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教育的現在和未來

【導讀】此文詳細總結了當前互聯網教育探索的模式,並且分析了一下未來可能的趨勢。對比國內外典型產品,以及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哪種模式更具營利性?互聯網教育的未來會如何發展?

一、當前探索模式總結:

現行教育體制與學習模式下,可以把一個人的學習歷程劃分爲4個階段:

1、學前教育(幼教)。這個階段的學習主體本身不具備獨立能力,互聯網教育產品多作爲學習工具,如悟空識字。

2、K12階段(基礎教育)。這個階段受限於現行教育體制,多數互聯網教育產品基本以網校遠程教育形式存在,功能多爲課外輔導和提供教育資訊,如學而思網校。

3、高等教育(大學階段)。這個階段也是受限於現行教育體制,產品形態多以大學網絡公開課爲主,如網易公開課、超星學術視頻。部分人在這個階段會有成人培訓(職業資格認證、素質拓展)的需求。

4、成人培訓(畢業後)。這個領域主要有兩塊,一個是職業認證,會計師考試輔導、司法考試輔導等,如尚德嗨學網;另一個是素質拓展,鋼琴、瑜伽、健身等課程的學習,如天下網校。

針對討論中提到的國內主要探索模式,總結如下:

1、內容模式

1)視頻內容

第一種:傳統網校/遠程教育

代表產品:學而思網校、正保遠程教育(旗下有中華會計網校、職業培訓教育網、考研教育網等)、華圖網校(公務員考試)、101網校、中大網校、尚德嗨學網、新東方在線(語言類學習),等等

特徵:傳統網校/遠程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K12階段的課外輔導和成人職業資格認證培訓。把傳統的教學內容通過遠程視頻播放,讓更多人有機會看到;缺乏互動和針對性教育。

第二種:MOOC模式(大規模開放式在線課程)

代表產品:國內有網易公開課、騰訊微講堂、超星學術視頻等;國外有edX(哈佛、MIT發起,清華北大也開始加入)、Coursera(由斯坦福大學教授創建的免費在線大學課程項目)

特徵:彙總了各個領域國內外頂尖學府的優質視頻教學課程,是優質視頻教育資源的聚合;正在逐步探索多元化的互動形式。

2)文檔內容

代表產品:國內有百度文庫、豆丁網等,國外有slideshare

特徵:提供多種格式的文檔資源,作爲學習資料庫;直接將產品變現的難度很大。

3)泛學習內容

問答網站(百度知道、知乎)、百科網站(百度百科、維基百科)、博客(新浪博客、Qzone)、微博、社交網站、各類論壇及專業網站……

凡是能提供某一領域某一門知識,都可以算作知識提供平臺。往大了說,這些都屬於教育範疇,本質上講,人們通過接收這些信息都會內化爲自身的知識和智慧,並因此獲得成長。

(不過,暫且還是專門講教育類的產品吧,否則談不下去了)

做內容的,更像資源庫,缺乏互動,而不是真正的在線教育。

2、平臺模式

1)C2C模式:個人對個人的交易平臺,像淘寶

代表產品:1號教室(http://www.1jiaoshi.com,提供在線一對一輔導、網絡家教平臺),多貝網(UGC內容、Live上課直播後在線錄製、可以二次傳播)、幾分鐘網(生活百科分享);國外如Udemy

特徵:C2C平臺太難做,教學質量無法保證就聚不到優秀的老師,學員無興趣則形不成付費意願,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2)B2C模式:品牌商直接生產內容,直接到用戶,像凡客

代表產品(國內):滬江網校(語言類學習產品池)、91外教(龔海燕做的,全外教在線互動口語學習)、51talk(外語學習)、優才網(伍星兄弟做的,提供了大量的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相關的技術課程);

代表產品(國外):UniversityNow(該公司正在創建一個網絡成本低,能被社會認可的大學,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完成課程,目標人羣是已工作且想獲得學士或碩士學位的成年人)、可汗學院、Codecademy;

