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是邏輯

    數學(mathematics或maths,其英文來自希臘語,“máthēma”;經常被縮寫爲“math”),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於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家和哲學家對數學的確切範圍和定義有一系列的看法。

    而在人類歷史發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也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邏輯(logic)源自古典希臘語(logos),最初的意思是“詞語”或“言語”,(引申出意思“思維”或“推理”),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

    狹義上邏輯既指思維的規律,也指研究思維規律的學科即邏輯學。廣義上邏輯泛指規律,包括思維規律和客觀規律。

    邏輯包括形式邏輯與辯證邏輯,形式邏輯包括歸納邏輯演繹邏輯,辯證邏輯包括矛盾邏輯對稱邏輯。對稱邏輯是人的整體思維(包括抽象思維具象思維)的邏輯。

有人說:數學=邏輯+公理

數學邏輯專注在將數學置於一堅固的公理架構上,並研究此一架構的成果。

數學與邏輯的區別?

常徵_52a5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些詞語,數學證明、邏輯證明、實驗證明、實踐證明、法律證明。很明顯,它們是幾種不同的證明方法。那麼,數學證明和邏輯證明有什麼不同呢?

     邏輯是一種論證和證明的方法。怎麼進行論證和證明呢?就是“從普遍推進到個別的”,也就是三段論:從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結論。這些都是亞里士多德的《工具論》裏面的原話。

    亞里士多德還明確說過,幾何學所使用的推理方法跟論辯和辯證使用的推理似乎不同。

    這個不同表現在哪裏呢?邏輯論證是從大前提出發,也就是從一個前提出發,一層一層推理出各種各樣的結論。

     比如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就是用三段論邏輯來論證的,也就是從“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不動的”這個前提出發,來解釋宇宙萬物爲什麼會運動和變化。

   由於地球是不動的,又是宇宙的中心,那就必須有一個最初推動者,通過密佈於空中的看不見、摸不着的以太,把力一層一層傳遞給了各個物體,於是纔有了雲彩漂移、雨點落下來、弓箭射出去、拋石機拋擲出石彈、手扔出去石子。

   如果沒有以太這種看不見、摸不着的物質,那麼力就無法傳遞,也就不會有各種各樣的運動和變化。

   這就有點像多米諾骨牌,沒有第一個推動者,那就不會出現連環的倒塌。倒塌本身就是一種運動和變化。

    從地球是不動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這個前提出發,還解釋了太陽和月亮爲什麼繞着地球飛行;重的物體爲什麼往下落,輕的物體爲什麼向上飛;蘋果和植物爲什麼會腐爛。

    也得到了很多結論,比如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先落地。

   總之,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是邏輯論證和純粹思辨的物理學,既不用數學,也不做實驗。如果他做實驗,那就會發現“重的物體比輕的物體先落地”這個結論是站不住腳的。


數學和邏輯學:爲什麼邏輯是一切的基礎?

吳  軍

你好,歡迎來到我的《數學通識50講》。


我們在課程中多次講到,數學結論的正確性,取決於公理的正確性,以及邏輯的嚴密性,因此數學和邏輯是密不可分的,特別是像歐幾里得幾何這種數學體系,完全依賴於邏輯。但是,數學和邏輯又是完全獨立的兩門學問,不能混爲一談


一般認爲,邏輯是人類理性的體現,它的基本原理其實都是大白話,但是仔細琢磨起來很有道理,更關鍵的是,只有少數人能夠堅持那些看似大白話的基本原理。因此,我們就從邏輯學的基本原理,以及和數學的關係講起。


  • 同一律:蘋果就是蘋果,不是橘子

首先要說的是同一律,它通常的表述是,一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這句大白話背後的含義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注意這裏說的是個體,不是羣體。一個事物只能是其本身,而不能是其他什麼事物。蘋果就是蘋果,不會是橘子或者香蕉。


因爲有同一律,我們纔可以識別出每一個個體,這在數學上可以用A=A這樣的公式表示,而且當一個個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去之後,它就不會在原來的地方,而會出現在新的地方。


比如我們有一個等式X+5=7,當我們把5從等式的左邊移到右邊去之後,就變成了X=7-5,等式的左邊只有X,不可能再有5這個數字了。


很多孩子解方程,把數字從一邊移到另一邊的同時,忘記了把原來的數字消去,最後題做錯了,自己還有家長只是覺得粗心了而已。其實在每一次粗心的背後,都有概念不熟悉的深層次原因。具體到這個問題,就是根本不理解同一律。


