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條超實用的唱歌技巧,學會讓你不再懼怕任何歌曲!

一定要放得開

唱歌,一定要放得開。尤其是聲音要放得開!大家都很理解的一件事情就是,當你越是放不開、越是不敢唱的時候,唱出來越難聽。而當你鼓足勇氣用力去唱的時候,卻發現聽起來好像沒那麼難聽了。

唱歌姿勢

唱歌時的姿勢很重要。要站直,要平均站在兩腿的支持力量上。頭的位置比身體的位置更重要。有人唱高音時把頭擡起來,似乎唱上去省些勁,事實並非如此。頭擡起來高音緊了。喉嚨也會發緊,不松。正確的是:頭應稍低,但別太低。頭部有很多共鳴,聲音在頭部產生共鳴,聲音就大。頭的動作要與旋律相反,越高頭略低,聲音好象下到胸腔裏去。

打開喉嚨

打開喉嚨很簡單,當你困時,一邊兒說話一邊兒打呵欠,這時候的喉嚨就是打開了的。不過,在這裏要提醒各位,打開喉嚨可不等於打開嘴巴哦,打開喉嚨比打開嘴巴更重要!這樣唱出來的聲音比只張嘴不打開喉嚨的聲音更亮些。所以,嘴要與喉嚨一起張開,最好後面張的更大些!如同用一個倒立的漏斗,大口一方在頸部喉嚨處,漏斗尖在面罩處。如果聲音位置已全部進入面罩,聲音就能從最輕逐漸唱到最強。


呼吸

唱歌時,要用躺着睡覺時的呼吸方法。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橫隔膜)中,更傾向於腹式呼吸,這樣可以吸的深、且快。但無論哪種呼吸,不可二種同時用!這樣是矛盾的,如同一腳踩剎車,一腳踩油門。

共鳴點

唱歌時聲音好像放電影一般,聲音要有共鳴點,這個點一定要集中,集中在面罩。太遠、太近都不行。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好的發聲共鳴點,共鳴點集中了,聲音會越來越大;沒有共鳴點的聲音就散了。要求聲音大,不能一天就擺出一個架子,開始時共鳴點要小,然後擴展開來,越唱越大。這種發聲方法,聲音小,好象燈後面有面鏡子,可以使光照得更遠。頭額、鼻竇等處都是空的共鳴腔,要儘量利用。

氣息

氣息是最難的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唱功的好壞有一半是由自己對氣息的控制及運用來決定的。聲音應該以小腹爲根源,想象聲音透過後脊樑,到腦後、到口腔後根,整個聲音應是豎立的。打個比方吧:你大咬一口蘋果,露出上牙齒,在一口咬下去的同時,發出“嗯”的聲音,感覺聲音在口腔後部和鼻腔上部的位置,這就是美聲發聲的一個共鳴點。接下來把氣息下沉,小腹膨脹,稍在小腹用力一頂,在剛纔的位置發聲,男聲喉結壓下,女聲多注重聲音在腦後靠上的位置,你會發現聲音比以前要大多了。建議大家可以多聽聽美國人講話,就會知道什麼叫胸腔共鳴了,因爲外國人的胸腔結構更容易產生共鳴哦。


唱歌的聲與情

其實很好理解,想唱好歌離不開聲與情這兩點。在字面表達以及動作訓練的過程中,是以聲爲主,感情爲輔。唱歌要做到“聲情並茂”,練功相當重要。當你練聲成熟的時候,演唱時的注意力纔會到情感上來。有句話說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如果發聲練到氣息貫通、爐火純青的地步,演唱就更隨心所欲的注入情感,演繹歌曲的感染力會更強。

唱好一首歌不容易,能夠把一首歌唱得非常準確並能引起聽衆的共鳴更不容易。總之,演唱者只有具備紮實的藝術功底、良好的藝術修養、科學的學習方法、積極的學習態度及豐富的內心世界,才能把歌曲唱好。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裏了,說一些大家都明白的話,想要做好一些事情,你自己不去努力追求,去學習,去付出,那麼都是空想,沒有任何價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送給所有人,與君共勉!

所以大家們在看文之後、茶飯之餘、起牀睡前,都不能忘記平日裏的如影隨形的練習,這纔是老師我最想要看到的學習風氣!

如果在唱歌上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加Q羣874053221,老師每天下午3點和晚上8點都會在羣裏直播唱歌技巧教學,羣裏還有很多一起學習唱歌的朋友和學習資料

還可以領取老師我自己精心整理的一份2019最新的聲樂和0基礎入門教程哦!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贊加分享,如果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出來,後續我們也會出相關教程文章分享給大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