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商城O2O的優勢和劣勢

 

當我們來分析商城(即大型購物中心)營銷模式選擇的時候,首先來梳理一下目前商城遇到的挑戰,到底是什麼?

一、從本質上講,商城就是一個線下銷售與產品推廣的渠道,這個渠道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城市家庭消費者,這些消費者把週末購物作爲家庭娛樂、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當淘寶等電商崛起之時,大量看重性價比的消費者以及圖便利的年輕人被成批地吸引到了網絡購物的行列,從而使商城失去了大量的消費者。所以,商城的第一個挑戰實際上是,新的“互聯網電商”渠道擠壓了“傳統”渠道的市場空間,讓線下商城淪落爲“試衣間”!

二、互聯網的最大魅力在於,網上的行爲全部都可以被“追蹤”和“引導”。通過對線上瀏覽、分享、活動、購買等信息的分析,網上商家可以很容易地瞭解到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及潛在購買需求(網頁上經常出現的“猜你喜歡”就是這種嘗試),這使得網絡推薦成本非常低,而消費者的滿意度很容易得到提升。

而相反,線下商城的營銷從來都是粗放式的,無論是店內的廣告、店外的宣傳、甚至明星造勢都是廣告式的投放。長此以往,有活動就有銷量,活動結束則銷量驟降。很顯然,商城遇到的第二個挑戰是,沒有消費者數據,無法開展有價值的精準營銷。

三、互聯網營銷從第一天開始,就很清楚,得用戶者得天下。對消費者而言,網絡的選擇成本幾乎爲零,因此所有的網絡公司從第一天起,就是以“用戶體驗”爲中心,任何的業務與網絡活動,都是要消費者感到一個字“爽”,只有這樣纔可能有立足之地。而傳統的線下商城是早年的百貨公司發展而來的,他/她們從意識與思維裏,都沒有“用戶是上帝”的看法。

現在,消費者已經在電商那裏被嬌慣得“舒服之極”(購物24小時送到家,不滿意隨時退,如果投訴,商家可以直接導致降星等),但到了線下商城(或者是某個商城的線上店)所得到的禮遇差別之大,足以使消費者裹足不前。由此,商城遇到的第三個挑戰是,無論從意識,還是方法、規則,對“用戶體驗”的踐行,與電商相比,真的是“差之千里”。

當我們分析完商城面臨的挑戰之後,再來看看商城在“吸引消費者”方面的優勢。

一、很多消費行爲(包括試衣、品嚐美食、美容美髮,身臨其境地欣賞音樂,有專業要求的家庭設備的使用培訓等)是隻有到現場參與,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樂趣。這些業態就是商城老總們經常談到的“體驗業態”。(遺憾的是,由於“團購”等網購品種的推出,把體驗業態的內容也全面搬到了網上,從本質上講,團購也是一種渠道,它的推出很顯然讓體驗業態的商家,原來想靠商城的人流來做生意的方式,轉變成爲不用花費昂貴的房租費,靠低價打折一樣可以吸引人流。結果,商城的渠道空間價值進一步被擠壓。)

但畢竟,體驗業態需要到店消費,電商這種渠道不可能完全替代這種消費方式。由此,商城的第一個優勢是,體驗業態的消費場所是門店,所以大量的消費者無論是通過團購、電商購物,還是網絡預約,最終都會到商城,人流的聚集成爲了必然之選

二、即便是一個淘寶的購物狂,絕大部分購物行爲都會發生在網上;即便是典型的宅男宅女(平時絕大部分的時間把自己鎖在家裏,靠着網購、遊戲、網絡視頻等滿足自己大部分“慾望”與“幻想”的羣體),他/她也會有個人生活,也會與朋友或家人一起,離開家門去逛街、去消費、去交友、去“沾地氣”。因爲,人是一個社會動物,有交友、互動、鍛鍊,享受生活的需求,而這一切的需求都需要到一個城市的中心去完成。這就是商城的第二個優勢。商城是城市的中心,它提供了人們交流、溝通、享受生活服務的需求,而這些需求是網商不能替代的。

三、現代的商城通常面積在5-20萬平方米,大部分可以容納超過100家商戶,涉及喫、喝、玩、樂等各種品類。爲滿足現代消費者不斷上升的需求,商城的業務與佈局在消費者體驗創新方面已經下了很大工夫。曾經或正在購物的消費者,每每到了一個大型購物中心,總是容易被現場的熱鬧和活動所感染,購物的衝動與享受式的消費愈演愈烈。所以,商城的第三個優勢是,現場的各種造勢和活動,成爲消費者增加購買量和重複購買的最好手段。

以上是我對商城O2O在發展過程中所具備的優勢和劣勢的剖析,供大家參考。商城應在互聯網大潮的來襲中以互聯網爲媒介,強化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劣勢,方能百戰百勝。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