特徵:這種模式國內外的探索者很多,是最有可能產生突破的領域;目前國內探索多爲語言學習類產品,運營好的前提需要保證B端的教學質量和品牌。這種模式最有希望拓展至K12領域、幼教領域、高等教育領域(國內還沒有)、職業教育領域。傳統教育培訓企業有機會,互聯網企業也有機會,看誰能乘勢而起了。

3)B2B2C模式:供應商到品牌商,品牌商再到用戶,像天貓

代表產品:能力天空(2006年創辦,視頻就等同於淘寶店裏的商品,是視頻課程銷售的平臺)、YY教育、傳課網、天下網校、網校網;

特徵:這種模式也有非常多的探索者,但是其難點在於怎樣籠絡到一系列優質的供應商B,YY教育拉新東方入駐,天下網校專門給一流的健身教練、舞蹈教室拍攝課程,意都在此。

4) C2C+O2O模式:個人對個人,線上到線下

代表產品:第九課堂(讓每座城市都變成一座大學);國外有Skillshare

特徵:線上線下結合,此種模式運營起來過重,一方面存在着C2C優質師資缺乏的問題,一方面也面臨着線下教學場地、組織成本等問題。

5)B2C+O2O模式:機構到個人,線上到線下

代表產品:和君商學院在線班(商科知識學習)

特徵:依靠B端的品牌優勢和優質師資力量,再依託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解決了互動與社交環節的問題,是非常有潛力的一種模式。這種模式的關鍵,還是在於B端。

(直接的B2C模式,實際上應該歸類爲內容模式)

3、社交模式

代表產品:課程格子(課程格子是一款基於課程表的移動社交產品,幫助學生朋友們瞭解課程安排的同時有機會認識一起上課的同學)、三人行(中小學在線溝通與教育平臺)、微課網(國內首家中學生ESNS學習社交網絡,以中考、高考爲目標,提供初高中各學科的在線教育微課程視頻);國外有Openstudy。

特徵:這個領域應該會有很多的機會出現,只是目前懂教育的不懂社交,懂社交的不瞭解教育,所以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

4、點評模式

代表產品:粉筆網(教育領域的大衆點評)、學活兒網(一佳和趙沛兩位兄弟做的,線下課程的線上中介+點評,找靠譜的老師,也是不錯的insight)

特徵:探索者不多,不算是真正的在線教育,線上還是作爲營銷和招生渠道了。

5、工具模式

既然是工具,形態必然會分散,主要有如下代表產品:

背單詞:拓詞網、扇貝網

評測與資訊工具:決勝網(一站式在線留學服務平臺)、ATA

筆記型產品:印象筆記、有道雲筆記、Gnote、Onenote

題庫型產品:猿題庫(各類考試訓練題目)

視頻課程學習管理工具:網易雲課堂、百度文庫

課程採購平臺:淘課網

教學互動管理平臺:愛班網(教師、學生、家長教育互動管理平臺)、幼兒雲(武寧兄弟做的);國外如Edmodo、2tor

平臺型工具:像多貝網、YY教育、傳課網本身也是其他教育機構教學管理的工具

其中,以上很多產品都成爲了G2D項目(go to die),互聯網教育,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但是其未來,又極具想象空間。

二、當前互聯網教育存在的問題

儘管互聯網女皇、李彥宏、徐小平等人最近都提到了在線教育的趨勢,但是在線教育的發展,尤其對於國內而言,還面臨着很多現實的問題。

1、盈利模式困境

盈利模式就那麼幾種,內容收費、平臺佣金、廣告模式。目前而言,這些在線教育產品都沒有很好的營收,就連已經上市的YY教育都如此。內容模式需要聚優質內容和口碑,平臺模式需要聚交易,廣告模式需要聚流量。

“而教育產品與服務的特殊性、公益性,與商業商業利潤最大化在某些程度上背離。教育培訓行業的本質特點決定了單純套用淘寶模式是行不通的,即使做淘寶類型的在線教育交易服務平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試圖在 2-3年內贏得鉅額利潤是不現實的。做教育行業,尤其是在線教育行業,從項目初始到商業模式運營成功,3-5 年的時間仍然是相當短的週期,用 5-8 年時間獲取成功實屬正常”。

