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章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1】。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2】,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3】處無爲【4】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5】,生而不有,爲而弗恃【6】。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7】。

【注】

1.斯:此也;已:已,矣古通用。

2.形:王弼本作“較”。帛書甲、乙本均作“刑”。

3.聖人:老子理論中完美完美人格的體現者,也就是抱道而行的人。與儒家的聖人不同。其品格表現出來則正如司馬遷所“無爲自化,清淨自正。”
4.無爲:此是五千言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老子的“無爲”其實蘊含着“自然”,兩者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前者從否定的角度,後者從肯定的角度表達了老子基本的價值取向。
5.不辭:當做“不爲始”
6.“生而不爲,爲而不恃”:意爲聖人行事是不佔有、不把持。
7.不去:不會丟失。

【白話】

天下的人都知道怎麼樣是美,這樣就有了醜;都知道怎麼樣算是善,這樣就有了不善。所以,有與無互相產生,難與易互相形成,長與短互相襯托,高與低互相依存,音與聲互相配合,前與後互相跟隨。因此之故,聖人以無爲的態度來處事,以不言的方法來教導。任由萬物成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爲己有,養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成就萬物而不自居有功。正是因爲不居功,所以功績不會離開他。


【解讀】

  • 人間的價值判斷是相對的。一方面,沒有美就沒有醜;另一方面,美之上還有更美,醜之下還有更醜,永遠比不完。聖人明白這個道理,於是無所作爲,緘默不語,讓一切自行發展。

  • “聖人”是指領悟了“道”的統治者,可以體現“道”的作爲。“萬物”則包括人類社會在內,所以纔有居功不居功的問題。如果不居功,則功績“無從”離開他,並且不必擔心“有功就有過”這種相對價值觀的干擾。

  • “有無相生”可以理解爲:一、在概念上,說“有”時,知道它不是“無”;說“無”時,知道它不是“有”;兩者若是分立,則兩者都將不知所云。二、萬物常在變化之中,所以現在“有”的,以前是“無”;現在“無”的,曾經是“有”;由將來看現在,亦復如此。換言之,有與無,在此並非西方哲學所謂的“存有”(Being)與“虛無”(Nothingness)。

  • 《莊子·應帝王》:“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其意爲:“明王治理時,功勞廣被天下,卻好像與自己無關;教化普施萬物,而百姓不覺得有所依賴;擁有一切但不能描述,使萬物可以自得而喜;立足於神妙不測的地位,遨遊於虛空無有之境。”這段話生動描繪了“聖人”之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