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性哲學

【編者按:靜下心來,可以聽到稻麥生長的聲音;哲起學來,可以看到科技的裸體;人機融合,可以知道未來......金觀濤先生的真實性哲學顛覆了維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學,同時不自覺中也爲人機環境系統工程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1、哲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與把數學視爲邏輯的幻象導致20世紀哲學的迷失

作爲21世紀的哲學體系,真實性哲學是在康德哲學大廈的基礎上建構的。而要完成這個工程,則必須先把20世紀哲學研究的泥潭清理一下。康德的批判哲學,是以“判斷”作爲分析對象,以數學爲先驗觀念建立其哲學大廈的。而何爲“判斷”?判斷的本質就是主體用符號表達世界。從這一角度上說,判斷哲學是哲學向語言學轉向的先聲。

當把哲學化約爲對判斷進行研究之後,判斷與判斷之間的邏輯關係,就必須要說清楚。而將數學作爲判斷之間邏輯關係的基礎就成爲一種思想演化的方向。事實上,20世紀的哲學研究方向也是這麼變化的。也就是說,20世紀哲學的語言學大轉向可以看作是康德判斷哲學綱領的精準化。

但是,當用語言哲學用”陳述“代替”判斷“,”陳述“之間的推理關係如果就是數學的化,科學的本質就變成了”用一種嚴格的語言把握世界的過程“。也就說,哲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和把數學視同邏輯進行探索,是同步發生的哲學事件。

但是這兩個事件,卻直接導致20世紀哲學研究陷入泥潭。爲什麼康德哲學播下的龍種,最後會變成20世紀的跳蚤呢?關鍵的一個誘因就是把數學理解成邏輯。當證明數學不是邏輯時,哲學家們仍然堅持符號系統的真實性只能來自於經驗相符合,拒絕承認“數學作爲由特定結構規定的符號系統,當其不指涉經驗對象的時候,仍然具有真實性。”

把數學視爲邏輯,造成了對數學語言的誤解,這導致哲學家和科學家們既不能認識數學對現代科學的重要性,也不能理解符號系統的真實性並非一定要用他符合經驗來定義。因此,把數學視爲邏輯的錯誤前提,而推導出和建構出的邏輯經驗論和分析哲學,其處理的科學只是亞里士多德式的,和現代科學沒有關係。

當理解了數學的本質,闡明瞭現代科學理論的結構後,就可以從20世紀哲學迷失的黑森林中走出來。普遍可重複性及自洽擴張的符號表達。

2、真實性哲學建立的方向

學習康德以判斷作爲哲學研究的出發點,真實性哲學的建立必須從人使用符號系統開始研究,然後界定符號系統與經驗世界的關係,最後建立橫跨經驗世界和符號世界的拱橋。

這就必須要回答這樣幾個問題。

什麼是符號系統?符號的類型有哪些?數學符號,自然語言,藝術語言 有什麼不同?什麼又是經驗?符號的真實性標準是什麼?經驗的真實性標準是什麼?什麼是邏輯?什麼是觀念?

(1)爲何要從純符號系統開始?

因爲人是會使用符號的動物,選擇符號體現了人的主體性與自由意志的存在。人使用符號指涉對象有兩個要點,其一是主體有選擇符號的自由,只有理解了如何選擇符號才能準確定義主體,才能明白符號和其指涉的對象的關係是一種約定。其二 當符號系統不指設(經驗)對象的時候,符號系統本身也可以具有真實性的。這個真實性標準是什麼呢?就是主體規定的符號系統的結構,什麼是結構?就是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係。符號系統的結構或者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係,跟符號系統是否指涉(經驗)對象沒有關係。如果要舉例子,數學真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數學真實就是一個符號系統具有普遍可重複性受控實驗結構,這個結構在符號系統不指涉經驗對象的時候,也具有真實性最終標準。

(2)爲符號系統引入結構

一旦定義了符號系統,第二步就是爲符號系統引入結構。需要說明的是,爲符號系統引入結構 與 符號系統是不是指涉對象沒有關係。根據某些特定的結構,就完全可以判斷符號系統真實性的標準,同時這個結構也規定了符號系統的符號與符號之間的推演法則。

