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硬盤安裝Ubuntu雙系統及Android開發環境搭建

這是我的第一篇文章,希望能從此開始能夠養成寫博客的習慣,對自己的思維有個整理的過程,做一些技術的積累吧。

最近才安裝雙系統,以前都是在虛擬機上運行,覺得速度上完全跟不上,影響工作效率,所以就開始了雙系統的路程,自己也是第一次從硬盤安裝,走了不少彎路,在這裏記錄下來,以後再搭建環境的時候也不會有這些問題了。

步驟如下:(這些網上也有很多帖子,我這裏只是針對自己出現的問題進行一個總結)

在安裝前建議對系統盤分出一個區,把這個分區用來安裝ubuntu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刪除這個分區就能看到一個空閒的分區

1.首先在windows環境下下載grub4dos,將下載後的壓縮包解壓,將解壓後的grldr和menu.list兩個文件拷貝至C盤根目錄下,然後修改menu.list,在末尾添加以下內容: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0.04.2-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鏡像文件名字不要寫錯)

   initrd (hd0,0)/initrd.lz                                          


2.修改C盤下的boot.ini文件

    默認是看不到的,可以在運行中通過命令打開,我的方法比較土,直接在工具——>文件夾選項——>查看中將所有系統文件均顯示出來,就能看到boot.ini

    修改boot.ini文件的屬性,把只讀隱去,然後在該文件末尾換行加上C:\grldr="Install Ubuntu 10.04.2"(可隨意寫)


3.將以下文件和文件夾均拷貝至C盤根目錄下

    ubuntu鏡像文件,鏡像文件中的.disk文件夾(這個文件夾感覺也用不上,沒有的時候照樣能夠安裝),鏡像文件中casper目錄下的initrd.lz和vmlinuz(這兩個文件得和menu.list中的名字一致)


4.然後重啓系統選擇在boot.ini文件中寫入的選項“Install Ubuntu 10.04.2”進入Ubuntu的liveCD模式


5.卸載/isodevice掛載點
   通過硬盤安裝Ubuntu,系統會自動掛載iso所在的分區,此處爲C盤,在/isodevice目錄下可以看到C盤的所有文件。
   如果直接安裝Ubuntu,會有:不能卸載/isodevice掛載點的提示,導致安裝失敗。因此必須首先卸載/isodevice掛載點,在終端中輸入:
  

    sudo umount -l /isodevice
    此時,可以到/isodevice目錄查看一下,如果目錄爲空,則卸載成功。

  

6.雙擊桌面上的安裝圖標就能進入安裝過程


在安裝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說明:

1.時區:這裏一般都是上海或重慶,如果選擇其他的時區就會在系統安裝成功後安裝軟件的下載點和系統語言都是那個地區,個人建議還是選擇上述兩地,免得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2.是否聯網:有人可能在系統安裝的時候覺得進度特別慢,這有可能是你在聯網安裝過程中會下載一些更新導致,建議斷開網線,更新可以在安裝完成後進行

3.如果是高級分區,會有需要指定swap,這個相當於一個虛擬內存(2048足以)


接下來將修復windows啓動項丟失的問題

1.sudo update-grub

2.sudo gedit /boot/grub/grub.cfg

在其中修改set default="0";和set timeout=10兩項:

前面代表默認的啓動項,查找各個menuentry項,其序號是從0開始累加的,通常情況下,我的Windows是“7”;

後面代表的是系統的啓動等待時間,自己可以修改

但是這個好像不是太靠譜

這裏不要以爲將windows系統的menuentry項放在第一個位置就可以,這樣子做過之後會導致重新啓動的時候找不到啓動項,需要命令行啓動

grub命令如下

root (hd0,7) 
kernel /boot/vmlinuz-2.6.xxx root=/dev/sda8 ro quiet splash 
initrd /boot/initrd.img-2.6.xxx 
savedefaul

boot 

這裏的節點和版本自己選擇,這樣就能重新啓動系統再sudo update-grub


重新啓動系統解決問題


搭建Android開發環境:

建議不要從系統的軟件中心安裝Eclipse,有時候會因爲版本問題,導致以後的下載問題

1.從oracle官網下載JDK,接下來:

   chmod +x jdk-6u33-linux-i586.bin

   ./jdk-6u33-linux-i586.bin將會把JDK 解壓到當前目錄


2.下載Eclipse Classic 4.2,將其解壓到指定的目錄下


3.配置環境變量

   gedit ~/.bashrc   在末尾加上以下內容

#set java environment
export JAVA_HOME=/home/tj/jdk1.6.0_33
export JRE_HOME=$JAVA_HOME/jr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RE_HOME/lib:$CLASSPATH
export PATH=$JAVA_HOME/bin:$JRE_HOME/bin:$PATH

