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爆發式成長的25種思維 | 篩選思維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引言

  許多行業的大V喜歡把人生看作一場選擇之旅,只有選對題,才能解好題。選擇有大有小,大到結婚,買房;小到今天中午去哪喫,傍晚要不要鍛鍊。其實大多數人一直都在過一種隨意選擇的人生,而懂得高質量選擇的人會一步一步的與他人拉開人生這場選擇之旅的差距。注意題目沒有使用“選擇”而用了“篩選”二字,因爲“選擇”其實更傾向於一種決策動作,如畢業後某應屆生選擇加入A公司上班,HR 便問:那你是從多少家公司裏做的選擇?如果他的回答是:”沒有沒有,自從上一次離職後,好朋友內推了這家公司,我覺得不錯,所以就來了。“筆者有一位當HR的親戚,他告訴我在篩選面試者時,她多會指着TA簡歷上的工作經歷,一家一家公司的問:” 你當初爲什麼選擇加入這家公司?“ 毫不誇張,絕大多數的理由都很荒誕:爸媽在北京;朋友推薦我來;我剛好看到其招聘信息等等。”你不覺得你在找工作這件大事上顯得太過隨意了嗎?“HR親戚每次都會無奈且略帶慍色的回懟。而”篩選“意味着你首先要有足夠多的備選,纔有得”篩“,所以大多數人是碰到什麼,就選擇什麼:換工作隨便面試兩家就加入;成年人最常見的想改變不滿現狀的做法爲多次重新學英語與多次重新健身,看到好課推薦就買了;某個下午想看個電影消遣一下就隨便根據網頁推薦選了一部開始看,突然想培養一下氣質了就隨便翻起一本書看…

  本博文將會採用下圖左邊的結構來闡述該貼示,這是以前在寫作和閱讀班上學到的,這種思考和記錄方式不僅能夠快速且深入的內化知識,還可將所學極速串起,將各領域知識/書籍融會貫通(很爽)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主題】

這篇博文是關於什麼的

  • 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 ”選擇“ 與 ”篩選“ 大不同,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做決定
  • 沒有”篩選“,就沒有”選擇“
  • 選擇的代價,凡有選擇,必有放棄,最重要的成本不是時間/金錢,而是機會成本

【信息】

這篇博文講述了什麼

  選擇具有唯一性,排他性,不可逆性,所以選擇的應該是你儘可能的應該是最好的那個,凡事提高標準,是跑贏人生的關鍵,篩選思維背後的核心支撐就是提高標準。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做決定:許多朋友在看電影時都會把豆瓣評分作爲篩選標準,細化一下後,還會對電影的題材進行進一步的考量,畢竟好的電影改變你的認知,你選擇了看個電影,相當於放棄了另一部電影影響你的機會。其實在篩選娛樂項目時,人人都是高手,各種高招那真是齊上陣,去哪玩,去哪喫,買啥化妝品,買啥衣服以爲外表加分等等,各種好物分享與交流的app,動用各種人脈詢問,之後再進行各種比對和朋友商量投票才做出最終決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所以在娛樂方面咱完全不擔心會虧待自己,而一旦涉及精進自己,還像上面所說進行各種比較和考量的人是不是就瞬間減半再減半了呢?買課買書全憑一股腦袋發熱?排名評分什麼的也很高啊我就選了;這家公司ok的,口碑還可以,我就選了。在**【思考】**部分將會解釋爲什麼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標準。


【思考】

這些信息告訴我們什麼結論?