(3)定義經驗

真實性哲學建設的第三步就是定義經驗。什麼是經驗?這又是個哲學黑洞話題,關於經驗的定義有這麼幾個。

人體感官直接接受的刺激(信息)是經驗,但神經系統接收的任何刺激都只是電脈衝信號,因此沿着各個生理研究的範式很難把經驗定義清楚。

因此,只能採取縮小包圍圈的方法,先從最大的外延去定義經驗。即不同於符號的對象,就是經驗,然後採用層層限定的方式,將“可靠的經驗”與想象、幻覺區別開。也就是說,假定主體可以清晰的區分什麼時候是在使用符號,什麼時候是自己的想象,什麼時候是自己直覺感覺到的東西。因此,採用這種最寬泛的方式,所定義的經驗世界,是自明的。

(4)定義經驗世界的可靠性法則

聰明的你已經發現,這種對經驗的定義方式,直接上是轉換了問題領域,將經驗與經驗的可靠性或者叫可靠的經驗進行的區分,採取遞歸的方式,層層研究。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因爲一旦經驗世界和經驗世界的可靠性法則得到定義,可以立即發現,存在多個可靠的經驗世界。

此前,和各位嘮叨的很多的科學真實所處理的經驗,其核心是受控實驗,受控實驗的普遍可重複性是判別科學真實經驗真與假的法則。在經驗領域,如果發現其他可判別的可靠性法則,就可以規定不同類型或不同領域的真實經驗。真實的經驗通過各種可靠性法則得到定義後,就可以進一步界定符號系統指涉的經驗對象了。一旦指涉的經驗對象確定,符號系統就可以獲得除了自身結構之外的另一種真實性標準了,這就是與真實的經驗相符號。通過符號系統和經驗符合,可以定義符號系統正確的指涉經驗對象,這時符號系統本身就可以具有其指涉對象所賦予它的屬性,邏輯以及符合邏輯的符號推演起源了。

在這一基礎上,就可以定義那種具有兩種真實性標準的符號系統了,這種符號系統架起了符號真實與經驗真實的橋樑,當符號系統的真實性與經驗世界的真實性同構的時候,這個橋樑不會隨着兩個真實世界的擴張而解體。科學史所揭示的現代科學理論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5)有指涉對象的符號系統

但有時候,符號系統雖然有明確的經驗指涉對象,但符號系統並不完全接受來自經驗世界的真實性標準,這個時候,將會出現一個非常特殊的符號系統:具有指涉對象的符號系統。這個符號系統就是形形色色的觀念世界。觀念世界與真實經驗世界的關係,比現代科學理論所解釋的那種數學真實符號系統與科學真實符號系統的關係還要複雜。但觀念世界同樣可以採用兩種或者多種真實性的符號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來研究,而這個研究的方法論就是與現代科學理論不同的一種哲學方法——研究人文與研究藝術世界的哲學。

(6)真實性哲學與傳統哲學的差異

如上所述,真實性哲學與過去所有的哲學都不同,真實性哲學有效的驅除了自古希臘以來尤其是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以來,所自帶的迷霧,對哲學概念重新的了創造性的梳理和反思。比如定義經驗,定義觀念,定義實體,定義共相,定義個體。這些基本概念,都是來自常識的錯覺,大部分只是在特定的領域裏有意義,真實性哲學對自古希臘以來的沿用至今的那些從來沒有反思的概念,進行重新審視,用當代科學和人文精神對哲學進行一次 重建。

3、純粹的符號世界及其結構

在定義純粹的符號系統時,有幾個要點必須搞清楚。

(1)當符號系統沒有指涉對象的時候,是不能規定符號具有某種屬性的。任何符號的屬性,都是對象賦予符號的。對於純粹的符號而言,只有相同與不同的分別。對於符號之間的類屬關係,這是一個哲學誤區。因爲如果符號之間沒有類屬關係,只有同於不同的關係,邏輯推理是無法進行的。因此有的哲學家,會把類屬性作爲純符號系統的屬性,這是錯的。