4.此時在解壓目錄下雙擊eclipse可執行文件發現報錯

A 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RE) or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
must be available in order to run Eclipse. No Java virtual machine
was found after searching the following locations:
/opt/eclipse/jre/bin/java

此時只需要將JDK目錄下的jre目錄拷貝一份至此目錄下就能解決問題


5.創建eclipse快捷方式

在桌面右鍵create launcher  選擇eclipse圖標及eclipse命令路徑,直接ok

6.下載android sdk並解壓,相應如上配置環境變量
#set android environment
export ANDROID_SDK_HOME=/home/tj/android-sdk-linux
export PATH=$ANDROID_SDK_HOME/tools:$PATH
export PATH=$ANDROID_SDK_HOME/platform-tools:$PATH

7.下載ADT,Help——>Install New Software——>Add

ADT - http://dl-ssl.google.com/android/eclipse

然後就是直接next

8.Window——>Preferences——>Android選擇SDK路徑

9.下載並創建模擬器


這裏就大功告成了,有點大概


chrome運行報錯

這裏還有個小問題,就是在Ubuntu上安裝chrome後以根用戶運行時報錯,這裏有個簡單的解決方法

在桌面上創建chrome圖標,右鍵屬性將command改爲opt/google/chrome/google-chrome %U --user-data-dir=/root/chrome

再運行就可以了

-----------------------------------------------------------------------------附加內容-----------------------------------------------------------------------

最近換了臺電腦,安裝Windows7旗艦版64位,安裝成功後自然是需要安裝ubuntu雙系統,按照以前的方式來安裝發現有很多地方不一樣,在這裏記錄下來

方法一:

百度過程中網友說明Windows7目錄C盤雖然沒有boot.ini文件,但是啓動過程中還是能夠識別這個文件,在C盤根目錄下添加boot.ini還是可以進入引導項

文章鏈接(這種做法要注意的是XP系統C:\grldr="Install Ubuntu xxx“,拷貝的是grldr;Win7系統C:\grldr.mbr="Install Ubuntu xxx”,拷貝的是grldr.mbr)

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在我的電腦不起作用,可能windows7的啓動方式確實不一樣,因此放棄了這種做法!

方法二:

1.下載安裝EasyBCD-2.2

2.打開EasyBCD,按照圖片中的順序操作(本來第3步的地方是“安裝”,我的已經安裝好了,所以是刪除)

 

3.在彈出的menu.lst文件中加入以下內容

title Install Ubuntu 12.04
find --set-root /vmlinuz.efi
kernel /vmlinuz.efi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2.04.2-desktop-amd64.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initrd.lz

這裏需要說明下:(1)vmlinuz.efi文件是新版本ubuntu鏡像casper目錄下的,老版本是vmlinuz,這裏要相互對應,包括鏡像名稱

                             (2)之前這段話也是和老的方式一樣(hd0,0),但是進入啓動項安裝報錯,提示File not found,懷疑和Win7分區有關係,硬盤第一分區是保留的100M系統空間,然後通過grub find指令查找vmlinuz.efi文件所在的分區才成功安裝

4.將ubuntu系統鏡像拷貝到C盤目錄下,並且將將鏡像中casper目錄下的vmlinuz.efi和initrd.lz提取到C盤根目錄下

5.重啓系統進入NeoGrub引導加載器安裝系統

6.安裝過程中如果自己選擇分區大小,我的情況如下

    /    20G

    swap  2G-4G

    /opt    /home對分剩下   喜歡將軟件放到opt下

7.其它的和以前還是一致

8.安裝完成後運行EasyBCD,同樣的方法下刪除NeoGrub啓動項,刪除C盤下的Ubuntu鏡像和vmlinuz.efi和initrd.lz文件。如果想修改Windows爲默認啓動項,可以通過修改grub.cfg配置文件(set default),然後執行sudo update-grub命令

 

如何卸載Ubuntu系統

如果想卸載ubuntu系統,不能直接刪除ubuntu分區,因爲負責引導雙系統啓動的grub是在ubuntu分區,刪除分區後,兩個系統引導都會找不到

可以通過DiskGenius軟件實現

 

重建主引導記錄(MBR),操作成功後重啓電腦,就可以刪除ubuntu。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