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八六班家長聽我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鄭曉芳老師講座有感

父母自身的行爲對孩子有着重大影響。不要以爲只有你們同孩子談話和教導孩子、吩咐孩子的時候,纔是在教育孩子。在你們生活的每一 瞬間,你們怎樣穿衣,怎樣跟別人說話,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所有這一切,對孩子都有很大的教育意義。——蘇霍姆林斯基

      今天孩子知道這節課我們家長上,高興的說:“媽媽好好上啊,好好學一學啊!"看了授課老師前面播放的視頻說了句:“你就和她們一樣,”轉身走開了。

      其實對於怎麼教育好孩子我感覺自己挺失敗的,很多時候我都感覺很無奈,很無助。心裏也如授課老師說的老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聽話懂事,學習又好,爲何自家的孩子那麼不讓人省心呢。                 

        今天聽了老師的講座,才深深體會到一直以來我們和孩子之間一直都是以家長,父母,長輩的身份與孩子相處的。有時候還因爲各方面的壓力身心疲憊,看孩子哪做不好就發火,恨鐵不成鋼!今天聽了講座深知要想讓孩子改變,先改變自己。

      正如鄭老師說的教育孩子沒有絕對的技巧。家長必須明白,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家長在教養孩子方面要放下沒必要的愧疚心理,家長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只是平常人。家長在孩子面前,無需永遠正確、成功、愉快,家長不要害怕對孩子承認錯誤。家長和孩子之間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鼓勵,相信從現在開始一切都會變好!            ————八六班朱佳慧媽媽

晚上,聽了鄭曉芳老師的講座後稍有感悟。我覺得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很多問題,要好好反思,我家孩子學習不好,關鍵學習不用功貪玩,對待學習我感覺是在應付差事兒。平時在家寫完作業沒事就拿個手機玩,爲這個我很生氣,經常罵她。她也不服氣和我吵。以至於我們現在一說話嗓門都大,像吵架一樣。這樣也起不到什麼作用。我覺得她都皮了。不怕我了。也可能是方法不對成績越來越不理想。我心裏真的是又氣又急。有時候氣的都不想管他了。我覺得鄭老師說的很對。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以後孩子哪裏做的不好,我要耐心的給她說,哪怕再生氣,也要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再跟孩子好好說。多跟孩子談談心。不管父母還是孩子有哪裏做得不對,對方都可以指出來。和孩子要像朋友一樣的和睦相處。儘量不和孩子吵架。從現在開始我儘量改掉以前不好的表現。想讓孩子變好,首先家長 就要變好,行動起來,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希望我們能在一起越變越好。    ———八六班鞏曉雅媽媽

這場突發的疫情讓孩子學習的中心從學校搬回了家中。家長們突然有了充裕的時間參與孩子的成長,隨着相處時間的增多,親子溝通問題也接踵而來,  不少平日裏的矛盾也伺機全面爆發。 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親子挑戰,家長和孩子在朋友圈吐槽太難了。當我們帶着焦慮,擔心憤怒的情緒去溝通時,場面變得更加不可收拾,在情緒中我們常常走向極端,很難保持冷靜與客觀。

今天鄭老師給我上了一堂很好的課,在教育孩子上我有很多的不足和問題,鄭老師讓我知道了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先找到自身的不足再去影響孩子,學會區分觀察和評論,避免和孩子的衝突 減少和孩子的矛盾。和孩子平等對待,留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八六班李壯壯爸爸

