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切不复从前


复学9天了,可用“兵荒马乱”来形容自己,这非同寻常的一周!也是终身难忘的一周!

为了复学,把原来三十几人的一个班级分成两个,而教师不增加,本来就繁重的工作就更重了。

复学首日,无条件接受一个非人道的课程表,还有一个烧脑的上课时间表。过去几年,相同的教学内容重复讲七遍已经快逼疯我,这些天遍数直接翻倍,而且全程戴口罩,我依然活着,实属偶然。每天吃完晚饭就困乏不堪,某人再也不攻击我熬夜了,长期的失眠也在上完第一天班自愈了。

紧张、焦虑、疲累一直伴随着我。不同教学楼的学生错时上下课,搞得我多次记错时间,走错班级,所以手机设有多个提醒闹钟。每半个小时要换班,也要N次看表。一堂课被分班教学弄得支离破碎,完不成教学任务,心急如焚,更增加了疲惫感。有个同事上完半节课直接回办公室,把下半节另一个班的课忘了......哈哈......

另外每天的带什么午饭也很折磨人,吃货不喜欢将就,所以绞尽脑汁让饭盒既简单又有营养。可是二十几年我都没有做早饭的习惯,偶尔为之还可,每天每天成为常态,真的做不到啊!买了个可爱的饭盒,装上食物每天拍照,多少有些动力,希望自己能坚持久些。更多的时候还得是包各种饭团将凑合了。多怀念饱受我诟病的学校食堂啊!

不出意外,下周七八年级开学,九年班型会恢复,真是件开心的事!我想学生们也会很开心。若大的教室,就十几个人,好朋友可能被迫分开,同桌的你咫尺天涯。上课失去了原来的气氛,我都感觉到那种迫人的压抑。所以学生发出了“并班了,我的青春回来了!”的朋友圈。

我的学生们可能到了七老八十还会给自己的儿孙们讲自己中考的经历吧,他们会说:

“那时的我们经历了人生中空前漫长的寒假,开学时夏天都快来临了,在家里上网课的我们错过了一整个春天。

那时的我们,看电脑和手机都要吐了,之前我们是多渴望天天和电脑手机打交道啊!

那时的我们,一度三十几人的班级分成了AB班,每节课半节听讲半节自习。A班听老师讲课时,B班自习,B班听老师讲课时,A班做题。老师时刻关注时间,怕过点了,搞得我们心烦意乱。

那时的我们午饭都带饭盒,吃饭时各种样式的保温桶同时打开,各色菜肴,都是妈妈的心思,场面怀旧而温暖。

那时的我们,课间得保持一米的距离,经常会有人因无意中的亲密接触而被老师严厉禁止。

那时的我们,一次性口罩变成N次性口罩,因为戴一次就抛了真的有罪恶感,污染环境还浪费钱。”

我希望,他们还对儿孙们这样说:“那时的我们很努力地为自己挣未来,很珍惜倾全校之力只为我们复课的机会,我们没有荒废时光,没有辜负自己!”

父亲在我二十年前曾说过,我们这代人的福享得有些过头了,老天爷不可能让你们就这样无灾无难地过一生。不知道父亲是基于怎样的人生经验得出的结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遭遇,今天我们正经历的一切是会写进历史,成为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它会像一战二成一样改变着世界,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一切可能回不到从前了,那份平淡和安稳。那就快些适应现在吧,勇敢地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那天在一个班上课时问学生,现在和抗战时的西南联大哪个更难,是飞机轰炸可怕还是病毒可怕?有的学生说现在难,病毒可怕。也许困难无法衡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灾难有各自不同的承受力,但情怀是一样的——弦歌不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