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女性的时代:我的孤单,我的自我》

适龄未婚女性总是被冠以“大龄剩女”这种带有歧视的字眼,被迫相亲或者恨嫁。这四个字搁哪个女孩身上,她能一身轻松呀?我有个朋友,一直没有男友,早就过了生育的最佳时期。我们问她着急吗?着急就得想办法和一些异性看对眼儿,但是人家真的是一个人玩得很开心,她爹妈确实也很着急,但是都单身这么多年了,不就是希望等到那个对的人吗?所以她还在等。我推荐女性看看这本书,单身女性可以看看,能帮助自己放平常心,毕竟有那么多人都单着呢,甚至主动选择单身(就是有不错的对象,想和她结婚,她不乐意)。

首先让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女性角色在单身的时候魅力四射,一旦嫁做他人妇,突然就没了自己的声音?一旦走进婚姻的大门,女性似乎就只剩下锅碗瓢盆、洗不完的脏衣服、随后再加上喂养孩子和开车接送,像经济独立,自我成就与已婚女性无关。有部电影叫做《塔莉》,查里兹·塞隆这样的人间尤物,在里面饰演一位结婚后不断生孩子的典型家庭主妇,她非常努力的照顾好自己和孩子,但是繁重的家务和走形的身材以及看不清的未来拖垮了她。最后出现幻觉,在幻觉中,她依然魅力四射,脸庞犹如花蕾般迷人,而现实是彻底的反面。单身女孩看了这部电影恐怕很难一身轻松的走入婚姻殿堂,就像书中有位女性因为预见到了未来洗不完的锅碗瓢盆,吓得直接拒绝了递过来的求婚戒指,因为在婚姻之外,她的事业正处于上升期,一个新的升职空缺正在等她,而她觉得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才是让自己真心投入的根本,而婚姻并不一定在幸福之列,甚至婚姻会断送她的前程。

一、单身的数量以及变化的原因

在美国单身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2009年美国已婚女性比例已经降至50%以下,34岁以下无婚史的程建人占46%。35岁-44岁已婚女性从1960-1970年的87%下降到了现在的73%。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记者塔纳西斯·科茨(Ta- a-Nehisi Coates)曾明智地评论说:“人类是逻辑动物,通常善于识认自己的利益。不管我们听到别人说了什么,女性大都是普通人类,如果她们现在不愿意结婚,那么很可能是,她们觉得婚姻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增加她们的利益了”

二、具体是哪些因素让女性单身

在美国这样一个追求平等的国家,早在50年代,就多次讨论女权主义和妇女利益的合法性,女性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政治中心,反过来,她们也影响着女性独立的进一步增多。尤其是在大城市,单身女性有了更多元的发展,她们可以主动选择单身。越来越多的女性发现,身边缺少男性不会影响她们的生活质量,遇到问题,她们也可以找聊得来的女性朋友帮忙,当然,这其中有纯粹的友谊,也有女同性恋的情况。总之,女性已经离传统的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结婚生育的要求渐行渐远。

三、单身女性的生活状况

有数据表明330万的最低收入人群中,将近50%是单身女孩,其中单身妈妈的失业率更高,导致这一问题主要是种族歧视和等级观念。更加糟糕的情况是,很多女性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伴侣,会陷入性滥交等不健康的性行为中,生出的小孩也不知道父亲是谁,再加上收入低,为了养活孩子和自己,不得不从事繁杂的工作。那些高薪的单身女性,希望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如果想要小孩的话,她们也完全能够支配高额的费用来采取冻卵手术,以期日后孕育自己的孩子。

总之,女性的单身生活并不是简单的或好或不好,有的是主动选择单身,有的也在期待爱情,有的发展同性间的恋爱。在很多人眼里独身甚至是自由、自私、幼稚和古怪的同义词。但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单身,这个趋势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愈演愈烈,尤其是发达国家,现在很多发展中国也会有相似的情况出现。用《欲望都市》的台词给单身人士一些提醒——人们把你的人生看作是富于魅力的威胁,总要好过他们认为你过着悲伤和独孤的生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