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重新選擇,還是愛的深刻。 第一章 現實與夢想 第二章 自我與救贖 第三章 偏執與信仰

我不是一個玩遊戲走心的人,對於遊戲,更多看的社交屬性,直到遇到一些觸及靈魂的作品。


第一章 現實與夢想

第一部是《To the Moon》,起初也是不甘心看中文字幕版的解說,就下了英文版的來玩,手殘屬性下,必然又被遊戲環節的設計逼瘋的時刻,卻也在耄耋老人重改自己人生的道路,放棄所愛之人、以達到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時潸然淚下。

終歸還是治癒系吧,用一種宿命論和完美論的方式告訴我們,你追不追求自己的夢想,愛你的人、你愛的人都還是會在你的生命中出現。

不管是To the Moon這首還是For River那首鋼琴曲,因爲愛情的曲折纏綿也罷,因爲追逐夢想的歡欣鼓舞也好,鼓勵着我們去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也安慰着我們最愛的人不會離開。

剛好同時期國內上映《你的名字》,這一段時間,宿命論各種刷屏。

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

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羅伯特·弗羅斯特《未選擇的路》



第二章 自我與救贖

有那麼一段時間,對遊戲的感覺又歸於平淡,Freebird Game發佈的《Finding Paradise》出現在視野中。老規矩:買票、上車、送眼淚。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未向塵世外望一眼。

                                                            --劉慈欣《三體》

一生說長不長,說孤單不孤單。在這段有限的歲月裏面,我們身邊的親人、友人甚至愛人來來去去,大多時刻我們歡笑着、痛哭着、奔波着、穩定着。可是,總有那麼幾個時刻,我們忽然跳脫出這個世界,有的人外觀這個世界去追求夢想,而有的人卻靜下心來選擇了內觀自己的角落陰霾。

我們按照“要求”,長成了大人希望的模樣,認真讀書、找一份穩定的工作,找一個愛人,生兩個小孩,養一條大金毛,每日微笑地面對這個世界給你的工作任務、課後作業、滿地狗毛,兢兢業業不知疲憊地走着。

那麼自己呢?

那個年少時,缺少勇氣時,爲自己加油打氣的夢想少年。那個在小鹿亂撞時,慫恿自己去表白的小惡魔姑娘。那個想爲了so-called nothing,想拋掉一起去流浪和漂泊的人。就被我們慢慢慢慢越丟越遠,直到我們都快要忘記TA的存在。

人生的最後時刻,我們把這一生像播放一個90分鐘的電影一般,把那些key points拿出來走一遍,或喜或悲。鏡頭拉到從前,才發現那裏彷彿有人住過的痕跡,恍然間。我們想到了自己曾經的陪伴。

有的人天生開朗、樂觀、自主、積極,他們如同小太陽一樣去照耀着這個世界。

有的人用盡所有的力氣,甚至要不停地鼓勵自己才活成了這個社會“要求”的樣子。

他們一生都在掙扎着做自己還是不負他人。直到歲月的盡頭,也才發現,年少時對自己鼓勵的人,也不過是要自己幸福和快樂。所謂的活成這個世界“要求”的樣子又何嘗不是TA想讓自己幸福快樂。

遊戲中,男主在妻子額頭深情的一吻,和這個世界和解,也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完成了自我救贖,也和自己的生命永遠說了再見。



第三章 偏執與信仰

The fastest way to lose love is to hold it tightly, the easiest way to keep love is to give it wings.

這是事實麼?不一定。

這只是一個觀點。關於一個觀點,我們無條件的相信着,那麼就可能走上偏執或是信仰的道路。一切都歸根於我們最相信的那個東西。

相信“無我無花”、“我思故我在”的人我們叫他唯心主義者。

相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人我們叫他唯物主義者。

甚至還有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等林林總總。當然我們還不忘記宗教、哪怕還有那些邪教。

他們的共同點是堅定地相信着SOMETHING。堅定不移、不離不棄。

區別就在於他們到底相信的是什麼。

都是把自己的生命dovote給了自己視爲珍寶的人或者思想或者物化的概念。卻各自經歷着不同的人生,也獲得了不同的評價。

初初提到《還願》和宗教相關,還以爲不過是許願、還願的套路,加上驚悚的劇情。可能這裏玩過《返校》的人已經要開始不忿了。海涵。

驚悚電影只看過《致命ID》和《紅色高跟鞋》的人,以一種不服氣和探索的心理雲通關的劇本,換了個規矩:上車、送眼淚、補票。


(怕劇透的人快下車)

我最深的憂愁,被你折成花。

                                                        --《還願》

相信愛情的時候,女主和男主走到了一起,郎才女貌。

相信臉面高於一切的時候,男主憤憤不肯接受現實,仍在貧困的生活中維持着驕奢的生活。

相信大男主設定的時候,男主不理智地否定妻子也是家庭一份子,要爲家庭奮鬥。

相信何老師的時候,男主不肯睜開雙眼去客觀對待女兒的病因,反而葬送了女兒的生命。

相信慈姑觀音、泡蛇酒可以拯救生命時,男主獻祭了自己的光明、語言,只爲女兒無憂地生活、痛快的歌唱。

相信一切會有好轉的時候,女主艱難維持,步步阻攔。

相信這一切已經無法挽回的時候,女主黯然離開。

相信我愛粑粑、粑粑愛我的時候,美心再如何也是多次原諒了粑粑遲到或者是缺席的陪伴。

相信愛和陪伴就可以把自己的病治好的時候,美心用粑把的最深的憂傷折成了最美的花。

相信我們要彼此永遠陪伴的時候,即使命喪你手,仍然來世還願回到你的身旁。

就這樣,偏執也好,信仰也罷。我們在這個塵世間看到事實、進行解讀、而後就堅定地向前走着。

願你有緣,找到自己的美心。

願你懂得,去寶貝呵護這份心意。

願你堅持,無怨無悔。

                                                                                                                  2019年2月23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