邏輯推理存在的前提,就是符號系統指涉對象,這個時候作爲使用符號系統的人把對象的屬性賦予了符號系統。表面上看來,一個符號屬於另一個符號,好像是符號的屬性,其實不是,這個屬性本來就是對象的。有人誤認爲純符號系統也有屬性。

(2)純符號系統如何使用邏輯

以數學爲代表的純符號系統只所有能使用邏輯推理,是因爲數學符號的屬性是由其指涉的數學結構規定的,屬性來自於對象,而不是符號系統這一點沒有改變。一個沒有規定數學結構的數學符號系統,不能規定符號具有屬性。

也就是說不能把來自經驗世界或對象的屬性以及對屬性進行抽象如 個別性 或共性 賦予純符號系統,也不能在符號系統指涉非經驗對象時,將對象的屬性賦予符號系統。如果說符號系統具有某些屬性,一定是符號系統指涉經驗或者其他對象過程中獲得的。也就是說,符合邏輯對符號系統的要求,並不能從對符號做出性質規定得到,因爲性質一定是來自於其指涉的對象。

爲何要如此複雜的定義純符號系統,這實際上採用就是數學的公理化方法來定義純符號系統。在定義過程中,要明確的一點就是,符號系統不指涉對象時,也可以具有自己的真實性標準。這個真實性標準就是導入的符號結構。這個符號結構,或者符號與符號之間的關係,與符號系統是否指涉對象沒有關係。

4、定義經驗世界及經驗世界的真實性

當很多人在談到“經驗的”這個詞時,一般被視爲一種獨立於主體的客觀存在,也叫對象的客觀性,“經驗的”是人們討論哲學時的出發點。

因此 “經驗的”和“真實的”經常是混淆的。其實,只有將“經驗的”和“真實的”區分開,才能講清楚什麼是經驗。

此前各位導讀 《系統的哲學》的時候,已經證明過,對於與主體的客觀存在大多是一種幻覺,即便是在物理學研究中,對象也不一定是獨立於主體的存在。認識到這種客觀幻想,就可以知道,經驗的真假取決於經驗的認識結構。當經驗沒有規定認知結構的時候,真的可靠的經驗,幻覺,想象,是無法區分的。當然作爲主體,可以肯定的是,這類經驗肯定不是符號。因此最保守的辦法就是採用 “不等同於符號”來界定“經驗”。

也就是說,當主體面對對象時,可以對對象有所感知並做某種控制或者操作,只要對象不是符號,都統統視爲經驗世界的一部分。當然,經驗和經驗的對象不一定是真的,錯覺和主體以爲存在的對象,也是經驗,只要主體明確意識到不是符號,就可以認爲屬於經驗世界。

這是一個最寬泛的定義。人和動物的基本差別就是在於人可以用符號來指涉對象,而其他動物不能。人知道自己有選擇符號的自由。因此人可以用自己意識到的“非符號的”來定義經驗。這個經驗世界很寬泛,包含了錯覺,幻覺和非符號的想象。現在的問題就是把一些原則把那些真實的可靠的經驗從廣義的經驗世界中區別開來,因此確定鑑別經驗可靠性的原則就是成爲關鍵。因此,不同類型的判定原則規定了不同類型的經驗真實。比如科學真實 社會真實以及個人真實。

科學經驗的真實性,其判定原則或者叫認知結構,就是普遍可重複性。普遍這個定義是很精確的,即所有人可重複,對不同地點可重複,對不同時間可重複。

不知您發現了沒有,只要我們放寬受控試驗的限定條件和可重複性的嚴格限制,就可以得到不同於科學真實的經驗真實性的判別原則。如果考慮觀察-控制過程的可重複性,存在三種可能:

(1) 當某對象的觀測操控僅僅對於某個主體可重複,這當然不是科學真實,但是對於那個可以不同重複觀察-操控過程的個體,這個對象當然是真實的,這樣,就得到了判別個人經驗真實性原則。

