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還有必要努力學習嗎? 01 02 04 05 06

我從大學前期迷茫自卑,到大學後期開始柳暗花明,從國內搬磚,再到海外搬磚,又從海外搬磚轉行到八竿子打不着的互聯網搬磚。

正好有一些感悟和方法,所以今天就和大家交流下,大學是否有必要努力學習,希望能讓大家少走彎路。


01

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有句經典的對白臺詞:

瑪蒂爾達問萊昂:

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

萊昂回答:

總是如此

把這話放在這個問題來回答,也甚是絕妙。

我們需要一直努力學習嗎?還是隻有中考高考大學纔是如此?

總是如此

大學要努力學習,到底學習什麼?


02

說幾件我經歷的事情。

大一的時候,特別迷茫,當時就覺得必須要考研,而且把考研放到特別大的事情來對待。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現在回想起來搞笑,當時是想着高考時發揮不好,還存有名校情結,想通過考研來證明自己。

因此剛到大學還存在那種唯分數論,唯成績論的想法。

問身邊的學長學姐也沒給出明確的方向。

再加上大學盛行考研風,於是大一幾乎都是奔着考研而去。

那時候都找不到道路,不知道怎麼辦?

於是經常去圖書館裏找找關於考研方面的書籍,也正是因爲這些書籍,最終讓我放棄了考研的念頭。

尤其是一些關於大學之類的書籍,比如《讀大學,究竟讀什麼?》、《求職,從大一開始》、《大學生的墳》等,讓我明白,考研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結果。

也知道了大學畢業生常見的三條道路是商(商業)、政(政治)、學(學術)。

大二時就敲定畢業後直接工作,也算是解決當下小小的迷茫。

至於之後辭職轉行到其它行業,這是後話了。


03

大學時還特別自卑,總感覺沒人能理解自己,找不到能志同道合的人。

有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錯覺。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TOO YOUNG.

大一軍訓後,曾競選過看起來沒人競選的宣傳委員一職,但到後面還是落選了。

着實讓自己陷入自我懷疑中。

那我是如何慢慢走出來的呢?

一是在同班找到了有類似經歷的同學,相見恨晚。

二來是通過興趣愛好結交了一羣可以約出來打球其它院系的同學,談笑風生。

慢慢發現,原來不是我一個人會有這種感覺,而是有很多人有相同的的感受。

爲什麼會出現在當時那種錯覺,就是自己沒有去尋找志同道合的圈子。

同時也讓我找到了自卑的原因,開始培養自信。


04

大三上學期,學校就業處招一些學生助理,負責接待企業在學校裏招聘的事情。

當時也是奔着能進一步瞭解企業招底是怎麼一回事,於是便去了。

能學到什麼?

通過和企業單位招聘人打交道,以及和前一屆學生助理學長學姐交流,知道哪些是相對比較好的公司,哪些公司簡直就是華而不實,是巨坑。

帶來的結果是什麼?

大三下學期大規模企業來招聘時,很多同學都不知道投哪些公司,心急如麻,各種百度搜索,各種海投簡歷,甚至一聽其它同學說哪個公司好,於是趕緊往那個公司投一份簡歷。

對於自己,因爲有類似的經歷,瞭解了一些常識,事先挑選好幾家公司,然後有針對性投簡歷。

因爲簡歷要點切中公司要求,也順利簽約還不錯的公司。


05

工作之後,因爲之前實習經歷太少,對類似的工作僅僅存在膚淺的認識,越來越感覺到現實與理想的生活偏差很大。

想着一眼就能望穿未來30幾年的生活,基本上波瀾不驚,便想着轉行,重新開始。

結合整理工作之餘看的一些資料和信息,選定了大致的方向,便利用工作之餘自學相關知識和技能。

自學快3個月,也積累了一定的實操經驗,於是便回國辭職,準備找工作。

也正是因爲3個月的間斷性學習,也讓我在12月底,就業行情不好情況下,一個禮拜之內拿到了4個offer,也順利地入職新的行業。

關於轉行的經歷,下一篇再分享。

而這,也是學習帶來的力量。


06

回到這個問題上,大學努力學習,到底學什麼?

我分享幾條感觸很深的建議,可供參考借鑑。

1.學習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現在信息特別多,如何才能不人云亦云,這就是需要自己有獨立思考能力。

可以看一些書籍進行培養,比如《超越感覺》、《批判性思維》、《簡單的邏輯學》、《六項思考帽子》等,先理論後實踐。(PS:微信公衆號後臺回覆“獨立”,就能領取這些書籍了)


2.學習瞭解所學專業發展路徑是什麼

去了解所學專業的出路是什麼?是往商業發展,還是往政治發展,還是往學術上發展。

看這個專業以後發展對學歷有什麼要求,這樣就會減少盲目考研的衝動了。

去了解這個專業到底是幹嘛的,越早了解越受益,多去實習。不要等到畢業時甚至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才知道這個專業是幹這個的,機會成本就變大了。

可參看:

三百六十行,卻完全不知道自己適合幹什麼,到底該怎麼辦?


3.學習如何看JD(也就是職業描述),學會寫簡歷

看JD的目的是爲了瞭解這個崗位到底是幹什麼的,簡歷也是圍繞JD而展開的。

大學求職找工作時,真正會做簡歷的同學佔很少部分,不是爲做簡歷而做簡歷,而是通過簡歷獲得面試機會,進而拿到offer。

我也寫過關於如何寫簡歷的方法,可參考:

如何製作一份靠譜的簡歷贏得offer?精華都在這裏了!


4.學習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這一點很重要。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能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影響。

奮鬥從來就不是單打獨鬥,更多的是組團並肩前行,懂的人自然懂,就不多說了。

那如何找?

比較靠譜的方法就是構建社交的場景。

比如,構建一個興趣的場景,那麼你就可以通過興趣愛好去融入一個圈子,比如跑步,游泳、健身、打球等,從這裏找到朋友。

比如,構建一個學習場景。那麼你就可以報一個感興趣的的英語課程,或者選一門特別感興趣的技能培訓班。


5.培養自己自信、溝通表達等軟性能力

很多同學會把不自信,不會溝通表達歸結於自己的內向,其實這是兩碼事。

性格基本是天生的,而能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掌握一定的方法,真的可以培養這些技能能力。

如何才能真正自信起來,告別假裝自信?

性格內向的人真的不好嗎?


6.最後,如果還有什麼的話,那就是一定得要鍛鍊身體

鍛鍊身體放在後面說,不是不重要,反而是特別重要。所以,有空的時候,多擼鐵,多跑步,多鍛鍊身體,絕對有益。

大學從來就不是終點,更像是一個加油站,至於加多少油,加什麼類型的油,跑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己的行爲。

當一個人拒絕學習的時候,那他的巔峯期也就是到此爲止了。

共勉。



本文首發個人微信公衆號『磚先生談成長』,談學習,扯淡職場,只講對成長有用的,歡迎關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