成扇  (清)


採用泥金的方法制作完成,所謂泥金,就是將黃金磨成粉狀,再用膠水粘糊在一起用均勻塗沫在扇子上頭。所以稱爲泥金扇。


閒情偶寄


紫檀鑲金絲鳥籠  (近代)


鳥籠分南北派,蘇州被稱爲南派。整體造型用紫檀製作完成,紫檀乃名貴木材之首,奇貨可居。


整體做工考究,骨架光滑整齊,其門飾及壓底飾,食罐飾,吊環等,皆是用紫檀戧金。在它的底盤是用玳琩,鳥食罐纏枝青花,以卷荷形白玉點綴。


鼻菸壺  (清)


錦繡浮生


刺繡蟠金箭衣  (清)


箭衣,是古代射士穿着的服飾,也是作爲古代戲曲舞臺上帝王、駙馬、官員的常用服飾。

這件衣服底部紋飾用的是海水江崖紋,針法上用的是槍針法,意爲福山壽海、江山永固的意思。龍的部分是用的蟠金繡。


刺繡女單衣  (清)


古代身份高貴的穿着,比如一品夫人或者是誥命夫人等在正式場合時的穿截。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袖口,正面是素色,但是在背面,有各式各樣的人物細節在裏面。

主要根據古代人物的站姿來設計,站立的過程中要把手放在自己的腹部胸前,這樣的話就能背部的精彩展示在人前,顯示出這件衣服的獨特性。



迎神


大戶人家正月初五放在門前迎福納材的小擺設,其中包含了刺繡,木雕,象牙雕,漆雕,彩繪等。在體現當時的文化風俗之外,也將蘇州工藝的表現地淋漓盡致。


歡迎關注同名公衆號--花菜阿良,世界那麼大,讓我們一起去看看。

版權聲明:圖文版權爲原作者原創,請勿商用,如有發現,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有轉載請聯繫作者,在作者許可後轉載並完整標註作者和文章來源。若有來源信息標註錯誤或侵權,請留言聯繫小編。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及時更正、刪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