(2) 當觀察-操控是對一羣特定主體可重複性,對不是對多有主體可重複時,就定義了某種經驗對特定羣體的真實性,這就是經驗的社會真實性。

(3)第三種纔是對所有觀察者可重複的科學真實。

由上可以知道,單單就經驗世界而言,可以區分出三種不完全相同的經驗世界,科學真實、社會真實和個人真實。這三種不同類型的真實經驗,存在三種不同的經驗真實性判別原則,或者叫認知結構。科學真實的判別原則只是衆多經驗真實性的原則之一。

如果在深入一層,會發現無論是科學真實,還是社會真實,個人真實,其認知結構或這叫真實性判別原則是無比複雜的。

就以科學真實而言,還可以進行受控實驗和受控觀察的細分。在受控觀察中,對象是不可控制的,而在受控實驗中,對象是可控制的。在個人真實和社會真實中,就不僅僅要區別受控觀察的可重複性和受控實驗的可重複性了,還要考慮個體與對象的耦合問題,這就是價值的產生。

在普遍可重複受控實驗的符號表達中,主體是懸置而看不到的,社會真實的符號表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包含主體的,至於個人真實,他在什麼前提下可以用符號表達,什麼時候不可以用符號表達,這更需要嚴格區分 ,這涉及到符號表達的起源。也就是說當用真實性哲學對個人經驗和社會經驗的真實性認知結構進行研究時,我們進入了一個更爲廣闊的領域,以比科學真實更加需要哲學反思的領域。

前面是放鬆對可重複性的限制,如果放鬆對受控實驗的限制,也是可以細分出各式各樣的認知結構,也就是說存在着不同的判別經驗可靠性的原則。每個原則對應着各式各樣真實的經驗。當然其中科學真實是一切真實經驗中最強大最牢不可破的核心。但只是核心,而不是全部,

現代科學的建立是人類掌握真實性經驗的劃時代貢獻,這就是用符號來表達並研究科學真實的結構,這就是數學。人利用這種結構的符號系統指涉真實的科學經驗,從而建立了橫跨經驗真實與符號真實的橋樑。而真實性哲學學術野心不止於此,而是要把這種研究科學真實的方法擴展到所有的真實經驗的研究中去。個人真實包含了價值,社會真是蘊含着社會形同,這兩類經驗的真實性研究,涉及藝術、道德和歷史,研究這些經驗世界與符號系統的關係,不僅僅包含了整個人文社科藝術領域,而且還涉及意識的起源。這纔是真實性哲學主要內容。

5、邏輯 符號正確的指涉對象。

通過對經驗世界的定義和探索,可以發現,真實的經驗世界具有兩種結構:一種是判別真實經驗爲真的認知結構,一種是真實經驗本身所具有的性質所規定的性質之間的關係,它可以表達成結構。

這個有點抽象,我舉個例子,在科學真實中,科學經驗要是真的,必定存在着一個相應的受控觀察或受控實驗,受控觀察和受控實驗的普遍可重複性是科學經驗必須具有的認知結構(真假判定原則)。此外,對象的真實性使得對象的屬性之間滿足一定的關係。比如宏觀物體的位置和動量,比如天鵝的形狀和顏色,這些都是對象的不同屬性,這些屬性之間可能存在固定的聯繫,這種聯繫就是真實經驗由其性質規定的結構。當然這個結構也是建立在受控實驗之上,有的屬性之間是可以同時測量的,有的就不能。

對象存在各式各樣的性質,對這些性質進行比較,可以得到“共性”。當對象是經驗世界時,不同性質的分類可以得到質料,各種性質的結合可以得到實體。也就是說無論是實體,質料,還是個別性 共性都是通過真實經驗的比較而得到的結構。只有當真實的經驗,被誤認爲是和主體無關的客觀存在時,這些結構才成爲哲學研究的基礎。

真實性哲學儘可能不使用這些來自常識和錯覺的觀念來作爲哲學分析框架,如果使用,是必須要界定其成立前提的。

當用符號系統指涉真實經驗時,真實經驗就把自己的性質給予符號系統。符號系統獲得的真實對象的這個結構,就是邏輯,也就是說,邏輯是符號在指涉對象過程中產生的。因爲人可以任意選擇符號,在符號指涉經驗的過程中,爲了保證指涉不出現自相矛盾,當對象集中子集合或者元素間存在包含關係時,符號集也存在同樣的包含關係。這就是爲什麼“必須符號邏輯”成爲正確使用符號系統的原則。

