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和麪具

口罩和麪具其實是兩件東西。

但在有的時候也可以是一回事。

比如現在我們每天出門都要戴上口罩,以防止新冠肺炎病毒的入侵,其實這就具備了防毒面具的功能。就是說,口罩和麪具在有時候都是爲了防毒的。

一件一件的說吧,有人說口罩起源於祭祀宗教(這還是和麪具差不多了),有人說口罩起源於宮廷,說是馬可波羅記載在古代元朝有一種叫”娟巾”的東西,有絲綢和黃金的成分,是爲了防止侍者的氣息,不要傳導在給皇帝送上的飯菜當中。

這樣的說法年代過於久遠,考究起來意義並不是非常大。到了現當代,口罩的功能被逐步的固定下來,大家普遍認爲口罩和醫療衛生有關。比如電影裏的白求恩大夫,做手術時就是帶着口罩的。而我們到醫院裏去,看到醫生和護士戴着口罩,那是一種鮮明的職業特點,甚至是工作服的一部分,戴着口罩的人是有一種職業給人帶來的優越和使命感的。而不戴口罩的普通人,看着戴口罩的醫生,會由衷的產生一種對專有知識和技術敬重的感覺,當然這裏也有幾分納悶,他們戴着口罩,不憋悶得慌嗎。

而那時,比如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在民間平時也是有戴口罩的人,這些人包括生活的比較精細的女士,也包括一些比較仔細的、注重衛生的男士。那個年代有那個年代的特點,別說口罩了,比如在很多機關單位,在樓道或者茶几兒下面,都有”痰桶”的設置,馬三立的相聲講衛生提到這種用具還特別說到”痰桶有蓋兒”,確實人們把痰集中吐在一個搪瓷的桶裏,加上一個蓋兒好像還是更好一點兒,不然就更荒唐了。那個年代手絹兒也是個必備的衛生用品,現在只剩下情懷了。這些都不展開說了,還說口罩,口罩其實還具有防寒功能。有句俗話叫做小孩兒的屁股老頭兒的臉。”意思是說人的臉天生不怕冷,其實也不盡然,腦袋上有棉帽子,耳朵上有耳罩兒,臉也怕冷,所以冬天外出時,就戴上一個大口罩。我也帶過這種口罩,回想起來簡直很神奇。

記憶裏口罩再次出現在人們的生活,可能就是2003年的”非典”時期,好多人開玩笑說,一場瘟疫救了好多口罩廠。但比較起新冠肺炎的現在,那時候的口罩的數量還是小巫見大巫。沒有統計數據,但現在不戴口罩上街或者到一些地方去,甚至是一種違法行爲,整個國家的人要消費掉多少口罩,數字一定是驚人的。很多地方的很多人拒絕戴口罩,認爲不自由,或者認爲只有生病的人才要戴口罩,由此還發生了很多執法事件,這些必將都成爲有意思的往事。

由”非典”到”新冠”,前前後後還有”沙塵暴””霧霾”這樣和生態相關的新概念,雖然並不統一,也有人爲此戴上口罩。人們確實需要反思很多,生態環境和過去相比,還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而面具這種東西呢,和口罩雖然有一些相近之處,但不盡相同。現在意大利的新冠疫情也很嚴重,當年在威尼斯的舞會上,上層社會的男男女女,每個人都各自帶着漂亮的面具,面具是一種時髦的東西,能讓人產生很多幻想,面具也被叫做儺文化,和宗教信仰有關。面具古今中外都有,非洲的原始部落,川劇的變臉,京劇的臉譜,這些其實都應該算做面具,用布或者其他各種材質做成面具戴在臉上,或者乾脆在臉上塗抹上油彩,這都可能構成面具。

面具還有很多種類,比如工業上的,焊工在進行電焊的時候的面具,還有前文提到的生化戰中的防毒面具,還有江湖上的蒙面大盜所戴的,乃至包括現在時髦女郎(也有男人)夜晚睡覺的時候,臉上貼的面膜,細數起來就會越說越多,這裏也不展開啦。

把口罩和麪具聯繫起來,口罩遮住的絕不僅僅是口,至少是大半張臉。那麼在這個意義上說,把口罩叫做面罩似乎也可以,這樣進行一下代換,口罩和麪具就是一回事了。當然可以看出來,口罩的概念應該小於面具。或者是說,口罩也是面具的一種。

在2020年的春天,成萬上億的人統一戴上口罩或者面具,然後面無表情的出現在大街上,假想在未來的時候回憶今天,是一種何其壯觀的景象。這才發現,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需要看到對方的臉,需要看到對方的微笑,不管怎麼樣,戴上口罩還是一件很彆扭很新穎的表情。遮住了臉,就沒有表情,遮住了嘴巴,就沒有辦法表達。

防疫不能放鬆,口罩還要檢查。但已經有很多人把口罩往下拉,露出鼻孔。也有不少人從家裏走到了街上纔想起來,哎呀,今天忘了戴口罩了。口罩是面具的一種,口罩也成了一種道具,不戴上口罩就沒有辦法進行表演。

其實呢,臉本身就是一種面具,我們每個人都有喜怒不形於色的時候,我們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藏起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