同一律在集合論中特別重要,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必須都是獨一無二的。比如我們說整數的集合,裏面只能有一個3,不能有兩個,如果有兩個,就出錯了,這一點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人自覺不自覺地在違反同一律,一個最典型的情況就是偷換概念,具體講就是把不同含義的概念使用了同一個名稱,達到瞞天過海的目的。

人有些時候偷換概念是不自覺的,比如很多詞的含義有二義性,他搞不清楚,造成了自己頭腦的混亂,或者把一個個體和一個集合等價起來,以偏概全。比如有些人會講,股市都是騙局,他們的經驗是來自一部分股票,是個體,但是講這句話的時候,就把股票換成了集合,也就是股市。


自己不懂的邏輯,頭腦不清,講出的話違反了同一律後,就會造成別人的誤解,甚至自己也會被繞進去,很多人缺乏好的溝通能力,可以溯源到講話經常違反同一律上。


另一方面,也有人是故意違反同一律,比如悄悄改變某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把它變成了另外一個概念,或者將似是而非的概念混在一起講。比如商家常常用“限量版”這個詞對外宣傳,讓人感覺數量非常有限。其實世界上任何商品的數量都是有限的,只是多和少而已。


很多商品,並沒有限量版一說,但其實數量比同類的限量版要少很多。比如說施坦威鋼琴一年一共生產2000臺左右,大型的Model D只有上百臺,但是施坦威從來不說限量版。相反,日本限量版的鋼琴數量常常比施坦威相應型號的總數量多很多了,但是一說限量版,大家就有高大上的感覺,這其實是偷換了限量版這個概念的外延。


再舉一個例子,你會發現美國的左派和右派都在喊平等,但是總是在吵架,因爲他們一個說的是結果平等,一個說的是機會平等,這是因爲把很多相混淆的概念裝進了一個名詞中,違反了同一律。


在數學上,要嚴格遵守同一律。爲了防止出現違反同一律的情況,就需要把概念定義得極爲精確,在法律上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和別人溝通時,我常常會用我的語言複述一下對方的話,明確我們是在討論同一件事情,這一點很重要。很多時候,我們和別人溝通中的誤解,就來源於忽視了同一律。


  • 矛盾律: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

接下來要說的是矛盾律。它通常的表述是:在某個事物的某一個方面(在同一時刻),不可能既是A又不是A。我們前面介紹的數學中的反證法,就是基於矛盾律。


矛盾律“contradiction”一詞是由兩個詞根組合而成的,前一個詞根“contra”是“相反”的意思,第二個詞根“dicti”是“講話”的意思,顧名思義,它就是指講話的意思相對立。


也有人把矛盾律看作是同一律的延伸,因爲“是A”和“不是A”是兩個不同的個體,自然不可能相同。我之所以強調事物的某一個方面,因爲事物本身可能是多方面的,不同方面可能有不同的表現。比如在前面的課程中,有同學問,光的波粒二象性是否違反矛盾律?這其實不違反,因爲它講的是一個事物的不同方面。

類似的,有人會講,我人在某處,心卻在你身邊,這也不違反矛盾律。但是,如果說,某時某刻,我人在北京,人又不在北京,這就違反了矛盾律。在辦案中,我們說的不在場證據,之所以能成立,是因爲有矛盾律作保證。


在數學和自然科學中,很多重大的發現都是源於矛盾律的使用。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和無理數的內容中,這個定理和有理數性質的矛盾,就導致了無理數的被發現。在物理學上,麥克斯韋方程組和經典力學方程的矛盾,就導致了後來相對論的提出。


在生活中,有人會挑戰矛盾律,比如有人說:“我是一個矛盾的人,既慷慨大方,又斤斤計較。對於教育我總是慷慨解囊,對自己的生活非常節省。”這種說法看似沒有違反矛盾律,其實已經違反了前面講的同一律,因爲偷換了概念。

爲了防止大家在使用矛盾律時偷換概念,邏輯學家們一般強調四個“同一”,即同一時間、同一方面、同一屬性、同一對象,總之強調的是獨一無二的事件。


  • 排中律:“是非”明確

最後,我們來說說排中律,它通常的表述是,任何事物在明確的條件下,都要有明確的“是”或“非”的判斷,不存在中間狀態。


比如在數學上,一個數字,要麼大於零,要麼不大於零,沒有中間狀態。有人可能會說,等於零不就是中間狀態麼?其實大於零的反面並非小於零,而是不大於零或者說小於等於零,因此等於零的情況其實就是不大於零的一種。

