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雨中呼喊》——餘華筆下的人物是沒有幸福的。

這是餘華的作品,他比較有名的作品是《活着》,內容沉痛,揭露了人生的艱難,以及不停被壓垮的無力感。這本《在細雨中呼喊》,就如同書的名字,人被淋溼在細雨中,猶如大部分的生活,艱難、渺小、毫無方向,男主人公孫廣林以一種不被關愛但又無所謂的態轉展自己原生家庭和領養家庭,努力的活着,慶幸不至於像傾盆大雨奪走他的一切希望。他是一個講述者,書中的生活片段很少是以自己爲中心,就算是弟弟的死,他也覺得自己的出場會引起父母的反感,於是默不作聲,生活彷彿從沒真正邀請他進入,他似乎也不爭取什麼。書中唯一次感動來自領養家庭,領養他的母親相信孫光林沒有在學校撒謊,因爲之前已經用放在窗邊的5交錢試探過他了,然而就是這樣給過他溫暖時刻的母親,在丈夫死後,讓孫光林幫她踏上回孃家的旅程,轉瞬就把孫光林扔在了原地。


孫光林的親爹和養父都背叛了自己的妻子,我的理解,在那些出軌代價很小,比如代價只是愧疚感的情況下,男性更傾向於滿足自己的私慾,對女性缺少尊重,因爲女人是依託他們而存活的,女性只是爲他們生兒育女、相夫教子的工具,所以這個角色是誰來扮演意義不大。而都市中,雖然出軌的事情也有,但是代價要大很多,除了家庭的毀滅,財產的損失,更可能帶來人生軌跡的徹底改變,因爲很多女性不再純粹的依附男性,而是越來越平起平坐,當妻子在家裏的角色不可小覷,男性對出軌的代價大大增加。

很多讀者覺得這是餘華的自傳,真實到讓人相信這些故事實實在在就發生在餘華身上,而餘華只是創造了孫光林,用他來講述這些故事。

我想起父輩的生活,貧窮又多子,聽說,爺爺奶奶僅僅喜歡其中的幾個孩子,他們聽話又好學,剩下的孩子無非是當做幫忙養家掙工分的一份子罷了。家庭貧困就不配得到愛嗎?不是配不配,是愛有代價,老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生活的苦難,讓他們的心腸也變得硬了起來。那些喫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長輩甚至無暇爲早夭的孩子傷心,每家都在不停的生孩子,每家的孩子都有早夭、意外或者天生殘疾的情況。這在現在是不可想象的,我們只有1-2個孩子,不論貧窮與否,我們都盡全力的愛護和撫養,無論哪種意外發生在我們身上,對一個家庭都是致命的打擊。

《在細雨中呼喊》的孫光林,被收養家庭拋棄,最終決定回家,和自己那位不受待見,被期待儘快死去的爺爺一起到了家門口,而此時看見家中火光四射,火苗裹挾着屋子在細雨中搖曳,沒有人關注孫光林的迴歸。好在日日艱難,終於回到家中,有一屋檐可棲身,不至淪落到到在狂風暴雨中沒方向的亂跑。愛的反面是什麼,不是恨,是冷漠,這就是孫光林未來的生活,他走在和愛相去甚遠的人生路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