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入門OC/iOS你必須知道的事情

歡迎到我的個人域名博客:http://zhoulingyu.com



.符號的用法

OC中最剛開始最讓人困惑的地方就是.符號,OC中object.property不是一般語言中的引用傳遞,實際上相當於[object setProperty]或者[object getProperty],可能一開始就容易搞暈了。這給告訴大家到底什麼時候是get方法什麼時候是set方法。
當object.property出現在等號右邊的時候調用的是get方法
XXX = object.property 相當於 XXX = [object getProperty];
當object.property出現在等號左邊的時候調用的是set方法
object.property = XXX 相當於 [object setProperty : XXX];
所以當看到object.property = propertyVal時,如果發生了很多不能理解的變化,那一定是在.setProperty(propertyVal)中加了很多邏輯,比如做一些深拷貝。


self代表什麼

JAVA中代表類的對象,在OC中可以代表對象也可以代表這個類。
具體的:當self出現在對象方法(動態方法)中,代表調用方法的對象;當self出現在類方法(靜態方法)中,代表類。
典型用法:
return [[self alloc] init];//返回一個自己的對象


加號(+)減號(-),並非靜態方法

補充在博文中了:iOS學習——objective-c 加號減號,並非靜態方法


@class以及@class#import的區別

1.import會包含這個類的所有信息,包括實體變量和方法,而@class只是告訴編譯器,其後面聲明的名稱是類的名稱,至於這些類是如何定義的,暫時不用考慮,後面會再告訴你。

2.在頭文件中, 一般只需要知道被引用的類的名稱就可以了。 不需要知道其內部的實體變量和方法,所以在頭文件中一般使用@class來聲明這個名稱是類的名稱。 而在實現類裏面,因爲會用到這個引用類的內部的實體變量和方法,所以需要使用#import來包含這個被引用類的頭文件。

3.在編譯效率方面考慮,如果你有100個頭文件都#import了同一個頭文件,或者這些文件是依次引用的,如A–>B, B–>C, C–>D這樣的引用關係。當最開始的那個頭文件有變化的話,後面所有引用它的類都需要重新編譯,如果你的類有很多的話,這將耗費大量的時間。而是用@class則不會。

4.如果有循環依賴關係,如:A–>B, B–>A這樣的相互依賴關係,如果使用#import來相互包含,那麼就會出現編譯錯誤,如果使用@class在兩個類的頭文件中相互聲明,則不會有編譯錯誤出現。


group

經常寫java的程序員們都絕對對習慣性的建好包,分好層。並且習慣性的認爲包路徑是真實存在的(有相應的文件夾),然而xcode中的group看似是文件夾,實際是隻是一個邏輯上的分類,是不存在相應文件件的。
xcode中顯示看似是文件夾:
xcode中顯示看似是文件夾
實際上卻是沒有的:
實際上沒有文件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