排中律保證了數學的明確性,通常我們在數學上使用排中律原則最多的時候,就是在所謂的排除法或者枚舉法中。當我們排除了一種情況時,和它相反的情況就一定會發生。如果有多於兩種對立的情況,我們可以先把所有可能的情況二分,然後再不斷二分,直到每一個彼此不重複的情況爲止。


在計算機科學中,任何和二分相關的算法,其邏輯基礎都是排中律。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1976年,美國數學家阿佩爾和哈肯藉助電子計算機,證明了四色(地圖)定理。這是圖論中一個非常著名的難題,它說的是在任何地圖上,只要用四種顏色就能夠給所有的國家(或者地域)染色,保證相鄰的地域顏色不同。

這個問題的難度在於情況太多、太複雜,因此數學家們努力了100多年也沒有結果。阿佩爾和哈肯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們用計算機窮舉了所有的情況,然後藉助計算機一一證明了各種情況。而這種證明方法的正確性,是靠排中律保障的。


講到排中律,就不得不講西方人和東方人在思維上的一種差異。在美國的大學和研究生升學考試SAT和GRE中,都要寫作文,作文題目通常是就一個觀點發表贊同或者反對的意見。

中國學生的思維方式,常常是“既要……又要……”,比如讓他分析是否要禁菸草,他會說:“因爲吸菸對人體有害,因此我贊成禁菸,但是來自菸草的稅收在國家的總稅收裏佔很大的比例,所以,也不贊成完全禁菸。”

這種作文或許在中國的高考中能得到不錯的分數,但是在SAT和GRE的考試中,都會是不及格的分數,因爲它首先違反了排中律。這不是文學寫作水平的問題,是邏輯上的問題。


通常,稍微有一點邏輯的人在講話時,會注意不違反排中律。但是不少人在不注意的時候,還是會被人設套。比如一個檢察官問犯罪嫌疑人:“你收受的賄賂中有沒有奔馳汽車?”這其實就有一個圈套,因爲問話包含了一個預設,即對方已經有了收受賄賂的行爲。


對此問題,如果簡單地回答沒有,其實等於變相承認了自己有受賄行爲。有經驗的辯方律師這時候需要向法官提出抗議,抗議檢方這種設有圈套的問法。當然,作爲被告方,好的回答是否定對方的大前提,即直接回答,我根本沒有接受過賄賂。


  • 充分條件律:有果必有因

此外,很多邏輯學家也把“充分條件律”和上述三個基本原則等同起來,一同稱爲邏輯的四個基本原則。所謂“充分條件律”,講的是任何結論都要有充足的理由,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因果原理。任何數學的推理,都離不開充分條件律。

充分條件律成立的原因,在於宇宙中任何事物不能自我解釋,或者說不依賴於其它事物而存在。

比如邏輯學家們經常會講,爲什麼有我呢?不是天生就有我,而是因爲有我的父母存在。再比如說,爲什麼張三數學成績好?是因爲他聰明,老師好,學校條件好,或者學習努力而且方法好,等等,而不是毫無條件的,天生數學就好。當然,很多時候僅僅一個或幾個條件本身還夠不成充分條件,需要上述條件都滿足纔行。

數學正是因爲有內在的邏輯性,才避免了可能的自相矛盾之處。

這一講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人們通常會身陷矛盾而不自知,因爲缺乏邏輯性。人們有時也會對某個重要的事物想不清楚,不知道該如何作判斷,其實運用邏輯,把事實分析一遍,真相就清楚了。這應該是邏輯學和數學給我們的啓發。而學習邏輯很好的方法就是學習好數學。

    由於機是用數學形式化語言描述出來的,而人則是用自然語言或思維語言描述世界的,所以人機融合智能就是自然語言或思維語言+數學語言共同描述的智能形式。數學不是邏輯,數學是一種涉及符號相等與蘊含關係的邏輯表達形式;自然語言或思維語言中包含着邏輯,也存在着許多非邏輯,所以從根本上而言,人機融合智能就是一種邏輯與非邏輯的綜合高效表徵形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