也就是說當符號系統指涉有結構的對象是,符合邏輯的意思就是使主體可以自由選擇的符號系統正確的指涉經驗對象,它也可以表達爲符號集與經驗對象集存在自洽的一一對象。這就是符號系統符合經驗對象的準確定義。

所謂的符號系統使用必須符合邏輯,只是把經驗對象性質規定的機構給予符號系統,判定經驗對象真實性的認知結構尚未給予符號系統。也就是說除了用符號指涉真實的經驗規定符號系統的“邏輯”結構外,還可以直接規定符號系統的結構,即定義一個不指涉經驗對象的符號系統的結構,只要這個結構和判別經驗對象的認知結構相同就可以。這個結構可以等價於符號系統不指涉經驗對象時就具有的真實性結構。也就是說當經驗的真實性的結構賦予了符號系統,這是符號系統在不指涉經驗時也具有真實性。

通過數學史的研究,可以證明這一點。以後和大家詳細說。這一點還可以擴展,也就是說對於表達社會真是和個人真實的符號系統,已存在和數學真實類似的真實性最終標準。

目前,咱們還沒有對不同於科學真實的個人真實和社會真是的認知結構或者叫真假判定原則進行深入研究,但是已經知道,個人真實中存在着價值和審美,而社會真實存在者道德和社會規範,這都與科學真實不同。符號系統是一種語言,其結構包含語法和詞彙。用符號結構表達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的認知結構,實際上就是研究價值的真實性判定標準,道德倫理的真實性判定標準和語法的真實性結構。這些都是由某一種認知結構規定的符號系統的真實性,而且這一真實性與符號系統正確的指涉經驗所獲得的真實性不同。

也就是說,經驗世界,道德世界,價值世界,真實性最終標準是不同,建立橫跨這些不同真實層次橋樑必須依靠拱頂石, 除了科學真實與數學真實之間需要拱頂石以外,其他真實系統也需要在符號系統與經驗世界之間架設拱橋。

這樣的拱橋,就是具有雙真實性的符號系統,即真實性必須由兩個來源,該符號系統正確指涉經驗世界,可以從與經驗符號來獲得符號系統的真實性,其次符號系統本身必須具有本身結構的真實性。

科學真實與數學真實之間雙真實性橋樑的研究是基於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對現代科學理論的梳理來完成的,現在需要的是把這種架橋的方式擴展到科學真實以外的個人真實和社會真實中去。這些研究內容與科學真實研究一起構成了真實性哲學的大廈。

6、橫跨經驗世界與符號世界的橋樑

當純符號系統的真實性標準與經驗世界的真實性標準同構的時候,只要找到同時存在兩種真實性標準的符號系統,就能跨過經驗世界和符號世界的鴻溝架設橋樑。這個橋樑有兩個功能:

(1)形成一種整體結構保持真實性標準的穩定性,當純符號系統的真實性標準喪失的時候,可以藉助橋樑重建符號系統的真實性,在人文社會世界,這就是道德真實性的重建與終極關懷的展望。

(2)橋樑的存在有助於經驗世界與符號世界各種的發展。相比沒有此橋樑,符號世界與經驗世界各自的擴展情況,橋樑可以是的兩個世界在互動中呈現加速的趨勢。

道德真實性重建與終極關懷的展望,是今年與各位重點研究的領域,暫且不表。

而科學結構與科學真實以及數學尤其是歐幾里得範式結合促進現代科學的飛速發展的過程,也和各位提過,不再贅述。尤其要指出的就是,一旦在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架起經驗世界與符號世界的拱橋,這兩個領域的研究會呈現加速嗎?我們發現,這個問題,在過去的哲學和人文社會研究中從來沒有考慮過。

