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還沒畢業的實習生能學到什麼? 01 02 03 04 05

01

公司實習生小A下週就要辦理手續結束實習了,雖然公司明示加暗示希望他能留下來,他還是選擇放棄這個機會。

小A是廣州某985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現在大四,一邊忙畢業實習一邊抽時間來公司實習。

實習的公司是互聯網在線教育,與他所學的生物專業基本上沒有關係。

在大學食堂喫完晚飯準備回公司的路上(PS:爲什麼在大學食堂喫飯,當然是便宜,性價比高呀),我順口問了下:“你之後準備幹嘛呀?”

“我決定以後從事互聯網運營崗位,哈哈”小A還是一如既往用稚嫩的語氣回答。

“那你有確定之後選擇什麼行業嗎?”我繼續追問。

“這倒沒有,這也是我在糾結的地方。”

下班回去坐地鐵時,他回大學城,我回宿舍,剛好同路。

我又無意中問了句:"你已經有中意的公司還是家裏已經幫你找了?”

“還沒,這又到了需要花時間的時候了” 他苦笑了下,“我是準備等校招吧”。

“那還是得主動去找找看,尤其是互聯網公司”我接道,“不主動去找,怎麼說自己是互聯網從業者呢”

“嗯嗯,是的,哈哈”。

“我到站了,再見啦!”

“再見。”

02

小A留給我印象很深,第一件事就是他剛過來實習時,自我介紹時,自嘲自己說是巨嬰,自己還是個寶寶,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學習成長。

還有人自稱自己是巨嬰的呀。

剛開始運營組的人給他安排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收集各種資料整理成公衆號文章,他特別有耐心, 整理後還不斷驚呼,又學到了一個新技能,真棒!

在寫每天日報時,他還不忘嘮叨下今天又學習到了哪些技能,特別有充實感之類的。在其它人寫日報毫無閱讀快感的時候,他那日報畫風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引得大家頻頻點贊。

他曾經做過一次後臺建課,就是把一門課程做成一個類似於海報的詳情頁面。當時我們發給了他一個模板,因爲有模板,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比較快生成課程詳情。

他做法卻和我們完全不一樣,大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他借鑑了模板,又參考了網上比較火爆的課程詳情頁,重新做了一個。

簡直是無懈可擊。

執行工作,又在執行工作中融入自己的想法,這簡直絕了。

讓我們這工作幾年的人汗顏慚愧。

03

小A剛來時,他是廣州人,偶爾會從家裏帶一些飯過來作爲午飯。沒帶飯時,也經常和他一起在公司附近喫飯。

因爲他剛來,都比較好奇,在全家喫飯時,問他大學學什麼專業,爲什麼大四還跑過來實習之類的。

(插一話:當時爲了省錢,連續在全家吃了快2個星期,基本上把全家各個飯菜都吃了一遍又一遍,現在看到全家的飯菜都怕了)

他說他學的是生物專業,至於爲什麼會學生物,當然是調劑。他本來是報選計算機之類的專業,可惜分數差了一些,於是便掉到這冷門專業去了。

他大四的時候,開始想畢業的出路。他宿舍4個人,一個出國留學去了,一個去了廣州某研究院,還有一個是富二代,剩下的一個就是他了。

他看了一些互聯網相關的書籍,感覺還挺感興趣的,於是跑過來實習,看真實感覺如何,如果可以,之後的話就往這個方向發展。

我問他,畢業論文寫完了嗎?

他一臉苦笑說,“還沒,導師還不做要求,都是師兄師姐帶。現在還在開題報告,偷偷跑出來實習。到時候導師催得比較近的話,只能多在畢業論文多花一點時間。”

04

最近是公司啓動運營組的人進行月度述職,其實就類似於月度總結。所以就變成了,日報、週報乃至月報的連續性。

他是實習生,因爲還沒結束實習,當然也要進行月度述職。

在月度述職發生了很多事情,尤其是去年畢業的運營人員述職過程中,簡直是用“吊打”這個詞也不爲過,具體發生了什麼,在這裏就不再進行具體敘述。

簡單舉個例子,我們普通述職報告就談了下上個月做了些什麼,這個月有什麼計劃,有哪些反思之類的。

而那個去年畢業的同事,除了常規的工作內容外,還對運營知識進行總結,對近期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和覆盤,用表格圖標的形式展示工作現在和目標期望,如何系統總結知識等等。

看的我們一愣一愣的,除了獻上我們的膝蓋,膜拜外,還能咋地?

尤其是作爲剛轉行的我們,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這份工作。

扯遠了,還是繼續說回小A吧。

小A做的述職報告也特別認真,也僅僅花了一天時間,PPT畫面做的十分精美,還結合他看的書籍把社羣、公衆號、用戶思維的一些觀點進行個人解讀。

帶來的結果是什麼?

領導直接問他,你喜歡這份工作嗎?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呢?(很明顯,暗示想讓他留下來)

當然,小A結束實習放棄這份工作這是後話了。

05

就從我個人的角度,我能從小A身上看到三點特別重要的東西。

第一個就是,所謂的職業規劃,不是腦補出來的,而是去嘗試慢慢調整的

小A在大四的時候,發現自己不喜歡生物方向上的工作,沒有後悔時間不夠。在其它人將就隨便找一份工作時,他就已開始去嘗試找另外一份工作實習。通過實習體驗,讓他明確了今後發展的方向。

畢業迷茫,就是這樣被他通過實習體驗幹掉的。

所以說,實習特別重要,尤其是與自己專業相關度不大的實習崗位。

當然找實習,和地域有很大關係,如果在北上廣深杭讀書,實習的機會是很多。但,比如我是在長沙讀書的,如果想在大四時候找實習,就特別難。一來長沙實習崗位少,二來如果要去其它城市實習的話,成本又太大,進而會放棄。

當然這關涉到城市選擇的問題,就不多說了。

第二,執行工作時,要有自己的想法。

我們都喜歡做一名純粹的執行者,因爲這樣不需要思考,很簡單。領導告訴做啥,你就做啥。但從長遠來說,這是對自己以後發展是沒有很多幫助。想起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更好。

第三,特點和努力,總是閃光點。

就比如說,公司裏一談到“巨嬰”,想到的就是同事小A,大家也喜歡經常和小A開開玩笑,活躍下氣氛。

要知道氣氛,在公司裏也很重要,甚至有些人把氣氛定位成價值觀的一部分,認爲如果不合公司的價值觀/氣氛,那麼遲早會離開公司的。

所謂的努力,一是大家都有目共睹,二是確實能讓工作帶來很大的好處。不知道從哪裏看到大意是這樣的話,在公司裏,三類人特別受歡迎。

一類人是爲公司帶來錢的人,一類人是幫公司節省錢的人,還有一類人是幫公司團結在一起的人。

是金子都會發光的,這句話大家都聽得快免疫,耳朵都快生老繭了。

但這句話說得本質是沒錯的,前提就在於,我們要先成爲金子,然後再主動曝光在大家的面前,那不僅僅是發光這麼簡單,還會被“帶走”。

工作做好很難,且行且珍惜!

共勉!


個人公衆號【磚先生談成長】,談學習,聊成長,只講有用的!回覆“迷茫”即可獲取接地氣的職業規劃指南,歡迎關注,共同成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