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From林柒

親愛的解意:

你好,展信佳。

事實上我以爲你會比我更爲年長一些,比如五十歲,六十歲。

我當時看到你的第一封信的時候是這樣想的:一個依稀有了些斑白頭髮的中年人,坐在書桌旁,一字一句寫下那些話。

一擡頭,窗外燈火霓虹,頓然出現一種斯人漸老,時光飛逝的滄桑感。

可是並不是,你說你二十五歲吧。

才二十五歲啊,怎麼感覺說話就開始老氣橫秋了呢?

我們仍舊還年輕,這個時代並不是屬於我的,而是屬於我們的。

狄更斯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他很久很久之前在《雙城記》裏說的。

但是這句話可以放在任何一個時代。(好像很多真理都是陳述性的)

因爲人們總是在黑暗中看到光,在苦難中感受愜意,在困境中渴望希望。

武漢終於解封了,由於我並沒有身在武漢,我可能感受不是太清晰。

但是,好像籠罩中國的這片烏雲開始慢慢散開了,守得雲開見月明,這過程本身就是讓人感動的。

我們估計也快回學校上課了。

我大概能夠體會你說的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也不討厭是一種什麼感受,我對我現在學習的專業也是這樣。

也恰恰是因爲這樣,所以我纔會對未來的未知感到有點恐慌。

我害怕一眼望到底的人生:

畢業之後,找一個自己不喜歡也不討厭的工作,早九晚五。到了結婚的年紀,找一個自己不討厭也不喜歡的女孩結婚。

生孩子,供養孩子上學,一天天老去。然後生病,在牀上顫巍巍的給孩子說:我有一個不好也不太壞的人生。(哈,我在描述的過程中居然感覺這樣也挺好)

是這樣的,我小時候的玩伴,親友。和我差不多的年紀,有很多人結婚了。

我總是感嘆一下,之後他們的一生好像被提前劃傷句號了。

那麼多山水風光,美味佳餚,都不能看個遍。孩子,老公,老婆開始充斥着生活。

我並不是不婚主義者,我是想說:我們該在適合的年紀做適合的事情。

對我而言,二十五六歲絕不是結婚的年紀,而是充分的享受獨自一人的生活,不必爲另外的人勞心費神。

我們總是在自由的散漫感,與非自由的歸屬感之間徘徊。

不久之前看劉慈欣的《流浪地球》,是書而不是電影。

裏面有這樣一個情節:

爸爸給媽媽說:我喜歡上小星老師了,我要去和她生活一段時間。

媽媽看着平靜的湖面,沒有很快樂也沒有很難過,她淡淡地說:好的。

爸爸說:但是我和她住一段時間後肯定也會厭倦的,那時候我就回來找你。

媽媽說:好。

我不是說這樣關於愛情的態度是好的,而是說:無論什麼樣的愛情我們都會厭倦的。

生活除了偶然出現的新鮮感,大多時候是乏善可陳的。

而我們,就是爲了那不時的新鮮感,甘願忍受過一個個無聊的日子我很喜歡你對愛情的希冀。

是怎樣的愛情能夠被稱爲遺蹟呢?

我想:

傍晚,喫完飯再河邊散步的時候,你突然給我說,你知道嗎?其實我並不是想和你結婚,只是我想與你共度餘生朝暮與年歲共往。

唔...還是欠缺了一些感覺,被稱作遺蹟的愛情,好像連想象也難以企及呢!

我曾經聽過一段話:

我問奶奶:爲什麼你們那個年代的愛情總是長久而深情呢?

奶奶說:因爲我們那時候什麼東西壞了只會想着修,而現在你們什麼東西壞了就老想着換。

是這樣嗎?被稱作遺蹟的愛情。

好像你也不是很清楚呢?

我們都不是很清楚。

我其實不曾經歷過愛情,年少時渴望遇見另一個人的欣喜與心動慢慢的暗淡下來了。

不是說我不會喜歡上另一個人,只是這種感覺來的遲緩,去得迅速。

後來我看見一個詞語,很好的解釋這樣的感覺:crush,短暫而熾熱的迷戀。

是的,很多時候都只是希望那個人像太陽,溫暖而融洽。

但是每個人都是月亮,都有自己不爲人知的暗淡與陰影,所以啊,我也就不是很嚮往愛情了。

不過我還年輕嘛,也不會有家長催着我結婚啊,之類的。

不過我希望你,愛你所愛。

這封信到這裏就結束了,我也許不會每天都給你寫信,但我每天都期待你的來信。

你給我說說你第一封信裏說的故事,愛情,或者你經歷的每一場風雨,我都會很高興的。

以上。

林柒
2020.04.09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