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好嗎? 01 02 03 04 05

今天談論一個比較嚴肅的話題,性格內向真的不好嗎?

起因是後臺有同學留言問,性格內向如何在這個社會生活下去,內向者如何治癒社交恐懼症如此之類。

很多同學經常會陷入這樣的怪圈,總覺得性格內向就沒得救了。

把不會溝通交流社交的歸結於性格內向,我曾經也這樣做,後來才慢慢醒悟,這樣僅僅是飲鴆止渴。

這篇文章不談內向和外向的優點和缺點,然後大灌雞湯,這樣沒有任何意義。也不談如何改變性格,一般來說,一個人很難改變性格,要麼經歷大喜或者大悲的事情。

這篇文章主要談談關於對內向的認知以及內向者到底要做些什麼,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啓發和參考借鑑。


01

爲什麼會出現內向者自我否定的情況發生?

其實研究人格或者性格分析的人都知道一個很簡單也很複雜的原理:性格不分好壞。

而造成這樣情況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造成的。

下面的例子大家可能經歷過(我也經歷過):

大家一起喫飯喝酒的時候,自己只是默默在一邊喫飯,然後有人就會說,你怎麼能這樣內向,趕緊敬酒呀?

有一些親戚介紹自己後,之後還不忘記再插上一句,他這個人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也不會說話。

一些所謂的長輩會很樂於分享他的人生經驗:內向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混下去的,要變得開朗外向點纔好。

等等如此之類。

正是在這種環境成長下,自己覺得自己內向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要完蛋。

如果產生這種想法,大可不必,這是因爲沒有正確地認識內向與外向不同之處,也沒認識到性格與能力之間的關係。


02

內向型人格和外向型人格到底什麼不同?

簡而言之就是獲取能量的方式不一樣。

外向型人天生就有與外界互動交流的慾望和需求,他們傾向於通過持續不斷與他人互動交流中獲取能量。你會發現這種性格的人會熱衷於參加各種活動各種聚會。

而內向型人恰恰相反,他們不擅長甚至有時害怕與大量的人互動交流,這樣反而會讓他們能量消耗殆盡。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獨處和自我思考中獲得能量。

舉我自己一個例子。

小的時候,自己喜歡在筆記本上用筆畫各種飛機坦克導彈之類的,腦海中不斷想象他們直接的作戰情景,玩得不亦樂乎。

或者一個人在田野裏揮舞着幾根木棍想象着武打情景,就能玩一下午。

大學的時候,可以在圖書館待上一整天,很多同學覺得不可思議,但其實晚上回去時卻精神滿滿,感覺滿血復活。

當能量足夠時,可以肆意地和陌生人交流,絲毫不覺得自己不愛說話或不會說話。

但是一旦自己一整天都處在社交互動交流時,回去的時候會有種油盡燈枯的感覺,這時候不看幾頁書或者獨處反思幾下,心理就特別難受。

那外向是不是就意味着情商高、能力強呢?

當然不是。

因爲你會發現,很多外向型人會經常說錯話,一樣會惹人厭,不講規則等等,但是他們依舊十分熱衷參加各種場合活動,爲什麼?因爲他們需要從外界中獲得能量。

內向的人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

當然不是。

比如喬布斯,王小波、金庸、韓寒、比爾蓋茨等等,都是典型的內向者。

影響他們獲得成就的,肯定不是一個性格那麼簡單粗暴。


03

內向型人爲什麼會有社交恐懼症?

其實不是說內向型人有社交恐懼症,而是大部分人都存有社交恐懼症,只不過內向型人佔的比重可能會大一點。

那從就從內向型人來說,爲什麼會有社交恐懼症呢?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

內向者在進行社交活動時,更傾向於尋找一個意義感

什麼是意義感?

就是他們在參加這個活動或者聚會時,會思考參加這個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如果這個社交活動對於他們來說沒有意義,而且又不得不參加時,那麼他門便會產生恐懼感,焦慮感。

想想看,自己不去參加那些活動是不是沒有找到那種所謂的意義。或者說,那些活動沒有意義讓自己覺得很浪費時間。


04

內向性格與自信、溝通表達、社交等關係是什麼?

很多人把它混爲一談,誤以爲自己自卑、不善於表達、不善於溝通、不善於演講、不善於社交是因爲內向的原因。

我曾今也是這樣認爲。

其實是性質弄錯了。

先舉一個羅永浩的例子(這裏不談手機的事情):

他曾經在一個演講中講到:

你們別看我站在臺上能扯淡那麼久,其實我是個很內向的人。參加超過5個人的飯局我就會全身不舒服,每次飯局以後回家都要一個人狠狠讀一天書才能緩過來。

我現在站在這裏演講,其實恰恰是因爲我發現了自己的一個強項,我擅長於演說,並且喜歡它,我也沒想過這個技能能賺什麼錢,得到什麼名利,我只是喜歡,就認真去練習。

記得沒去新東方當老師之前,有很多人說我:老羅,你平時一天都不說幾句話,你還能上講臺當老師?你別逗了吧!但我不管,我內向的性格決定了我不會被別人所左右,誰說內向的人不能當老師?

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很難改變。但自信、溝通表達、演講、社交等是能力、技能問題,能力技能完全是可以培養的。

通過一定的訓練方法,是可以提高這些能力的,這個和是否內向基本上沒有聯繫。


05

那作爲內向性格的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我給出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借鑑,也順帶提醒自己進一步踐行。

1.如果自身處於自卑、表達能力差、溝通能力差等問題,直接找一些經典書籍看,並按照裏面提及到的方法進行訓練培養。

當解決這些問題後,你可會發現,自己的那些問題和內向性格無關。

或許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並不是屬於內向性格。


2.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以興趣交友。

如果在大學裏,可以主動參加或尋找興趣社團或者圈子。

如果是已經工作,現在我們處於網絡特別便捷的時代,可以嘗試通過QQ羣、微信羣、豆瓣同城等渠道去尋找共同興趣愛好的人。


3.如果可能,慢慢摸索嘗試尋找自己擅長的方面,並嘗試輸出表達。尤其是現在自媒體平臺很多,可以多進行輸出,一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還可以擴大尋找自己的同道中人。


4.當自己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時,便不會覺得沮喪了。


希望大家正確對待內向性格,多多培養能力技能,多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


共勉!



本文首發個人微信公衆號『磚先生談成長』,只講對成長有用的,歡迎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