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模型與增量模型

螺旋模型

1988年,Barry Boehm正式發表了軟件系統開發的“螺旋模型”,它將瀑布模型和快速原型模型結合起來,強調了其他模型所忽視的風險分析,特別適合於大型複雜的系統。

螺旋模型由風險驅動,強調可選方案和約束條件從而支持軟件的重用,有助於將軟件質量作爲特殊目標融入產品開發之中。但是,螺旋模型也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具體如下:

①螺旋模型強調風險分析,但要求許多客戶接受和相信這種分析,並做出相關反應是不容易的,因此,這種模型往往適應於內部的大規模軟件開發。

②如果執行風險分析將大大影響項目的利潤,那麼進行風險分析毫無意義,因此, 螺旋模型只適合於大規模軟件項目。

③軟件開發人員應該擅長尋找可能的風險,準確地分析風險,否則將會帶來更大的風險。

首先是確定一個階段的目標,完成這些目標的選擇方案及其約束條件,然後從風險角度分析方案的開發策略,努力排除各種潛在的風險,有時需要通過建造原型來完成。如果某些風險不能排除,該方案立即終止,否則啓動下一個開發步驟。最後,評價 該階段的結果,並設計下一個階段。

增量模型

在開發之初,用戶對系統的功能並不瞭解,並且系統的功能會不斷變更,針對這種情況,應該採用增量的開發模型。

這是因爲在增量模型中,軟件被作爲一系列的增量構件來設計、實現、集成和測試,每一個構件是由多種相互作用的模塊所形成的提供特定功能的代碼片段構成。增量模型在各個階段並不交付一個可運行的完整產品,而是交付滿足客戶需求的一個子集的可運行產品。整個產品被分解成若干個構件,開發人員逐個構件地交付產品,這樣做的好處是軟件開發可以較好地適應變化,客戶可以不斷地看到所開發的軟件,從而降低開發風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