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娃媽的學期總結


是什麼讓我在衆多課外培訓中,給女兒選擇體能訓練?

是什麼讓我在琴棋書畫中,更優先於運動培養?

四肢發達了,頭腦就真的簡單了嗎?

是什麼讓我們在期末臨近,體能運動卻依舊堅持?

轉眼,女兒二年級上學期就結束了。如果做個學期總結,我最欣慰的是讓女兒參加了校外的體能訓練。

訓練一週基本在4次,放學後訓練1.5個小時。收穫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身體素養得到了鍛鍊。最明顯的特點是,進入冬季,孩子的禦寒能力顯著提升。另一個方面,孩子個頭也長了不少。

2)人際交往方面得到了鍛鍊。因爲每次訓練都是十多個小朋友,所以訓練於她是快樂的,因爲可以結交朋友,而社交需求是每個孩子內心共同的渴望。在交往過程中,也出現了人際衝突,譬如某個小朋友故意用腳絆她,某個家長總是偏袒自己的小孩。。。。。。而在這個過程中,她學着一點點去處理這些關係。

3) 自信心方面得到了提升。在訓練的隊伍裏,女兒算年齡偏小的。但因爲訓練刻苦、積極,孩子的持續進步時常得到教練的表揚和讚許。從跳樓梯的臺階數增加,到跳繩的數量增加,再到跑步的耐力增加,最後到訓練動作的標準。教練時常讓女兒做動作示範給別的小朋友看,所以,她的自信心爆棚,對運動的熱愛極高。

4)品格方面得到了培養。運動是需要耐力、體力和持續力的。堅持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的品格,也可以在運動中得到了發展。當身體疲憊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能堅持?突破自己的舒適區,尋找進一步的發展空間。

每次訓練完回家,差不多已經七點,喫完飯最快要7:30,等待孩子的還有各項作業。

這樣不是耽誤學習嗎?說到學習,必須談談運動與學習的關係。

學習是大腦在獨立工作嗎?當然不是!

譬如,我們現在口渴了,需要喝一杯水。我們需要站立起來,去倒水,如果發現水瓶空的,我們還需要去燒水,拿水壺、加水進水壺、燒、倒、喝。這裏麪包括這麼多動作,而這需要我們手眼協調、骨骼肌肉同時運動。

同理,學習也是這麼一回事。學習不只是大腦獨立在那邊工作,而是孩子整個身體骨骼、肌肉在學習,還包括神經系統的發育。

越多活動的孩子,骨骼肌肉和神經系統發育能力越強,就會越有創造性和靈活性。運動,其實是在有效支持學習的。而是,孩子通過運動釋放掉身體裏的動能,寫作業的時候反而越能安靜下來。

事實證明,通過體能訓練後,你的學業成績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對知識難點需要刻意練習這件事,也有了更多的接納度。

如果身體素養、學習成績、興趣愛好做一個價值排序。我們在意的不同價值,將會決定我們

選擇不同的優先順序。所以,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之分,只是,我們更看重的是什麼?

感謝這個學期,我們遇到的體能教練,即專業又負責。

昨天,女兒對我說:“媽媽,你只是每天步行鍛鍊,運動量是不夠,也不均衡的,你需要跑起來!” 不知不覺,我也多了一個體能小教練。

如果說熱愛閱讀,是我送給女孩的第一份成長禮物。(1-6歲培養)

那麼,熱愛運動則是我送給她的第二份成長禮物。(6-9歲培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