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從搭建環境開始,教你如何在小熊派上跑起來ThreadX操作系統!

1. 前言

微軟於最近開源了 ThreadX 操作系統,關於這個RTOS有多牛逼,請看硬漢哥的這篇文章:

本文中使用的開發板爲小熊派IoT開發板,主控爲STM32L431RCT6:

由於 ThreadX 僅提供了 Cortex-M0 到 Cortex-M7 的 GCC版本的移植文件,所以本文中我們使用的工具鏈爲:

  • 操作系統:Window10
  • 生成初始化工程:STM32CubeMX
  • 閱讀代碼:VSCode
  • 編譯器:arm-none-eabi-gcc工具鏈
  • 構建工具:make
  • 下載工具:OpenOCD
  • 串口工具

以上工具除了 STM32CubeMX 和 VScode 之外,華爲最近出的一款VScode擴展中可以打包安裝完成。

2. 環境搭建

2.1. 安裝VScode擴展

這個擴展是華爲LiteOS提供的,此處不需要了解過多,我們僅僅是使用此擴展完成以下事情:

  • 自動安裝arm-none-eabi-gccG工具鏈
  • 自動安裝make構建工具
  • 自動安裝openocd下載工具
  • 可以在VScode中一鍵編譯、下載、調試
  • 可以在VScode中查看串口輸出

接下來開始安裝:

安裝完成之後重啓VScode即可。

iot-link擴展只支持小熊派開發板的一鍵編譯、下載,如果是其它開發板:

  • ① 將arm-none-eabi-gcc和make工具添加到環境變量,在命令行編譯;
  • ② 使用ST-Link的下載軟件或者STM32cubeProg下載程序;
  • ③ 串口助手可以正常使用;

2.2. 創建STM32CubeMX工程

使用STM32CubeMX創建一個基於小熊派開發板的裸機工程,只需要配置一個打印串口和正確的時鐘頻率(圖省略)即可:

工程設置中選擇Makefile,這樣cubemx可以自動生成makefile:

生成工程即可:

2.3. 導入工程到VScode

打開VScode,點擊下方的Home(第2節擴展安裝成功纔會有),選擇導入GCC工程:

工程目錄選擇剛剛生成的目錄,Makefile默認是此工程中的makefile,芯片選擇STM32L431RCT6:

導入成功之後可以看到下方的操作按鈕:

2.4. 測試裸機工程是否正常

打開usart.c,添加將printf重定向到串口1的代碼:

/* USER CODE BEGIN 1 */
#if 1
#include <stdio.h>

int _write(int fd, char *ptr, int len)  
{  
  HAL_UART_Transmit(&huart1, (uint8_t*)ptr, len, 0xFFFF);
  return len;
}
#endif
/* USER CODE END 1 */

接着在main.c中添加頭文件<stdio.h>,然後在main函數中加入打印代碼進行測試:

/* USER CODE BEGIN 2 */

printf("ThreadX RTOS Port by Mculover666\r\n");

/* USER CODE END 2 */

點擊下方的Build按鈕開始編譯,編譯成功之後如圖所示:

如果編譯失敗,請重複之前的導入工程步驟。

接下來連接小熊派開發板到電腦,點擊下載按鈕:

下載成功之後,點擊下方的Serial按鈕,選擇小熊派開發板的串口,在VSCode中打開串口終端:

按下小熊派復位按鈕,即可看到正常打印的數據:

printf測試可以正常使用之後,接下來開始移植今天的主角——threadX操作系統。

3. 移植threadX操作系統

3.1. 下載內核源碼

內核源碼可以在官方的GIthub下載:

如果下載較慢,可以拉取我的Gitee:

將源碼中的common和ports文件夾複製到工程中:

3.2. 修改makefile

makefile文件是make工具使用的文件,描述了整個工程的編譯構建關係。

修改makefile,將threadX的相關文件加入到makefile裏。

① 添加common/src下的所有C文件到C_SOURCES變量中:

② 小熊派的內核是Cortex-M4,所以添加ports/cortex_m4/gnu/src下的所有.S文件:

因爲.s文件是直接彙編文件,.S文件需要進行預處理之後才能彙編,兩者編譯時有區別,所以使用兩個變量進行區分。

③ 將common/incports/cortex_m4/gnu/inc兩個頭文件路徑添加:

④ 編寫.S文件的編譯規則:

至此,makefile修改完成,但是還不能編譯。

3.3. 適配小熊派開發板

在threadX底層初始化彙編文件中有兩個全局變量:

這兩個值需要我們根據不同的平臺來自己定義。

① 修改stm32啓動文件startup_stm32l431xx.s,聲明中斷向量表_vectors標號是全局的:

將此標號位置添加到中斷向量表處:

② 修改stm32鏈接文件STM32L431RCTx_FLASH.ld,添加此標號所表示的位置:

3.4. 修改時鐘頻率

找到threadX的底層初始化彙編文件tx_initialize_low_level_sample.S,修改系統主頻爲80Mhz,修改系統tick爲1000個tick:

此時點擊下方Build按鈕開始編譯:

編譯成功,證明移植沒有問題。

4. 編寫threadX應用代碼

main.c中編寫創建兩個不同優先級任務運行的應用代碼,觀察是否可以正常切換任務、演示。

① 引入頭文件:

/* Private includes ----------------------------------------------------------*/
/* USER CODE BEGIN Includes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tx_api.h"
/* USER CODE END Includes */

② 創建兩個任務控制塊,兩個任務入口函數,並創建兩個任務:

/* Private user code ---------------------------------------------------------*/
/* USER CODE BEGIN 0 */
TX_THREAD my_thread1;
TX_THREAD my_thread2;


void my_thread1_entry(ULONG thread_input)
{
  /* Enter into a forever loop. */
  while(1)
  {
    printf("threadx 1 application running...\r\n");
    /* Sleep for 1 tick. */
    tx_thread_sleep(1000);
  }
}
void my_thread2_entry(ULONG thread_input)
{
  /* Enter into a forever loop. */
  while(1)
  {
    printf("threadx 2 application running...\r\n");
    /* Sleep for 1 tick. */
    tx_thread_sleep(1000);
  }
}

void tx_application_define(void *first_unused_memory)
{
  /* Create my_thread! */
  tx_thread_create(&my_thread1, "My Thread 1",
  my_thread1_entry, 0x1234, first_unused_memory, 1024, 3, 3, TX_NO_TIME_SLICE, TX_AUTO_START);
  
  tx_thread_create(&my_thread2, "My Thread 2",
  my_thread2_entry, 0x1234, first_unused_memory+1024, 1024, 1, 1, TX_NO_TIME_SLICE, TX_AUTO_START);
}

③ 在main函數初始化完畢之後啓動內核:

/* USER CODE BEGIN 2 */

printf("ThreadX RTOS Port By Mculover666\r\n");
/* Enter the ThreadX kernel. */
tx_kernel_enter( );

/* USER CODE END 2 */

再次點擊Build按鈕編譯,編譯成功:

接上小熊派開發板,點擊下方的Download按鈕,燒錄成功:

點擊下方Serial,在VScode打開串口終端,查看串口輸出:

1s打印一次,並且兩個任務切換運行,任務2的優先級高於任務1,實現現象和預期一樣,至此,threadX移植成功,趕快上手試試吧~

如果需要此工程源碼,請在公衆號 Mculover666 後臺回覆關鍵詞 threadX 獲取,拿到源碼後在VScode的iotlink中導入之後編譯即可。

接收更多精彩文章及資源推送,歡迎訂閱我的微信公衆號:『mculover666』。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