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自我進化:互聯網公司套路多,如何避免自己被無償辭退?

從去年到今年,在裁員潮背景下,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抱怨被辭退。雖然在抱怨,但是他們的心情卻不一樣,有人拿到合法的補償之後,發幾聲牢騷後便能迅速調整心情並投入到開始下一份工作的計劃中,這當然是好事;但是也有人莫名其妙被公司套路辭退後拿不到補償而悶悶不樂一陣子,雖然說作爲高薪的程序員不在意那點補償,但是如果真的是公司非法辭退的呢?你到底要不要守住底線,維護自己的權益呢?最近身邊有一個真實案例,朋友因守住底線,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因此,下面將告訴那些想要維權的朋友們,如何靠勞動法維權?包括以下內容:

1.公司辭退常見的幾種場景;

2.如何應對被辭退、裁員,請守住職業底線;

3.如何避免被套路無償辭退;

4.學好勞動法,敢於仲裁維權下去;

5.如何準備一場仲裁。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公司辭退常見的幾種場景

2019 年,本應該是“豬”事順利之年,而互聯網圈卻瀰漫着一股裁員的慘淡情景。裁員潮還在繼續蔓延,前前後後被爆裁員的知名互聯網公司上百家,還包括阿里、美團、滴滴、京東、網易、知乎、新浪、摩拜、鬥魚、錘子等。甚至有些裁員的公司,爲了不承擔責任和逃避支付正常經濟補償,故意對外界媒體堅決否認,卻不惜耍各種花式手段,使一些技術人員“非正常”失業,吐槽聲充斥着脈脈、朋友圈、釘釘等社交媒體,進一步加劇了裁員潮帶來的悲觀情緒。

爲了避免不被一些公司的花式手段套路,下面介紹幾種互聯網常見的辭退套路:

  1. 降薪和減少福利。正常公司隨着業務快速發展,會定期給員工漲薪,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如果你所在的公司無故降薪了,甚至連五險一金等額外福利也慢慢不見了,那你注意了,公司發展不景氣的時候,就是滋生裁員的導火索。

  2. 部門調換是假,逼迫離職是真。除了降薪,有些公司會給你換那些吃閒飯的部門或者推薦你去沒有實際業務的新公司,看起來是正常部門調換,也許是公司想讓你主動離職的緩兵之計。

  3. 試用期不合格,不予轉正。我們知道,現在很多互聯網公司試用期是6個月,對於一般的創業公司,6 個月會發生很多事,很多事無法預測,也許就在你快要轉正的時候,公司業務不好要開始裁員了,那麼你很可能就以試用期不合格,不予轉正爲由被裁員。

  4. 突擊式離職。19 年爆出很多,早上談離職下午就簽字走人的突擊式離職方式,很多人都沒有談好後續處理事宜等,就稀裏糊塗跟着大家一起簽字了,造成自己被裁員個人權益沒有被保護,在網上進行聲討。

除了以上 4 種容易被套路裁員的情況,還有一些情形,如:放長假不帶薪的、末尾淘汰制、逐步邊緣化。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而最讓技術人員容易受挫和套路的是和人事談話的說辭,“你能力不行”、“價值觀和公司不相符”、“勸退”、“不符合公司發展”、“末尾淘汰”等等,這個時候公司和人事不過是站在了心理的制高點而已,千萬不要被套路,並不一定就是你不行,而是公司經營出問題了,該提出的要求和經濟補償一定大膽提,這都是應有的、合法的。

如何應對被辭退、裁員,請守住職業底線

技術人員作爲互聯網圈子裏高流動的人才,其實找工作已經不是什麼值得一談的事情了,所以請勇敢的直面裁員,關鍵是要有良好的心態。

第一,如果你對本公司非常認可,不想被裁員,那麼應對裁員就要從日常工作中做起,那就是努力工作、儘量向團隊核心項目靠近、做無人代替的工作,除此之外,竟可能提高自己的技術和優化自己的技能。

第二,如果你真正遇到了裁員,而且是公司正當的裁員,公司也給予了合適的、可接受的合理補償,這種情況下,可以把裁員看成是一次正常的跳槽換工作,只要積極尋找下份工作即可,切莫在心理上留下任何創傷。

第三,如果你的公司採用了套路裁員的手段,請一定要保持理性,首先堅持自己的職業操守,切不可採用“刪除跑路、惡意刪除代碼”的極端方式發泄自己心中的不悅。其次,在面對公司無償辭退辭退的套路時,不要被人事或者 HR 的一些套路所中傷,實事求是,按照勞動法提出自己的合理需求,如果自己的權益受到了損失,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進行勞動仲裁乃至法院判決等。

這裏需要強調,我們一定要守住自己的職業底線,這包括2方面的內容:第一,要求按照事實和勞動法要求,敢於爭取自己的合法利益;第二,無論公司採取了何種手段,一定要保持理性,冷靜下來面對問題,切不可因小失大,觸犯法律,害人害己。

如何避免被套路無償辭退

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了公司辭退員工的一些套路,那麼面對這些套路,該如何保護自己不被無償辭退呢?

