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動力”(文/若水)

我們爲什麼生存?或者可以說,我們因爲什麼而存在?這個問題涉及到了生命的意義,很多人還沒有來得及思考或許就已經結束了生命。關於“我是誰?”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試圖用自己的語言來解答,這是一個艱深的問題,卻又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或許是源於看問題的層次與角度)。今天我想討論的不是“我是誰”這樣宏大的問題,因爲在以前的思考中,對於這個問題我曾嘗試解答過,我想說的是前些日子剛剛得到的一些體會,就是“生命的動力”這樣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我的理解,更偏向于思想方面的解答,而不是偏重於生物學方面,這裏需要提前表明的我的觀點。我們每天面對自己生活的時候,究竟是那種力量讓我們去面對這未知的一切?是來源於生活本身?還是來源於身邊其他的人?又或是來源於我們自己?看看我的一些思考能否給大家帶來一些新的看法。

第一種看法,我們的動力來源於生活。得到這樣一個觀點源於那天幾個老同學的聚會。讓我暫且稱他爲L,我們因爲一個現實生活的問題產生了一些討論,問題的背景大概是關於出行乘車難的問題。在我的分析,或許是由於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目前的出租車資費已經與人們的收入有些脫節,簡單的理解就是定價有些過低,加上車輛數量不多,最終導致一到上下班高峯期,就打不到車。我認爲適當的提高資費並增加車輛數量或許能夠解決一些問題,而L不認同我的觀點,他認爲出租車已經賺得夠多了,而且服務態度還不好,不應該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乘車難的問題。對於這個社會問題來說,其實有着很多方面的原因,比如城市交通規劃不夠合理,再比如城市的公交系統不夠完善等等。我是經常要打車的,只不過我比較理解出租車司機真實的生活狀態,就銀川這樣的西部城市來說,五元的起步價確實是非常的低廉,出租車司機的月收入並沒有一些人想象的那麼高,畢竟開出租車是比較辛苦的工作,出於對這些情況的瞭解,我還是站在了的士司機的一邊,認爲適當的提升價格對於供需雙方都有一定的促進。L自己是有私家車的,他認爲他之所以要買私家車,就是因爲出行難,打車難。這樣的回答也能夠理解。於是我將這個問題轉化了一下,問他究竟是什麼逼迫了他? L就是上面這樣的觀點:都是生活所逼迫。逼迫可以理解爲一種動力,我進一步問道“生活是什麼?”他的回答是“衣食住行”。讓我嘗試解釋一下:他認爲衣食住行的逼迫,就是自己生活的動力。這個觀點我們先不來評論對錯,我只說說自己的看法,我想要生活的好一些,究竟是生活本身逼迫了我讓我產生了動力去得到更好的生活呢,還是因爲其他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思考這樣的問題。小時候我們上學,或許是因爲父母的管教,而長大了我們結婚生子,也是因爲父母麼?這或許算是我們自身的需求吧?在我看來生活只是讓我們明白了自身生存的需求,卻並不是最終的動力。就上學而言,又有了另一個觀點,就是我下面要提到的:是身邊的人給了我們動力。

第二種觀點:我們的動力來源於其他人。這種觀點似乎很容易被一些人接受。當我們還沒有離開父母的時候,父母幫我們安排好了很多事情,比如上學、工作,有些人甚至連結婚生子都由父母來安排。中國儒家文化中有“孝”這樣的說法,或許有些人認爲聽從長輩的安排就是“孝”。很多人在完成一些艱苦的事情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想法:“爲了誰誰誰,我一定能夠做到”。似乎身邊的人就是我們的動力,爲了他們能夠過的好一些,就應該拼命的積累財富,就如同父母爲了孩子,丈夫爲了妻子等等。我其中一個同學就有着這樣的觀點,我暫稱他爲C,C認爲生活並沒有逼迫我們自己,而是“人”逼迫了“我”,這裏的人是將“我”排除在外的,C認爲自己沒有必要逼迫自己,只有其他人才能逼迫自己去做一些自己不太願意做的事情。比如自己的父母或者自己的愛人讓自己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再比如身邊的朋友做了一些事情而自己不得不去參與。對於這樣的觀點,我自己的看法是人與人之間是存在着微妙的關係,但是這些關係並不是生硬的強拉在一起,而是因爲一些更深層的原因。比如感情。當我們對身邊的人產生一些感情的時候,我們就會不由自主地做出一些決定,這裏的感情包括愛與恨。當我們愛或者恨身邊的人時,我們會比較在意對方的一些舉動,因爲這些舉動會對我們自身產生一定的影響,這其中最大的影響或許就是動力。我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親和力”這樣的概念,但是完全能夠解釋這個概念的人,或許真的沒有幾個。在我的理解,親和力就是一種感情力,它可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進而影響事情的發展。這樣一來,問題似乎也清楚了一些,我們的動力並不是直接來源於其他人,而是來源於我們與其他人的一些關係,比如上面列舉的感情,還有一樣我沒有分析,就是利益,利益同樣能影響到我們,成爲我們的一部分動力。這真的是問題的答案麼?我們爲什麼那麼看重感情,又爲什麼受利益的驅使?這就引出了最後一種觀點:我們的動力來源於我們自己。

第三種觀點:我們的動力來源於我們自己。L也好,C也好,我都用這樣一個觀點來回答:不是生活逼迫我們,也不是身邊的人逼迫我們,而是我們自己逼迫自己。當我們想要過更好的生活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慾望被激發出來,比如佔有慾,然而資源卻是有限的,於是我們開始逼迫自己找更好的工作,賺更多的錢,所有的這些並不是表面上看的那樣,我們想要過上好的生活,或者想要讓身邊的人對自己刮目相看,而是想要滿足自己的一些慾望(好生活、被人認可也算得上一種慾望吧),僅此而已。我們每天朝九晚五辛勤的工作,哪怕是前一天喝個爛醉,也要掙扎着起牀開始新的一天,並不是爲了“今天還能賺多少錢”,金錢只是一種表面的幻象,最核心的動力其實是來源於我們的內心。先是“我們想要得到”,纔是“因爲想要得到而產生動力”,這就是一個滿足慾望的過程。

其實還有一種觀點,有些人應該能夠體會的到。林則徐有個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人之所以能夠生存,生存的慾望所產生的動力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來源於生命本身。宇宙孕育了人類這樣的生命,除了宇宙賦予的生命能量之外,還造就了能讓我們自己產生動力的內部源泉,有種說法是“人類自身的小宇宙”,我更偏重於“心靈的力量”。是我們的內心給了我們源源不絕的動力,讓我們能夠有勇氣面對每天的未知世界。

那麼上面的這個問題:是生活逼我還是別人逼我,還是我逼我?期待你的回答。

左岸記讀完,我想到一個人——馬斯洛,想到了他的需求層次理論,若水的這三個觀點,可以看作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生活版。無論是哪一種動力都與每個人當時的需求相關,也就是說他正奮鬥於那個層次。

尼采有一句警世格言:“成爲你自己!”如果說弗洛伊德爲我們提供了心理學病態的一半,那麼馬斯洛則將健康的那一半給我們補充了完整。

人作爲一個有機整體,具有多種動機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安全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於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歸屬與愛的需要(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和自我實現需要(這是一種創造的需要。有自我實現需要的人,似乎在竭盡所能,使自己趨於完美。自我實現意味着充分地、活躍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體驗生活)。自我實現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將最終導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峯體驗代表了人的這種最佳狀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