  按照你這樣說,每一個小選擇都要那麼費心,豈不得累死?其實當養成了高效篩選的習慣,這便會內化成個人軟實力的一部分,從而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便不用每次都顯式的提醒自己需要認真甚至費力的思考,而是已經會下意識的進行深度思考與比對。筆者跟身邊許多朋友聊天時,他們都說似乎想不起來自己做過什麼選擇,其實不然,沒有選擇專注學習與工作,就是選擇了接受平庸;沒有選擇更高效且賺錢更多方式更靈活對自我提升更有幫助的兼職工作,就是選擇了其相反的低效賺錢更少相對更累且對自我提升幫助不大的兼職(如普通的瘋狂發朋友圈的微商並回復消費者諮詢的微商 和 懂運營技巧,心理學/溝通技巧 甚至是能夠使用程序來實現微信對話諮詢根據提問關鍵詞自動回覆必要時才轉成人工的技巧等等)。以下爲筆者某一友人在讀書期間的淘寶接單兼職情況,一個月相對輕鬆點(主要精力還是學習生活交友聚會的前提下)來說可以賺 3000~5000,而且許多客戶的需求都很相似,程序或模塊可以直接修改複用;而且TA還具備很強的談單技巧,懂得使用自動回覆,訊飛輸入模板剪貼板,以及問卷調查自我介紹好評彙總成word文檔或問卷等方式來與客戶交流,一下子就把客戶的需求挖得透透的,打動客戶也簡直是手到擒來,同時接下幾個需求大同小異的單子也不成問題;再者,對自己以後希望從事的工作也有幫助,還能順便練習與精進自己學到的技術等。這是不是比搭車去做家教和熬夜備課要好太多呢(後續還會有成本思維)?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信息】中我們說到要學會調整標準,這裏以買課爲例。網上某段子說到:成年人一旦對自己當下的生活感到不滿,常做的兩件事是再次重新買課(可能第N次的英語課)和重啓了無數次的健身計劃。 以英語課爲例,現在的英語口語巨頭APP之二”英語流利說“和”開言英語“,你知道自己應該選擇哪個嗎?這意味着我們其實已經根據業內口碑篩選出了一批或者幾個比較優秀的備選方案了,但精力只允許一個的話,該如何優中選優呢?風評,公衆號推廣軟文,豆瓣知乎簡書等的用戶評論與對比,參加過訓練營的網友們的評價,你希望達到的等級和訓練的目的等,都可以成爲非常不錯的參考標準,網上也一搜都能搜得到,只要在選擇時多下點苦功,多做幾步,結果往往大不同。


【行動/反饋】

我可以針對它做些什麼?

不用給自己太大壓力,心中謹記篩選的標準,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標準


【鉤子】

我還可能用在什麼場景中?

  七虧二平一贏,百分之八十看行爲,百分之二十看知識”的基金與股市中,你又是怎麼規劃自己的閒錢並進行理財投資的呢?跟風購買醫療股?小道消息以及某銀行工作的親戚的所謂的內幕?還是先學習後入場,基金經理的歷年業績,歷史淨值,跟蹤標的與誤差,基金公司規模,定期不定額,如何快速簡單的通過同花順/愛問財/理杏人等網站篩選專屬自己的股票白馬組合,菸蒂股組合,如何通過現金流量表與財報分析公司是否存在資產美化或者收入美化的嫌疑,該怎麼篩選那麼多隻股票,有哪些行業是要避開的?懂得何時買入是徒弟,懂得賣出時機的纔是師傅等等,我們又瞭解了多少?

添加鏈接描述

  最常見的買課中,以購買技術課程爲例,知曉了篩選標準和判斷標準質量的途徑和標誌,如

  • 充滿短期精通或學完後一夜暴富的大多不真誠
  • 在大公衆號上推廣卻顯示名額只有200個,欲購從速的也大多不真誠(在大號上推廣的廣告費一千個可能才能收得回來,這樣只是希望消費者少思考,趕緊買)
  • 打卡/返還獎學金類的,規則是否明確,會不會是買了後才發現有貓膩之類的
  • 如何知曉已購的人們的評價:百度/知乎/簡書/博客園/淘寶/網易新聞/新浪微博…云云,一搜一大把
  • 如果有“盜版”的錄屏被掛在了淘寶/鹹魚/B站上,我要不要先聽一下看看合不合自己的口味
  •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買的課程適不適合自己當前的等級和學習風格,比如xxx適合中高級,有針對性的場景項目教學,需要較高的自覺性;xxx 則更適合打基礎,原理性的。別等一下看到題目是實戰,口碑什麼的也還 ok,結果買發現原理性的太冗長佔了絕大部分,一下子把興趣學沒了,畢竟自己已經掌握過了的。
  • 太多方法了,寫不完,還是那句話“提高一下標準,多花一點心思,效果往往大不同”

  一旦篩選過一次關於買課方面的,並體會到了甜頭,腦海中就會自動固化出買課方面的篩選模板。以後再買課,買線上虛擬產品方面完全就有跡可循,決策質量自然大漲。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篩選原理也都一樣。

  第一次約會喫啥穿啥,跟老友聚會喫啥玩啥,看電影探店該怎麼選,好書怎麼挑,其實許多人在這些小事上都是篩選高手,各種技巧和篩選途徑一套一套的;但一旦到了找工作,是否考研,副業,跳槽等大決定反倒會顯得隨意,更糟糕的是,這種隨意還往往非常隱蔽,難以被自己查覺。小紅書–博主分享在公司工作的感受和經驗;脈脈、看準、知乎–企業文化,內推交流,經驗分享,總之信息時代,咱稍微用點心,練練思維,還是能找得到的。


【出處】

它的出處是哪裏?

  • 音頻課程 60%
  • 筆者生活 40%

【時間】

我是何時何地讀到/悟到它的?

2020 年3月2日 & 略帶嘈雜的麥當勞


後記

延伸閱讀

  • 心理&成長專欄中會續繼續更新剩下的思維…

精彩回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