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清北家長們的分享盛宴


今天在2019級熱心媽媽們的組織下,有幸聆聽了往屆工大附中考入清北家長代表們的經驗分享會。

對於剛進入高中的我們來說,這些過來人的成功經驗可能在某些方面會讓我們這些家長和孩子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

這所中學有着優質的生源和無私的傳承精神。加入這個隊列之後只要你願意徜徉在知識的海洋,絕對會給你提供最大限度施展才華的機會。

在會場入口處有專門負責發座位號的熱心媽媽。整場分享會都是工大新高一自願報名參加的家長們,覈實班級和孩子的姓名後領號入座。

進入準備就緒的會場後,一位組織者媽媽說昨晚那些往屆的清北爸媽佈置好會場都凌晨一兩點了,今天又早早的過來。他們不要一分錢的報酬,只願他們的付出能爲附中有更多的孩子考入理想的學府盡一份力。我被他們這種無私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

今天坐到這個會場裏的三百多名家長心裏都明白,我們來聽這些大神的分享不是擔心孩子能不能過一本線(1200多名學生,工大高考600分以上900多人),而是想借鑑一下成功家長們的經驗,幫助孩子在未來的高考中能爲進入最高學府實現他們的人生理想少走些彎路。

分享會在預先安排好的節奏中有序展開。對於綜合評價、競賽途徑和正常高考的權衡大神家長們以他們過來人的成功經驗都給出了合理化的建議。

(一)

一位教中學語文的北大媽媽分享說,她的孩子出生在農村。小學所在的學校冬天生爐子還要孩子們從家裏帶引火的柴火,條件非常的艱苦。她說那時的孩子各方面能力跟城裏的孩子們沒法比。

在孩子初二時插班進入了工大附中。剛開始成績跟不上,封閉環境下長大的他語言表達能力也比附中的孩子們差,老師曾勸他回原來的學校就讀,不想看他那麼喫力的樣子。

他的媽媽權衡再三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到學校跟前陪讀。隨着對學校節奏的適應他的學習成績穩步提高,中考以優異成績進入了工大高中部。

高中伊始他被選進了物理競賽班。競賽這條路沒有想象的那麼好走,耗時耗力也未必達到理想的成績。他就是那個不幸運的孩子。

成績好的孩子在高二時被選進了集訓隊。一旦進入這個班型整整七個月都在研究物理這一門課程(搞其他競賽的選手也是這種模式),其他科目是沒有時間去顧及的,只有孤注一擲的等待最後的競賽結果。媽媽是最有發言權見證人,他看的到孩子的每一份付出。但結果出來的時候還是狠狠地給孩子和家長當頭一棒。他們沒有拿到獎項,這就意味着他們所有的付出失去了意義。

媽媽面對這樣的結果指責孩子當初不該那麼執拗的去學競賽。孩子不說話,把自己關到房間角落不喫不喝一待就十幾個小時,一連好多天都這個樣子,媽媽看到孩子這個樣子心都快碎了。她說那種心情就像正在被“凌遲”。我聽着了眼裏湧出了淚水,這完全有可能是我們這些衝競賽的家長和孩子在未來要面對的現實。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孩子背上了書包每天到學校去上課。因爲落下的課太多,班級考試好幾次都是倒數第一。作爲語文老師的媽媽爲了孩子的語文成績能快速提升,精心制訂了語文的學習計劃,按着高考試卷的出題模式給孩子分析各種題型的答題規範和技巧。講到精彩之處孩子讚許的對媽媽說:“這一部分您講的還真不錯!”媽媽聽了孩子的讚揚心裏也可開了花。

2018年這個孩子參加了高考,考出了675分的好成績。可他卻堅定地告訴父母,他的成績沒達到他自己理想的要求,他要選擇復讀。媽媽心裏很着急。自己找孩子談,找親戚朋友說服,跟孩子講復讀的風險有多大。可最後還是聽從了孩子的意願,他的目標就是北大。

又經過了一年的時間,2019年在孩子和家長的共同努力下考出了708分的好成績,如願進入了北京大學。

媽媽最後的分享是:孩子在比賽失敗的時候自己不應該那麼急躁的去指責孩子,他已經爲了自己的目標盡了最大努力。後來把自己關在屋子裏不喫不喝也是想盡快的從失敗的心境中走出來。他是躲在角落裏舔舐自己的傷口,想讓它儘快癒合。兒子用行動給媽媽上了一課,在挫折面前孩子比家長表現的更堅強。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爲了孩子和家長那份堅持背後的付出!

