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有理想的程序猿

我想,程序員只是一個代名詞,我們是一羣愛IT的人,希望通過自己的技術改變世界的人,我們是一羣熱愛生活、熱愛世界的人。(藍色文字皆爲Troy註解)


作爲程序員,要取得非凡成就需要記住的15件事。


1.走一條不一樣的路


在有利於自己的市場中競爭,如果你滿足於“泯然衆人矣”,那恐怕就得跟那些低工資國家的程序員們同場競技了。


“走一條不同的路”,“走自己喜歡的路”從來都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條件,但是更爲重要的是,選定的一條路,一定要好好地、堅持地走下去。與其他半途而廢的人來比,我們就是笑到最後的人。


2.瞭解自己的公司


以我在醫院、諮詢公司、物流企業以及大技術公司工作的經驗來看,這一點所言不虛。


不同公司的運營模式差異極大。如果你理解企業的運營模式,那你就不一樣了!在這家公司中(或者對客戶而言),你是參與業務運營的資產,你的工作能直接產生效益!


如果一個人能夠在他/她喜歡的公司工作,還用得着努力地去重新瞭解它嗎?某種程度上我們喜歡某家公司的原因恰恰是我們喜歡它的運營理念。


3.與最優秀的人爲伍


很早以前,我喜歡打籃球,被分配到一個水平比較高的隊裏。一開始適應的確很困難,但環境的壓力越大(重大比賽),我的長進也就越明顯。


每個領域其實都一樣:你周圍人的水平(以及對你的期望)越高,你就會變得越優秀。


謝謝你們,我的一起學習、一起參賽、一起討論、一起走過同伴們,是你們讓我變得優秀。


4.製造差異


每年學習一門新編程語言。爲什麼不呢?不斷嘗試新事物,你關注的技術種類越多,腳下的路就越寬廣,你的職業生涯就會日新月異。不知道幾年後Java的趨勢如何?那就學習Clojure。學Ruby還是Python?這兩種語言都可以試試啊。然後你才能知道哪種語言更適合某個特定的項目。看,掌握的語言多了,才能在需要的時候信手拈來吧。


趁着我們還年輕,抓緊時間吧。


5.畏懼,是最大的敵人


還是直接從書中摘一句吧:“在畏懼中做出的職業規劃,很可能會讓自己後半輩子就一直被‘圈禁’在小隔斷裏,永遠不會有創造明天輝煌的時刻。沒錯,那樣是安全,但有意思嗎?”


什麼是幸福?當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那就是幸福。


6.要成爲多面手


如果你掌握了所在領域的知識,那你只能是一名專業人士。用PHP編程?花點時間設置一臺Apache服務器,讓PHP和MySQL都跑起來。一直在用jQuery?試試Prototype。你懂了吧。


不要被誤導,前提是必須精通一門。


7.一個字:做


別指望別人過來教你該怎麼做,出去,自己學着去做!


成功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也不是聽出來的,更不是想出來的。


8.找一位好老師


找一位好老師可以讓你在學習技術的時候有的放矢。作者給我們講述了別人是怎麼指導他學習的(順便說一句,作者在這本書裏講了很多個人經歷的小故事,他居然從一位演奏家轉行來做軟件開發!):“好好研究一下目錄服務,熟悉一種UNIX變體,然後再掌握一門腳本語言。”


請記住這句禪宗諺語:“循路覓宗師,形影不相離,師知吾亦知,吾乃成宗師。”


謝謝你們,我敬愛的老師們。


9.主動教會別人


教會別人是一種最好的學習方式。寫一篇博客能幫你搞清楚一個問題。爲此,你必須先掌握很多材料,同時還要有條有理地講給別人聽(寫作技能)。如書中所言:“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你就講給別人聽聽。”


誰想學PHP的,我來講給你,這對於我來講也是一個學習過程。


10.實踐,實踐,再實踐(訓練)


只有進行大量實踐(花大量的時間)才能掌握某種技術。看的很多,寫的很少,遇到問題,改一改,又去讀代碼……(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要特別警惕拖延症。其實,往往只要有了開頭就好辦了。


自我加壓,效果會更好。我曾在一篇博客中提到帕金森定律:緊張的時限可以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爲什麼不把這個定律用到學習上呢,比如說在y時間內學會x?


拖延症是可怕的,必須改變自己。我今年對自己有個要求,就是要做成99件事,這些事都是我寒假寫好的,其中有20件留空給新想法機會。年底的時候,做一次評估,來決定是否發佈李昭諭Beta 1.0版。


11.從小處入手


每天都取得一項小成果,每天都要堅持做(寫在博客上?)。這樣一來,你只能讓自己比昨天更進步,而不能說自己比上星期進步了一點。


集腋成裘,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都在成功。


12.享受過程


關注當下,而不是目標,享受那些在追逐未來目標的途中可能無暇顧及的小勝利。人總要生活在當下。我享受編程的過程,就像享受編程的結果一樣。


過程是比結果更重要的財富,但有時候,結果卻是決定我們成敗的關鍵。童鞋們,我們要看清這一點。


13.不要喪失危機感


越是成功,就越容易犯重大錯誤。永遠不要忘了危機感,特別是要認識到你今天所知道的,到了明天可能就會一文不值。過去的榮耀不能保你永遠無虞。


據書中所說,你最好是要讓自己能夠“通用”,而不要對哪種技術或哪個公司產生依賴。你所掌握的某些技能,甚至你的工作,到了明天都可能會變得毫無價值。因此要不斷提高/豐富/擴展自己的技能。


居安思危。但不要杞人憂天。


14.推銷自己


爲某個項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寫一篇博客,共享自己的源代碼,成爲對某個社區有用的人。


當然,做這些事可能需要激情,要看你的愛好,但這些事也會間接地推廣你的工作成果,證明你的實力,提高你的知名度。


創造價值,當我們做一件事時可以想一下,如果我不做,怎麼能證明我來過。我做了,本來應該那樣的變成這樣了,就是說,我改變了它,這個改變將影響後代幾萬甚至幾億年,或更長。


15.關注市場


書中還提到了“預警極客”,也就是那些始終引領技術發展的人。這些人說過的話往往帶有預見性,他們提到事物也許過幾天就會成爲頭條新聞。關注這些人,常看他們的Twitter和博客。


對,要做一個有眼界的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