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孩子對成人的話聽而不聞?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跟孩子說話孩子就當耳旁風,我說我的,他/她做他/她的,就像沒聽着。父母通常都會認爲孩子太不聽話。那麼孩子爲什麼會對父母的話聽而不聞?

我們先來一起看一個場景:媽媽帶兩歲多的孩子出去玩,孩子走在媽媽旁邊,孩子看見地上有個塑料紙突然蹲下用手抓想要撿起來,媽媽趕緊說:“別撿,髒。”孩子沒理會,媽媽拽起 孩子說:“走吧,到前面玩,別玩這個。”孩子被拽起來後往前走,看到過來一輛汽車,站在路邊興奮地喊:“汽車,大衆汽車”,媽媽說:“走吧,這都是尾氣, 我們去公園裏玩。”孩子沒聽,繼續看開過來的另一輛汽車,並且問道:“這是什麼車?”,媽媽說:“別克,快走吧。”孩子沒動,媽媽拽着孩子的手往前走,好 容易走到了公園裏。孩子看見地面有一灘水,跑過去就要踩,媽媽趕緊抓住孩子說:“別踩,鞋會溼了。”孩子又沒“得逞”,跑到滑滑梯那準備往上爬,媽媽跟在 後面說:“慢點”,孩子爬上去之後要過一個很矮的欄杆,媽媽說:“看着點,別碰頭”,孩子滑下來後發現地上有幾隻小螞蟻,立刻趴在地上看,媽媽說:“你髒 不髒?快起來看!”孩子繼續觀察,媽媽碰到一個熟人開始聊天,沒再理會繼續觀察螞蟻的孩子,十分鐘後,媽媽聊完天發現孩子還在地上趴着,走到跟前說:“你 怎麼還沒起來?別看了,快起來去滑滑梯。”……

這種類似的場景在生活中十分常見,孩子身邊的這個人可能是媽媽,可能是爸爸,也可能會是老人或保姆。每個成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都會用自己的喜好、 自己對於環境的判斷、自己期待的狀態來要求孩子,這些要求通過各種各樣否定的語言一直縈繞在孩子耳邊,形成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背景音樂”。孩子已經習慣 了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遭到提醒、反對、或生硬的阻止,怎麼還能對成人說的話認真去聽。試想一下,如果你長期處在一種背景音樂下工作或生活,你會認真地去聽音樂是什麼內容嗎?如果你一直處在很安靜的環境下,這時給你放一首動聽的音樂,你一定會仔細去聽,並用心欣賞。想明白了這個道理,父母就應當知道如何能讓孩 子認真對待你所說的每一句話了。

1. 不要成爲絮絮叨叨的父母。孩子的行爲有他/她與生俱來的天性,孩子喜歡探索、喜歡觀察、喜歡重複、喜歡嘗試,這些優秀品質都是很多成人都不具備的,成人對 於周圍的一切熟視無睹,而孩子卻能看到另外一番精彩。欣賞而不要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做到這點十分困難,但要努力去做,因爲這個過程對於父母來說可能 很無聊、可能很髒、也可能很危險,但那是孩子認識世界的過程,如果剝奪了這個過程也就剝奪了孩子大腦發育的機會。

2. 立刻阻止十分危險的行爲。孩子的確不懂得危險,他/她會用自己所有的感官來體驗任何事物,因此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處處會有危險。作爲父母需要在內心有一個 明確的判斷,哪些動作和行爲是絕對危險的,發生這些動作的時候要第一時間制止並且制止之後跟孩子講明原因,儘量用最簡化的語言來解釋危險的存在,這個過程 可能會反覆很多次,也可以設計相對安全的方式讓孩子體驗這種危險的存在,效果可能比較好,比如用比較熱的水代替開水讓孩子接觸,明白什麼是燙。

3. 引導相對不安全的行爲。這些行爲可能不會立刻產生危險,但長遠對孩子不好。比如孩子不懂得環境污染的問題,也不懂得尾氣會對自己造成什麼樣的傷害,這個時 候,父母需要用盡量簡化的語言來讓孩子明白呼吸進了尾氣可能對他造成的傷害,同時尊重孩子的興趣,可以建議孩子站在遠一點的地方看汽車而不是強行阻止。

4. 不要怕髒不要怕溼。在博文爲什麼要讓孩子玩“髒”遊戲中已經說明了髒遊戲對於孩子大腦發育的好處以及孩子對髒遊戲的熱愛。因此父母應當理解孩子的這些行 爲,既然出去玩,一身泥、一身土的回家非常正常,這纔是孩子。只有成人才會整整齊齊乾乾淨淨地站在那對周圍的事物熟視無睹。父母省去一些嘮嘮叨叨的話而多 洗幾次衣服會讓孩子受益很多。

5. 設定規矩很重要。父母需要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設定規矩,孩子在這些十分必要的規矩內可以自由地活動,這些規矩除了對於危險的規避之外還包括日常生活起居的 安排。父母想明白自己需要設定的規矩之後就要以各種方式保證這些規矩的有效性,這些規矩堅決不能動搖,除此之外的行爲不要再做多餘的干涉和提醒,這樣孩子 會逐漸知道父母是言出必行的。在這樣一個有規矩的自由環境下,孩子會感到安全和放鬆,因爲孩子耳邊不再會有背景音樂,而孩子又十分清楚自己的行爲界限在哪 裏。Gerber女士曾經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規矩可以帶給孩子安全感:假設你開車行駛在一個吊橋上,吊橋兩邊都有鎖鏈,可能你永遠都不會碰到那些鎖鏈,但 那些鎖鏈的存在讓你感到很安全,假設你開車行駛在去除了鎖鏈的吊橋上會是什麼心情?雖然你明確知道不會掉下去,但內心還是會覺得恐懼。因此千萬不要覺得孩 子討厭規矩,孩子只是不喜歡到處都是規矩,父母所需要的規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路途兩邊的鎖鏈而不是橫在路中間的護欄。有了這些規矩,孩子的成長會更加自 由、輕鬆而又安全。

總而言之,如果父母想讓孩子對自己說的話能聽的進去,先要做到減少過多的廢話,再要做到設立規矩的前後一致性,然後用尊重孩子的方法實現這些規矩的執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