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01調經論篇(第1-2段)

卷十八

《黃帝內經》素問●繆刺論篇第六十三(第1-2段)

學習時間:2020年6月11日星期四

來源:道教之音整理作者:佚名時間:2012-02-21

【原文1】

黃帝問曰:餘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

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髒之次也。

如此,則治其經焉。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

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

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佈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


【譯文1】


黃帝問道:我聽說有一種“繆刺”,但不知道它的意義,

究竟什麼叫繆刺?


岐伯回答說:大凡病邪侵襲人體,必須首先侵入皮毛;如果逗留不去,就進入孫脈,再逗留不去,就進入絡脈如還是逗留不去,就進入經脈,並向內延及五臟,流散到腸胃;這時表裏都受到邪氣侵襲,

五臟就要受傷。這是邪氣從皮毛而入,最終影響到五臟的次序。

象這樣,就要治療其經穴了。

如邪氣從皮毛侵入,進入孫、絡後,就逗留而不去,

由於絡脈閉塞不通,邪氣不得入於經脈,於是就流溢於大絡中,

從而生成一些異常疾病。邪氣侵入大絡後,在左邊的就流竄到右邊,在右邊的就流竄到左邊,或上或下,或左或右,

但隻影響到絡脈而不能進入經脈之中,從而隨大絡流佈到四肢;

邪氣流竄無一定地方,也不能進入經脈俞穴,

所以病氣在右而症見於左,病氣在左而症見於右,必須右痛茨左,

左痛刺右,才能中邪,這種刺法就叫做“繆刺”。


【原文2】


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


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

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

故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譯文2】


黃帝道:我想聽聽繆刺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的道理是怎樣的?

它和巨刺法怎麼區別?

岐伯說:邪氣侵襲到經脈,如果左邊經氣較盛則影響到右邊經脈,

或右邊經氣較盛則影響到左邊經脈;但也有左右相互轉移的,

如左邊疼痛尚未好,而右邊經脈已開始有病,

象這樣,就必須用巨刺法了。

但是運用巨刺必定要邪氣中於經脈,邪氣留脈決不能運用,

因爲它不是絡脈的病變。

因爲絡病的病痛部位與經脈所在部位不同,因此稱爲“繆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