今天,聽了鄭嘵芳老師的在疫情下如何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感觸很多,孩子在家上了快一個月的網課,問題不斷,缺勤沒網孩子不認真聽課,不按時寫作業。鄭小芳老師說教養孩子沒有絕對的技巧。家長與孩子有相同和平等的需求。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面對熊孩子的漏洞百出。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比他更焦慮。就像鄭小芳老師說的,是我的控制慾太強。看到他離開桌子一會兒,我就覺得他走的更慢了。甚至星期六星期天的時間都不留給他。背書背單詞。只要他不離開書本,我的心就踏實了。往往結果適得其反。他更叛逆。表面上的言聽計從表面上的用功讓我很焦慮。靜下心來想想自己從來沒有給過他自由分配時間的權利。鄭小芳老師說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的生命來自於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爲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我卻把它當成我自己的附屬品。我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爲,給他充足的自由分配的時間。讓他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讓他真正得到放鬆,他纔會有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短視頻中孩子用百度搜作業的過程和我家孩子如出一轍。我不知道該慶幸還是苦惱。視頻中說他們這一代跟我們不一樣。我們應該高興會被拍死在沙灘上,因爲創造力是留給年輕人的。我不置可否,總覺得棍子最好使,孩子在學習上的投機取巧,應付差事總會讓矛盾升級。我的棍棒教育並沒有讓問題得到實際的解決,且不斷升級。聽了鄭小芳老師的講座,讓我找到了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不能一味的批評孩子,要適當的鼓勵孩子心平氣和平等的交流問題,解決問題,避免和減少衝突的發生。衝突是家長和孩子的成長機會。只有控制情緒纔會使我們彼此更快的成長。謝謝老師分享的各種方法。                      ———八六班趙子豪媽媽

今天聽了十二中老師鄭曉芳老師的心理講座,受益匪淺,深知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那種溝通、理解、尊重是多麼的重要!

  今年這個疫情讓家長和孩子同處一室兩月多,難免對學習就抓得緊些,這樣就出現了與孩子之間的矛盾,日積月累,孩子就特煩家長常用的幾句話:“作業做了多少了,還有不會的題嗎?網課必須認真聽,這樣你才能記在腦子裏,才能全面懂得”。我們大人因爲家裏鎖事,情緒上的激動,也會向孩子學習這方面發泄,給她真的帶來了煩燥的心。所以我一直主動和孩子溝通,調整溝通方式, 別那麼天天到晚逼喊她了。孩子也慢慢懂得了彼此之間的那種心態,相互理解,互相包容。除學習外,讓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親子之間關係的和諧融洽!愛她,給予鼓勵;愛她,相信她!我會和孩子共同成長!謝謝鄭老師精彩講座!

                                ———八六班張世陽媽媽

在這特殊時期,學校開展家長培訓講座真是一場及時雨緩解了我幾乎崩潰的大腦,如春雨滋潤了乾涸的心房,如春風漸漸理清了雜亂的情緒。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彷徨過,也焦躁過,也焦頭爛額過,老師在講座中舉的例子,也有自己的影子。我意識到我的不足之處,孩子們學習之時我們也要不斷的學習。每天不時的檢查上課,督促寫作業,我真正體會到老師比我們更辛苦。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會在最大努力控制自己情緒的同時也要積極安撫孩子煩燥的心情,也正如紀伯倫寫的我們只能給孩子愛,因爲他們有自己的思想,生命不會後退,也不會在過去停留。我們不斷的學習才能和孩子們一起快樂的成長,這講座開的太好了,感謝鄭老師!!!                ———八六班張嘉敏媽媽


今晚兒子學校組織家長,在網上聽了由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鄭曉芳老師的主講,讓我深受感動。

  通過老師講述在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之間在家中發生的各種矛盾,和因孩子而發生的家庭大戰,以及幾個實例聊天對話,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要想家庭其樂融融,首先家長是關鍵,家長要在任何情況下控制情緒,要和孩子主動溝通,交流,要引導孩子和其一起反思,認錯,並且在任何時候要給孩子留出一些時間,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孩子放鬆,要讓孩子學會思考,在家長壓力大等情況下,要處理好和孩子的關係,要互相尊重,和孩子成爲朋友關係。

  通過講座,使我們知道,要想改變孩子,先要改變我們家長自己,我們家長時刻要有健康的信念和積極的心態。雖然家長只是個平常人,不是超人,但要給孩子一個愉快,幸福的生活環境。

    讓我懂得,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就要愛他,相信他,愛他就給他價值感!