第一,提前預防。很多人入職的時候,對於勞動合同隨便翻看就簽字了,這裏需要提醒大家,一定要仔細閱讀勞動合同,在明確自己的待遇問題後,最主要的要看合同上甲方和乙方之間的一些關鍵約定,涉及試用期多久、試用期如何轉正、試用期甲方如何解約、試用期乙方如何解約以及轉正之後涉及離職的規定等。問題往往就出現在這些文字的東西上,稍不留神就給自己挖坑,到時候後悔也來不及了。

第二,任何公司裁員都是有先兆性的,或公司長期不能實現盈利、或業務不斷變動以及公司經常有一些小道消息。但面對這些問題時,應該把自己和團隊業務、公司的關係進行合理評估,看看自己在團隊所處的位置和團隊業務對公司整體的重要性,若自己的狀況一般或者沒有明顯的優勢,心理上就應該做好準備,技能上也應該利用業餘時間不斷加強和深入,爲下一份工作做準備。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第三,若公司提出裁員需求,但是說辭使用“試用期不合格”、“價值觀不符合”、“末尾淘汰”等等,一般公司都不會給予補償,其實公司就是站在道德制高點強制裁員,這個時候不要怕,要按照事實合理評價自己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內容,若是符合勞動合同上的要求,對公司的不合理要求堅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不惜進行仲裁和使用法律途徑。

學好勞動法,敢於仲裁維權下去

很多人容易忽視、也不自信的地方,在於對勞動法的不熟悉,關於勞動法可以參考百科的內容:勞動法,下面我們主要看看,勞動法是怎樣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參考 2018 修正版。

第一條:爲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係,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二十五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

第二十八條: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第二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上幾條很重要的條例,規定了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解除和被解除勞動合同的規定,可以看出,過於人事所謂了“末尾淘汰”、“試用期不合格”都是違法勞動法的規定,對於那些在試用期轉正前被解約的勞動者,請勇敢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如果有用人單位不顧勞動者利益,獨斷專行,勞動法規定,可以進行仲裁。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調解原則適用於仲裁和訴訟程序。

大多數程序猿工作,都是通過自己的時間換取對等的經濟報酬,前提是被一紙勞動合同所約束。因此,程序猿必須熟知上面幾條勞動法中的規定,要知道哪些對我們有利,哪些在日後需要注意。

當程序員自己的切身利益真的受到威脅,再與公司溝通無果時,要勇敢的提起訴訟,敢於仲裁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如何準備一場仲裁

當你和用人單位協商,如果協商無法解決問題時,就可以提出仲裁。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那如何準備一場勞動仲裁呢?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1.申請仲裁,提交材料。申請人應按要求書寫仲裁申請書及提交有關申請材料。程序員作爲申請人是用人單位的員工,需要提交下列材料(所有材料應一式兩份):

(1)勞動仲裁申請書,網上下載模板,詳細陳述申請事項事實理由; (2)申請人身份證明及複印件; (3)有委託代理人的,需當面簽定並提交《授權委託書》,註明委託事項,同時提交受委託代理人的身份證複印件。 (4)被申請人工商註冊信息資料,這可通過天眼查或者啓信寶獲取; (5)申請人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證明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暫住證、工作證、廠牌、工卡、工資單、入職登記表、以及被處罰憑證和被除名、辭退、解除(或終止)勞動關係通知或證明等。這一步是影響仲裁的重要因素,對於材料要儘量充分、完整的準備,以提供強有力的證據支持; (6)《提交證據材料清單》。

2.審查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 審查決定是否受理並通知申請人;對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3.提出答辯。被訴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4.開庭審理。

(1)當事人收到書面通知後,應按時參加開庭審理活動。當事人、其他仲裁參加人應按照庭審程序進行申訴、答辯、質證、辯論及調解,並在庭審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

5.結案

仲裁庭應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結案,案情複雜的可延期十五日,因案件排期及中止審理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內。對逾期未作出仲裁裁決的,當事人可以就該勞動爭議事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勞動者對終局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後給一個小建議:如果自己進行答辯沒有經驗,可以在答辯之前去當地的仲裁機構旁聽1-2場現場審理的案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