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副产品》读后感

2016/10/28 

拖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今天总算是从头到尾把郑也夫的《文明是副产品》给看完了,说真的,这类型的书以我目前的水平跟心态,读起来还是很费劲的,但鉴于自己的阅读底线(一本书即使看不懂,但一旦决定要读,就必须坚持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所以还是坚持看到最后一页。最近在学习李笑来老师的一个专栏,所以开始决定:在每个月阅读两本书的基础上,再加写两篇读后感。这是第一篇,今天已经是28号了,看来这个月估计只有一篇了,首先在量上没有完成任务必须做自我检讨,其次读后感要在质量上严格要求自己。

      因为自身的原因,读不大懂《文明是副产品》这本书,但我还是上网搜了一篇感觉不错的书评,用来借鉴借鉴。

      现在很多人都急着创造、创新,一般的想法是目标越清晰越好。但《文明是副产品》告诉我们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哒。人类所有的重要文明成果都不是有心栽花的结果,而是给予、借用、杂交、发明、互动,这五个行为的副产品。

      郑也夫先生在书中举了人类文明那些最重要的里程碑——婚姻、农业、文字、印刷术,根本不是人类有意识研发出来的,而是其他有目标的行为的副产品。总结这些副产品诞生的起因,会发现通往创新的五条密道。

1.  给予:农业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密集丛生的野生谷物让人类放弃了狩猎采集的生活,从此面朝黄土背朝天。丰厚的给予能够带来驱动和控制,改变获取者的行为。

2.  借用:文字是这样产生的,形象符号只有通过声音的假借才能成为记录口语的成熟文字。借用带来能够促进创新的因子,而今天中国制造的水平提升不无山寨阶段的技术积累。

3.  杂交:印刷术在欧洲的风靡,依赖于字母文字和铅活字的绝妙结合。文化进化中最大的变异产生于文化杂交,这个时代,有多少跨界杂交新物种来势汹猛,让传统行业招架无力。

4.  发明:武器的意外发明导致了婚姻,因为掌握武器,人类部落的弱者终于有机会打破强者的性垄断,促成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新东西的发明会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新局面,互联网时代,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只有靠更新的技术来解决。

5.  互动:作物被人类驯服失去了野性,而人类同时也被作物驯服,不再做身无长物居无定所的流浪汉,人类的生活节律从此得配合作物的生长节律。互动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事者的目标和手段。想想自己跟手机,到底谁驯服了谁?谁比它更急着找电源跟wifi ?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深深感受到:“目标行为的副产品”这条法则的强大性。2014年是我毕业工作的第一年,那时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只知道决不允许自己到了30几岁时还站在商场的档口卖东西做销售员。鉴于在读大学时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经常会去逛书店。直到我在广州北京路逛到一家书店,店名我给忘了,但里面的环境却给了我很大的冲击,我喜欢那样的环境:整齐的铺满了各种书、在一楼落地窗玻璃处摆满了各种小饰品、再往深了进去是一处喝咖啡的地方。人们一边喝着咖啡,有的一边用电脑办公,有的安静的看书。我也想有属于这样类型的自己的店,所以2015年我不顾家人的反对,去了东莞学习咖啡,慢慢的也得到了家人的认可。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想法,今年(2016年)三月份在我老爸的帮助下,我来到了惠州,跟人合开了一家店:云腾咖啡。

      虽然这家店我是以失败告终,但我坚信,只要我还坚持,一定会实现我所想要的。现如今我还要求自己在别的一些维度上去打造提升自己,比如写读后感,写订阅专栏的读书笔记,这些看起来都是与我目前毫无相关的事,但它一定会在日后某一个时间显现出它巨大的价值作用出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