                                    ———八六班蔡嘉誠爸爸

說實話剛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來的時候,還感覺它的不真實。但是當社區的人員通知都必須待在家裏的時候,才知道疫情真的很嚴重。這麼多年從孩子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在家好好的陪過他。疫情期間也沒有覺得恐慌,就相信醫務人員肯定會把病魔打倒。在家那麼多天,最多和孩子發生的糾紛,就是你又在玩手機啦,你又在看視頻了。就像鄭老師說的那些特點都有。每當那個時候控制不住就要發火。那樣越來越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猜不透他的心思。聽了鄭老師講的課確實咱覺得自己也有好多不對的地方,以後遇到問題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學會換位思考。有時候就想不通,以前我們小時候條件這麼差,還是想要好好的上學,就是沒有錢,所以我初中都沒有讀。現在那這麼好的條件。家長們爲他想盡辦法創造一切條件,他們還是不好好的讀書,覺得特別生氣。現在想想也是不對的,不能把我們小時候的思想強加於給他們,因爲他們出生的時代不同。就像鄭老師說的我們是摸着石頭過河。以後要學着怎樣做好孩子的家長,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要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                        ———八六班趙坤鵬媽媽

     

         

      通過這場《疫情下,如何營造親子關係》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讓我知道了我們與孩子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有三點:

    (1)對疫情的焦慮、恐懼、失控

    (2)多重的角色容易情緒失控

    (3)被“好父母”的標準評價變得更焦慮。面對這些我們可以1.主動修復關係2.彼此反思3.商量後續調整方式。

在與孩子溝通時往往健康的信念比行動更重要,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家長。有時面對孩子要保持積極的心態,我們不是萬能的。

      通過這次鄭老師的講解讓我懂得了在疫情期間如何去和孩子交流溝通,也感謝所有的老師在網上細心的教導,讓孩子們在家也能學習!在此我想說老師你們辛苦了,孩子們讓你們操碎了心,希望你們的付出能讓孩子們收穫更多!

    最後再次感謝鄭曉芳老師的細心講解!

                                    ———八六班張婷婷媽媽

  當下,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本該重返校園的孩子們,不得不“宅”在家中,開始了揹着書包從臥室走到書房的居家上學時光。但隨着“宅”的時間越來越長,不少孩子難免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

  家長也有苦惱!孩子在家煩悶焦躁,不想學習只想看電視玩手機,家長當然着急上火!“我的眼中只有你”也有變化爲“越看越不順眼”的時候。

  通過鄭老師這堂課,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在這段時間裏我也發現我和孩子之間相處的各種小問題。我會努力解決。通過這段特殊時期的陪伴,大大填補了我曾忽視的親子關係,以後我要耐心地和孩子交流,認真觀察她成長變化的點滴。

                                        ———八六班麻睿媽媽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假期特別漫長。今晚庫爾勒十二中組織網上家長培訓講座,這堂講座讓我受益匪淺,在和孩子溝通方面做得很欠妥,更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是需要放下筆思考問題的,但我一看到總是吼罵。孩子問我某些問題的時候,我的嗓門也很大。好像和藹可親和我沾不到點關係。所以我和兒子的關係比較緊張。在這個長假期間表現的特別明顯。然而實際親子關係不良,溝通不良,與疫情沒有太大關係。主要問題在於我們家長不懂得和孩子溝通的技巧,親子關係的好壞是延續了現在存在的狀況,只是因爲疫情讓大家每天待在一起,這個問題就變得更突出。以後,我要努力改變與孩子的關係,多多的去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使親子關係越來越好!感謝鄭老師的精彩講座!

                                    ———八六班李帥媽媽

與家長們共勉:

父母的自我成長:

1、成長始於接納和欣賞自己。

2、愛自己的伴侶,經營好婚姻。

3、做好的榜樣。教育是自我管理,不是責罰孩子。

4、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5、有自己的生活和愛好。

6、保持閱讀的習慣。

7、鍛鍊好自己的身體。

8、秉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9、不斷學習新時尚新技術,與孩子有共同語言。

成長中的孩子們:生活讓我變得懂事起來,生活也讓父母變得蒼老了許多,看着媽媽臉上的皺紋和爸爸兩鬢的白髮不由得心疼起來,有時看着他們倆笑了,笑得如此地欣慰,原來他們是那麼那麼地愛我!

師語:不論經歷多少歲月,不論走過多遠路途,我都深深懷念那條路,它曾經引導我與你相遇。(整理於2020年3月14日凌晨1點4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