首先,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如何擴張?和科學真實通過實驗的擴張方式一樣嗎?這兩個領域的受控實驗的自我迭代和組織機制與科學真實有何區別?這必須要採取新的角度來研究。科學真實與個人真實的擴張過程更爲複雜。發揮關鍵作用的就是符號系統真實性與經驗世界真實性同構,只有這樣,具有兩種真實性標準的符號系統才能把兩者永久的連接起來。

如果個人真實不用符號表達,不僅不能和其他人溝通,其積累也很困難,這個價值與藝術的本質。

社會真實的符號表達就是自然語言的發明和應用,這也是人類社會行動不斷複雜化和社會組織形成的前提。

大家發現了嗎?通過在經驗真實與符號真實之間架設橋的分析,我們將人文社會和藝術研究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這是一個大大超越今日認知科學與符號學的新框架,從此以後,人文社會與藝術研究可以和現代科學整合在一起了。

除了研究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的展開,真實性哲學另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發現假設橋樑的過程。對於科學真實而言,具有雙真實性的拱橋,主要涉及歐幾里得幾何公理的起源以及現代科學如何在歐幾里得幾何範式的示範下形成(以後詳細敘述),雖然複雜,但畢竟可以通過科學哲學與科學史搞清楚。但是當我們把研究對象深入到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的符號系統的結構的起源的時候,發現,涉及到的是一堆的研究黑洞,全是未解之謎:自我意識的起源,自然語言的起源,藝術的起源,道德的起源,這些問題深深藏在歷史的黑暗處,從來沒有被理性的陽光照耀過。而通過真實性哲學,參考科學真實與數學真實橋樑的研究方法,卻有可能穿透這片黑暗森靈,走進其深處,探究這些歷史謎團。

7 觀念:有指涉對象的符號世界

要使用真實性哲學探究上述問題,一個主要的研究內容就是定義並探究觀念。

由科學真實與數學真實的拱橋一例,可以退出存在者有經驗指涉對象的符號世界。

在數學研究中,有經驗指涉對象的符號世界展現了符號系統把握經驗真實的可能性。一旦該符號系統指涉的對象與經驗世界對象的真實性展開吻合,該符號系統就具有雙重真實性標準,成爲現代科學理論的一部分。在社會真實與個人真實的符號表達中,也存在這種有指涉對象的符號世界。因爲只要規定符號系統的結構,使其和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的真實性結構同構,這些符號系統即使不指涉社會真實與個人真實是,也是具有真實性的,這些符號系統指涉社會經驗與個人經驗,但其真實性標準卻不是與經驗符合,這個有經驗指涉對象的符號世界,和數學不同,它是什麼?這就是觀念。

基於觀念這一定義,在看經驗世界的認知結構。爲什麼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的認知結構中,觀察和控制過程只對某一個或某一些人可重複性,這就是因爲控制變量中包含觀念,主體必須通過觀念,進入對其而言可重複性的經驗世界,進而判斷這些經驗是真實的,在規定科學真實的受控試驗中,可控變量是不允許包含觀念的。

個人真實社會真實,與科學真實最大的不同就是認知結構的控制變量中存在觀念,而觀念有是一個有指涉對象的符號系統,因此在判別社會經驗與個人經驗的認知結構中,原則上不能排除符號系統,在這一認知結構中,主體是不可能被懸置的。在科學真實的認知結構中,主體是一個選擇者,並不需要會使用符號,而在社會真實與個人真實中,並非如此。

個人真實與社會真實中,才能更家看清客觀性的本質,即公共性。爲了把我界定社會真實和個人真實的認知結構,將控制變量中包含觀念的觀察——操作過程車稱爲“擬受控實驗。”通過擬受控試驗可以分析歷史以及價值系統及其變遷的真實性,這就是研究人文歷史真實性的方法論。

這就是真實哲學的研究提綱,很多問題只是提出了研究思路,至於這個學科能否真的建立,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隨着真實性哲學的展開,當我們把主體、自我意識以及自由意志作爲研究對象時,已經把哲學提升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隨着對主體、自我意識以及自由意志的重新理解,我們將看到人類自我的擴大以及那些不可知邊界的不斷向遠方延伸,通過真實性哲學,我們站在了新軸心時代的門檻上!

作者:行者7月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0ab36a0871a3
來源:簡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