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生回憶的“豆”和“戲”———《社戲》備課之感

用了足足三四天的時間來備《社戲》這課,其中的“苦與樂”一定要用自己拙劣的文字記錄下來!

當我得知我是《社戲》這課的主備人時,一點也不喫驚一點也不意外,因爲上學期期末分配的集體備課任務,我就承擔了《社戲》的主備任務。所以,這次讓我來承擔主備任務也是理所當然的!其實,得知要開始進行集體備課活動之前,我就已經在想《社戲》這篇文章,我到底該怎樣去設計,怎樣去把這麼長的一篇文章給學生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腦海中依稀記得有一次市級教研磨課活動,實驗中學陳靜老師在評課的過程中給我們分享了她外出聽課時聽到的《社戲》這節優秀示範課的教學設計,整堂課的設計很是巧妙,可具體怎樣我已記不清楚了,只記得可從文章最後一句話:“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喫過那夜似的好豆,再也沒有看過那夜似的好戲”入手,問同學們那夜豆真的很好喫,戲也真的很好看嗎?如果不是,作者爲什麼又這樣說呢?從後往前推,讓孩子們在文中去找答案,就會分析到文中的人物(我的小夥伴們、六一公公)、景物(月夜行船),進而讓孩子們去感受小夥伴們的善良純樸以及六一公公的熱情好客,欣賞到江南水鄉的美景,體會到“我”生活在平橋村的自由快樂幸福!因此在作者心中,平橋村就是他的“樂土”,是他心中的一方“淨土”,這樣再緊扣問題,原來作者難忘的不僅僅是那夜的豆,那夜的戲,而是那羣陪“我”一起玩耍看戲的聰明能幹、天真淳樸的小夥伴們,是那熱情好客,淳樸善良的六一公公,是那風景如畫的江南水鄉,是那片樂土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自由空氣,是那和諧、自然、平等、友愛的人際關係,這是作者一生都無法忘記的,也是他後來人生道路上不曾遇到過得,所以纔會有最後結尾那樣的感慨!!!

就這樣,整堂課的一個大概思路似乎是有了,可怎樣去分四課時進行呢,這可愁死我了,以前也教過這篇課文,可最多就是上三課時,從來沒有上過四課時啊!趕緊翻看《教師用書》。可《教師用書》上,這課的教學目標只有四大條,那麼怎樣把這乾巴巴的四條概括性很強的理論,運用到實踐教學的四課時中去呢?而我對這四條教學目標的解讀也不是很到位,這四個目標看起來很容易,擺在那兒就行,可是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實現這四個目標纔是真正的目的所在!於是,我又開始進行備課,想着一個課時就設置一個核心問題,然後重點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就可以了!所以,第一課時我重在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線索,概括情節。結合課後第一題完成!第二課時我設置爲:從文章最後一段話入手,去回味那夜的戲,那夜的豆?引出船頭看戲和偷豆煮豆的情節,隨機設置語文活動:“如果讓你選,你會和文中哪位人物做朋友,並說明理由!”讓學生總結概括出小夥伴和六一公公的形象,體會作者難忘的是那裏的小夥伴們以及那段記憶猶新的童年經歷和那段童年美好的時光!並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在根據需要來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那麼我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第三課時,我設置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作者除了懷念那裏的人,還迷戀那裏的什麼呢?引出這篇小說中自然景物的描寫,主要是月夜行船和月下歸航,然後具體賞析這些語段,總結寫景方法,體會寫景的妙處,那麼再次引導學生體會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有描寫,還有抒情,寫這麼美的景色,其實是在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原來令作者難忘的是那裏優美的自然風光,熱情好客善良純樸的小夥伴兒,和諧自由的人際關係,所以作者纔會有結尾那段深深的感慨!而第四課時:我就重在理解文章主題,因爲有了前三課時的鋪墊,主題自然就出來了,也好理解了!我認爲這篇文章雖然放在“民風民俗”單元,但是它是一篇小說,我們不能忽略,小說還是要通過具體人物的刻畫和環境的描寫,來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真實面貌!這時我又加入了作者創作這篇小說的背景,加入了平橋村爲什麼稱之爲我的樂土,淨土的分析,並引導學生感受那裏的民風民俗,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理解作品主題,把握作者情感了!這樣下來,四課時的內容各有側重,而且最後做到了整篇文章的統一!

備完課後,我很激動也很欣慰,我的努力沒有白費,因爲我又一次加深了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似乎我記憶中那美好的童年時光也被悄然喚醒了,我生活過的那個小村子以及村裏的那些平凡普通的如我爸媽的那些人,那些酸甜苦辣的事兒,還有陪伴我一起成長的小夥伴兒們也即刻浮現在我的眼前,我童年的那些故事啊,也彷彿流動在我記憶的長河裏!那一去不復返的童年時光啊,怎能不讓人無比的懷念呢?

後來,我代表我們五中片區把自己《社戲》這堂課的教學思路,與我們市級八年級語文組老師一起分享交流,他們也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也由此看到了自身備課的一些不足,我希望今後能通過這樣的市級大備課不斷提升自己的備課能力,讓自己的課堂更爲有效,更爲高效!

這些天我們全體老師不但在認真的備課,還必須得學會各種新鮮軟件的使用:騰訊會議,三人行,QQ,微信,樂課,釘釘,手機版,網絡版,電腦版……我們頓時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這個軟件的介紹,那個軟件培訓,我們每個人似乎都無法逃避這場新冠病毒給我們帶來的嚴峻考驗,病毒也硬生生的把我們老師變成了主播,但我們不怕,因爲我們大家通過不同的方式在一起學習,一起交流,一起分享,方法總比困難多,我也相信,這場特殊的戰爭,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我們都期待春暖花開之時,我們有最美最好的遇見!(寫於2020年2月19日凌晨兩點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