(二)

另一位上臺分享的是父親。

這個孩子2019屆被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他獲得的是第59屆國際奧利匹克數學競賽金牌。

這位父親很親和得跟大家分享了他家兒子學習中“開掛”的過程。他爸很幽默地說,孩子“開掛”是從五年級開始。至於“開掛”的原因先打個伏筆,先說這個過程。

五年級時他們經過孩子的同意報了奧數班,小升初是經過點考進入了工大附中讀初中。孩子三年初中的所有作業基本上都是在晚上放學之前在學校就都做完了,回到家就是做些他最感興趣的事兒。

他的時間意識特別強,百分之七十的精力給學校裏的學習,百分之三十給自己的興趣愛好。做事情的專注度非常高,他爸調侃說他玩遊戲都比一般人玩兒的好。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

初中時跟着一個機構學了兩年多的數競課程,在升入工大高中後的十月份就拿了競賽的獎項。

2018年獲得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金獎後,清華大學打來電話誠摯的希望他的孩子能到那裏去讀大學,並且說了兩個最頂級的專業可以選。那個專業按目前的情形來說,都是就職後年薪過百萬的崗位。就在接到清華電話的半小時之內北京大學也打來電話要提前錄取他的孩子。

孩子的父親更想讓孩子進清華,校方給的專業和就業前景都很打動這位父親。當他們夫妻跟孩子商量這事兒時,孩子卻說他不去清華,一定要去北大。

孩子跟他的父親說:“我要去北京大學的數學科學學院,我要去搞研究。只有這裏有這個學科,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也要建立數學學科的研究基礎上。我不相信中國沒有人才,不相信沒有人爲了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做研究可能會很清貧,但我願意堅持到四十歲。當我四十歲還沒有成果,著作中還沒有我的名字的時候我就放棄;去搞技術,搞技術我也沒問題的;退一步講,技術也搞不出名堂我就去辦培訓班,培訓班是很掙錢的。”這位父親聽懂了孩子的心意,他讀懂了孩子對數學的摯愛。決定遵從孩子的意願。爸爸很驕傲的說,這個孩子就是老天賜個他家的寶貝。

最後他爲大家解開了孩子“開掛”的原因。五年級之前他的孩子也是個學習很一般的孩子。孩子上五年級的時候,他正在籌備寫一本幾十萬字的書。孩子的媽媽是大學老師兼教研組組長,工作都很忙。每晚一家三口共用一張大書桌。爸爸每晚堅持寫幾千字的稿子,媽媽忙自己的教研任務,孩子忙奧數的多種解題思路。爸爸寫的稿子還經常讓孩子和妻子邊讀邊校對,孩子或妻子有困難的時候其他兩人也要騰出時間來幫助解決。他們還給這個學習空間取名爲:互助學習宿舍。

良好的學習氛圍影響了孩子,父親的書寫完出版後,孩子也完成出版了《數學無敵攻略》寫作。熱烈的掌聲不斷的響起,爲了家長和孩子的學習熱情。

這位父親還說,我們其實不是非要我們的孩子必須考進清華或北大。我們能接受一個平凡的孩子,只是我們不能接受不經過奮鬥的平凡。我們禁不住爲這位平凡而偉大父親再次鼓掌。

還有幾位歷屆的狀元媽媽分享了她們的寶貴經驗。雖然每個孩子的情況各有不同,但他們都一個和諧的家庭和頑強拼搏的精神。充滿着正能量。

工大這所中學用她厚重文化底蘊孕育了一屆又一屆優秀的學子,讓孩子在學到了文化知識的同時更多了一份家國情懷。多數孩子都願意留在國內讀大學,即便是後期需要出國深造他們最終的目標還是學成後回來報效自己祖國。包活清北家長們的經驗分享會也是得到學校領導們的大力支持的。

我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實也受孩子和這些優秀父母的影響在不斷的成長。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更高。有了這些過來人的經驗分享,在未來面對困難時候心態會更加坦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