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官”的这些年

      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听父亲在我面前炫耀,他从小学到中学都是班长,没有一个学期落下过。虽然我将信将疑,但从母亲的口中我得到了证实。对于一个6、7岁的孩子来说,这种炫耀潜移默化的让我萌生了我也要当班长的念头。所幸的是,也许是得到了父亲的遗传,读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我便考了全班第一名,虽然只是在全班只有约30个学生的村办小学里。那个时候的老师似乎特别垂青成绩好的人,于是我顺理成章当上了班长。三年级下学期,我从村小“毕业”,参加中心小学的全学区考试,以数学100、语文99分几乎满分的成绩,又再次考了全学区的第一名。我记得四年级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任命我是班长,还特地将教室的钥匙交给了我——班长的权力之一就是掌管教室的门锁,但是每天早上要第一个到教室负责开门,可能这也是我最早意识到权力背后伴随着义务吧。

    四年级下学期,换了一个严厉的女老师来当班主任,虽然跟我一个姓,听母亲说和我父亲还算得上是家族的旁支亲戚,但对我丝毫没有半点照顾,似乎还有点偏见。在一次被抓到带头去河里洗澡,并全部被罚站到讲台,双手撑在黑板上把裤子脱了,每个人赏赐了20大板后,我被罢免了班长的职务。我第一次感受到被羞辱,更让我羞辱的是居然在被打板子的时候,几乎全班女生都埋下头害羞的不敢看,但全班最丑的一个女生居然偷偷擡头斜眼欣赏讲台上一排男生的屁股,那是我在提起裤子后转头看到一个带着好奇而嘲讽的眼神时发现。我被罢免班长后,降职“赏赐”了一个劳动委员的职务,负责每天监管值日生打扫清洁区和教室。就因为这次贬职,我在这个职务干了6年,一直到初中毕业,说起来也有一段记忆犹新的故事。

    五年级的班主任也是一位以严厉、苛刻著称的女老师,不知道是不是我天生有种让女人觉得我是一块干活的料的某种气场(此时恍然大悟,为什么现在老婆总是勒令我做家务),我又被光荣的任命为劳动委员。因为五年级的清洁区是扫全校唯一一座男女联通的大厕所,女厕所我肯定是不适合进去监工的,所以还配了一位女劳动委员。一起监工扫厕所的情分让我们二十多年来还一直保留着这种共甘共苦共患难的友谊,每次同学聚会都要互相调侃一番。按我的理解,劳动委员一般来说只需要监工的,但严厉的美女班主任认为监工的活有她就行了,实际上劳动委员就是带头干活的。厕所怎么洗的我就不一一描述了,我只是佩服我一如既往敬业的精神,感慨为什么学校当年不给我颁发一块劳模奖章。五年级结束后,六年级班主任是一位男老师,我以为我终于可以摆脱当劳动委员的命运了。结果,作为男厕所的常客,他平时就非常惊讶每天厕所能保持的如此干净,在多方打听后,在五年级班主任老师的推荐下,发现了我这块干活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奇材,于是光荣的再次任命我为劳动委员,不过稍感庆幸的是清洁区不再是厕所,而是学校大门及周边的马路。

小学毕业后我以全镇第一名考进了县一中,充分证明了劳动是有助于保持优异的学习成绩的,五体勤快和大脑敏捷往往是相依相存的——霍金是一个例外。在那个偏远的小县,能考上一中是非常不容易的,20几万人口的唯一一所重点中学,每一届只收2个班、100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去不少清北人复,不少人的名字还永远的镌刻在县城郊区文峰塔上的百年状元榜上。初一上学期在某次班干部竞选会上,我顺利的进入了初选,并且顺利的被选上了班委,在考虑班委分工的事情上,我的某一个小学同班一起考入一中的女同学再次成功补刀,给班主任说了我当年的光荣历史。我勒个去,我居然又被任命为劳动委员。(这里要解释下,虽然写这篇回忆时是各种哀其不幸,但我当年的心情是激动的,能被选为班委当上班干部在我深刻的心灵里面,是觉得非常光荣而神圣的)。当上劳动委员后,我聪明的脑子即刻发挥了作用,利用某次晚自习,我制定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积分制度和一系列奖惩措施并获得了班主任的认可,还专门在全班大会上宣布由我进行操作,从此一举解决了出勤率不高、积极性低下、纪律涣散的问题。此时回想起来,我初中三年劳动委员的任职履历堪称完美,也因此终于在读高中时,得到了班主任的擢升,任职副班长,分管文体、劳动、纪律。任职前班主任还殷切嘱咐,听说我在管理上点子很多,多想出一些创新的点子出来,协助好班长管理好班务。

    高一那年副班长的政绩和我的学习成绩一样,乏善可陈,好像也采取了同样的一套积分制度,但是收效甚微。高二分科后我选择了文科,分去新的班级,继续任副班长。丢掉了不感兴趣的物理、化学、生物后,我的成绩各科全优,几次全市联考都挤进前十。尤其是历史、政治、地理这些文科综合类的课程,基本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的最高分。也许是孔子“学而优则仕”的圣人言起到了作用,高三那年,老师为了树立学习的标杆,提拔我当了班长,主要的责任就是引领大家学习。老师不在的自习时间里,我都要坐到讲台上,监督大家学习。高考前夕,在班主任的授意下,作为全校1000多名学生中2个学生代表之一,我还光荣的向D组织递交了入党志愿书,成为了一名预备D员。

    大学后的经历,我就简单一笔带过吧。大一报到,最开始是在为期1个月的军训期间,辅导员任命我为军训临时负责人,负责监督大家早起出勤以及班级事务管理。我每天必须第一个起来,必须叫醒熟睡的室友,负责点名,负责跑步行军的时候喊口号等等。军训结束后,我顺理成章全票当选为班长,而这一年的班长基本我最辛苦的一次任职经历。大二后被选为社团会长,有了更多的事务,分身乏术,我便辞去了班长职务。大二一年大部分精力用于开展社团工作,大三后因为想专心考研,辞去了社团会长。

大学毕业后,当了一年中央企业总经理秘书,然后志愿去了湘西农村,当了2年大学生村官,后又回到中央企业,从事党建工作,先后任团委书记、办公室主任、党委工作部部长、支部书记及专员至今。

简单的罗列了下以上的自己的当官的履历,有以下几点感悟吧:

1.从父母那薰陶出来的“官本位”思想,在自己心里面很早就植入了一种当官是光宗耀祖、值得去争取的事情,父母的引导对于从小立志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结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按照“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的王门四训的理念,立志是第一位的。从这个思想来看,一个优秀的人,第一步是从小树立志向。

2.当官看似是一件荣耀的事情,其实背后要付出更多。现在的官并不好当,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没有一颗为民服务当公仆的心,光有想当官的想法,要么很难有机会当上官,要么当上了迟早也得下来。

3.在官场上,想要升职必须有过硬的业绩,更是要得到权威领导的认可。

4.当官是一门学科,不是一蹴而就,要长期的领悟和琢磨。在处理具体事务上,一定要有管理的思维,熟悉管理制度和架构,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

以上就是我当官的这些事儿,纯属工作之余闲聊。如对各位看官有启发意义,也不废我浪费写材料的时间,写下这篇又是带点儿回忆性质文章的良苦用心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