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 人機交互(2)

  《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知彼知己不可分,不知彼就不能知己,任何事物本身不能解釋自己,只有從其它參照物處才能感知、理解、發現、說明、定義自己。己和彼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們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己”是自身,是相對於外部的“彼”而存在的,若沒有外部參照,就不可能不知彼而知己。“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沒有辨證的看待“己”和“彼”的關係,從某種程度上講所以這也是孫子的一個失誤之處。進而可以認爲:自我是不存在的——沒有環境和參照物,自己解釋不了自己,如同我的概念定義爲“我就是我”一樣,再進一步,自我意識也可能是不存在的,它也是交互的產物,只不過可以穿越時空邏輯關係罷了。根本上,所有的自主系統都是不由自主,只不過顯隱程度不同而已。

  當前人造的機器或人工的智能有存在但沒有自我。自我誕生於對自身存在的經常性的交互、組織和產生。產生不出主動性的交互和組織,就不是自主,就沒有自我,沒有自我,就不可能出現感己與感彼、知己與知彼,感性就聯繫不上理性,客觀就不能形成主觀,事實就不能衍生出價值。由上不難得出,不知彼而知己的結果就是隨機了。

人機交互之二

“自我”的產生是意識最重要的一個基礎,自我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建立了一個座標系,“自我”即座標系的原點,人類都是以自我爲原點度量周圍世界與事物的。意識的出現往往會造“無中生有”和“有中生無”。無中生有,往往是隻有外界的刺激所產生的數據形成數值,數值不但包括客觀的數量,而且還形成了主觀的賦值。比如說“1”裏邊,它既是一個單純的客觀的數值,同時“1”也是對自我有特殊意義的一個數,例如一杯茶,一條毛巾,裏面有很多主觀的一些情感化的賦予。第二,形成數值以後,需要提取有價值的東西即信息。信息就是有價值的數值或者數據,從信息裏面可以獲取知識,從知識裏邊提煉邏輯,也就是從01,從1n的過程,正應了中國古代道教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它整個的過程就是無中生有的過程。有中生無,就是指邏輯產生意向,從意向性導出意識,就是覺察覺知,從意識裏邊,沉澱出潛意識,從潛意識昇華爲無意識的過程,也就是從n1,從10的一個過程,萬物歸三、三歸二、二歸一、一歸道之歷程。

認知的道理

前幾天幾位網友轉發我的雜感時向我附帶了一個相似的問題:如何展開雜感的寫作比較好?這使我想起了兩句箴言,叫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很想在加上一句半:搜索網站+全無敵。

人類自誕生以來,常常和其他動物一樣爲生活到處奔波,穿樹葉、縫獸皮、獵飛禽、種黍子、找山洞、蓋房子、造筏子、生孩子...一直忙的不亦樂乎,不覺已是現代文明社會,酒足飯飽之後突然發現:自己還是這樣,日復一日地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怎樣體現出比其他生命高一等的優越性呢?讀點什麼吧、到處溜溜吧、上上網絡吧、明白事理吧...,於是想搞明白人事間的道理,哲學、神學、數學、物理、化學、醫學、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學科紛紛而至,物質、意識、質量、速度、器官、積分、分子、量子等概念層出不窮,並且很是快樂地研究了一番,直到把這些人爲劃分的學科快玩累了的時候,才意識到盲人摸象的道理,於是在某個時間開始反省了:究竟如何認識世界和自己才比較好呢?

認知的道理或許像下面的對聯一樣吧(若有不妥之處還望不吝賜教,謝謝!):

先知+預知+已知+未知+探知+良知+情知+...=認知

生理+物理+心理+數理+倫理+地理+法理+...=道理

  不管怎樣,細細想來,寫雜感如同做研究差不多,很多時候是非概念不確定性的,究竟是相關無關之事物,還是順其自然的比較好!

辯證邏輯與形式邏輯的關係是一多視角的變換關係

機器的數據標籤不會生長,而人類的信息知識概念卻會變化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中寫道的那樣:“暴風雨結束後,你不會記得自己是怎樣活下來的,你甚至不確定暴風雨真的結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當你穿過了暴風雨,你早已不再是原來那個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