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疾病焦慮當中,我們該如何緩解內心的恐慌?

在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的當下,我們可能很難和平時一樣,保持一定的理性和冷靜。尤其是當我們在面對一種未知的疾病,未知的結論的時候,我們內心都會有一種不安和恐懼感。這種感受是正常的,也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的功能,以便我們能更謹慎地去面對可能的風險,獲得更多的生存的可能。

但這種恐懼的心理如果長時間存在,或者過度恐懼,就可能會造成我們的身體的傷害,不僅不能保護我們,反而會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適度的恐懼和謹慎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是必要的,就如同現在,我們都會待在家中,避免外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來減少病毒傳播的可能。

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會在這種環境下,加重恐懼,甚至產生很多嚴重的軀體症狀,懷疑自己被感染,更可能產生諸如失眠、焦慮不安、無法抑制地上網關注各種信息,甚至感到悲觀失望等等。

做爲普通的大衆,我們在病毒流行的當下,該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恐慌?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緩解呢?

首先需要自己評估一下我們的狀態,是否因爲當下的疫情已經嚴重影響我們的生活,比如是否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睡眠,是否因爲焦慮而無法正常生活,是否每天都在網絡上搜尋疾病的信息?如果是這樣,尋找專業醫生的幫助非常有必要,可以採用藥物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改善睡眠。保持正常的睡眠對於一個人維持正常的生理狀態是重要的。

有研究表明,如果僅僅是睡眠剝奪,就可以出現頭昏腦脹,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明顯減退,情緒煩躁不安,易發脾氣,表情呆滯迷惘,有時甚至沮喪、壓抑,出現自殺念頭。有時還可能有幻覺,出現多疑、敏感、老是疑心別人想害自己等。所以維持一個良好的睡眠狀態非常重要,如果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睡眠異常,可以輔助一些助眠的藥物幫助改善。

另外就是如果我們既往已經有一些焦慮方面的基礎疾病,或人格特質,可能就會在目前的壓力環境下有所加重,比如本身就存在一些焦慮症、強迫症,在面對疫情的時候,這種焦慮和恐慌感就會增加,這個時候更是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生的幫助。

其次就是需要注意的是,因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主要的症狀是發熱、咳嗽、胸悶等呼吸道症狀,而對於一些有着焦慮恐懼的人羣也可能因爲情緒的緊張出現一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這些表現也可能和肺炎的表現相類似,比如胸悶、頭暈等等,甚至還可能出現一些低熱,軀體的症狀往往又會加重內心焦慮感和恐懼感。那麼該如何判斷是否是因爲感染疾病還是內心焦慮恐懼所致呢?

首先要明確新型病毒性肺炎和其他傳染性疾病一樣,必定需要傳染源,如果沒有明確地接觸傳染人羣,沒有到過疫區,那麼可能性是不大的,做好個人防護和清潔,不到人羣多的地方,是可以減少感染的可能。當我們有一些軀體的表現時,可以根據情況做初步的判斷,不急於認爲就是感染,也可以通過尋求專業的醫生來判斷,在沒有依據證明感染的時候,學會放鬆減緩焦慮非常重要。比如不過度沉迷網絡上刷各種消息,不過多關注自身的症狀,學會正念冥想、轉移注意力,專注與做一些簡單的事情,比如畫畫、做清潔等等,都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內心的平靜感。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需要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當我們處於恐慌當中的時候,學會覺察恐慌背後是什麼?心理學認爲,人的情緒來源於對事情的看法和認識,而非事情本身。不是疾病本身造成我們焦慮不安,而是我們對疾病的認識和看法讓我們恐懼。

在我們經常接待的艾滋病恐懼的來訪者當中,他們經常會恐懼日常生活的接觸,儘管他們知道日常生活並不會傳染疾病,比起艾滋病,其實很多疾病的死亡率、傳染率、甚至致殘率都高很多,但爲什麼單單恐懼艾滋病呢?如果深入瞭解,我們會發現他們恐懼的背後,其實是對艾滋病的認識和看法,因爲某些不當的行爲,或者自身對艾滋病的污名歧視,纔是他們恐懼的真正原因。愧疚、羞愧、無法面對社會朋友的歧視、無法面對家人的期待是他們在諮詢之後才慢慢意識的真正的原因。

前不久一位艾滋病恐懼患者這樣告訴我,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可以談論的疾病,也可以得到政府積極救治的疾病,目前疾病的死亡率並不高,沒有什麼好恐懼的。

所以當我們身處疾病焦慮當中的時候,或許可以靜下心來,好好詢問一下自己真正恐慌的是什麼?是恐懼死亡?還是對家人的責任?還是其他?在覺察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我們或許可以看到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並且還可以在難得的困境中發現新的意義。

可能我們過去在每天繁忙的工作中都曾希望有一段屬於自己的時光,讀幾本自己喜歡的書籍,看幾部喜歡的電影,學習某一種技能,這些在過去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讓我們無法完成,而現在,當我們宅在家中,正好可以完成這些願望。

我們和親密的家人在過去可能沒有時間和機會交流,而現在當我們每天在一起的時候,可以有充分的時間去交流溝通,我們不急於忙於工作,可以一起做家務,一起和孩子游戲,這正是難得增強親密關係的時機。

當然,危機時期,人們之間的幫助和相互的鼓勵尤爲重要,社會的支持能夠提供給人們強大的信心,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內心也有一種力量感。無論是戰鬥在一線的醫務人員、志願者、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用自己的行動表明,我們是有能力有信心戰勝困難的。即便是宅在家中的大多數人,也是在爲疫情的減少做自己的貢獻。

相信在全國人民都在努力下,儘管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完全控制,什麼時候找到可以治癒的藥物或疫苗,但是至少現在我們可以做到的是好好按照要求不傳播,不添亂,利用這個時間做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放鬆心情,重新看待我們過往的生活,重新計劃未來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