2、C2C平臺之惑

教學質量問題誰來解決?教育尤其是在線教育需要向用戶提供更爲專業、精細的服務。網站應具備鑑別優劣課程的能力,不能讓消費者去篩選和甄別。很多最初定位於 C2C 的在線教育企業,已經逐步轉向 B2C。與個人提供不穩定、不持續、質量無保證的教育服務相比,培訓機構更能提供穩定、持續、高質的教育服務。

3、O2O運營之重

爲了實現良好的線下互動,部分探索者引入O2O模式,但是,線下運營必然涉及教學場地、組織管理等問題,必然要考慮運營成本。而其一旦租用固定地點授課,生源又會被侷限。

4、MOOC模式面臨挑戰

個人學習者UGC,可能會覺得茫然沒有頭緒,不易成體系;需要學習者具有較強的自律能力。“在線學習的劣勢在於不能直接與教師面對面互動。根據訪談,我們發現困擾學生的一大問題在於:學生在聽課時產生疑問,不能及時提出並得到及時解決。另外,在線學習精神難集中,沒有人督促。很難保證學習效率。這對學生的自覺性提出一定要求”。

5、與現行教育體制的矛盾之處

在中國,多數人的學習目的都是功利的,有些人爲了找工作,有些人爲了混圈子,有些人爲了虛榮。在線教育作爲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不僅要滿足人們學習知識的需求,更要考慮到這些功利性的需求。否則人們不會來買賬,在線教育也頂多充當一個學習工具了。

6、需要戰勝人性的弱點,克服惰性,提高自律能力,但這並不容易

“體驗導向的服務業消費者是具有強烈主動消費意願的,而結果導向的服務業更多是被動消費意願的。在線進行的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客戶端幾乎無任何強制性,你可以隨時地啓動或終止服務,可以因爲任何其他事務而離開網絡端。這對於需要有強制性安排的結果導向性產業非常不利。這也就是爲什麼教育培訓行業很難實現純網絡模式下的發展,因爲教育培訓行業具有體驗導向和結果導向的雙重屬性。通過網絡可以實現高質量教育培訓的良好體驗,卻無法實施真正的結果控制。沒有好的結果,消費者是不可能會持續買單的”。

“即使是國外的案例也沒有完全解決前文提出的問題,所以國外的該領域領頭羊不是完全免費期望做成平臺,要不就是在大學課程等對象主要爲成人,具有更強自制力和自我驅動學習的消費者身上”。

7、幼教領域需考慮對幼兒身體的影響和家長的因素

處於K12及幼兒教育使用電子產品容易造成近視,這將成爲以後家長關注的痛點,是大問題。幼教領域的在線教育,首先要教育的是家長。踐行K12的關鍵:處理好家長、學生、老師的關係,通過深入到老師的教育環節,從而影響學生,進而影響家長。

8、優質內容需要時間的積累

APP、網絡遊戲領域有迅速躥紅的機會,但不見得能做長久;在線教育需要慢慢積累,但可以做很多年。

三、未來的教育?

隨着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人們接收與反饋信息的方式會發生巨大變化,人類的學習模式也有可能而因此改變。長遠來看,教育產業必將爲互聯網所變革和重塑。

我們不妨大膽地暢想一下:

1、“授課”模式一定是未來教育的選擇麼?在線教育的未來應該是更多基於標準算法、系統模型、數據挖掘、知識庫等爲學生提供個性化、定製化學習服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授課的依賴會越來越小,並被技術部分取代。

2、教育的本質是服務?未來的學習過程,將由“以老師爲中心”轉向“以學員爲中心”,爲學員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持續的學習服務,是教育機構的必然選擇。

3、教育的本質是社交?對於沒有強制力乃至沒有真實互動的視頻課程,其作用僅稍強於一本高質量的教輔書。強烈的學習氛圍,強制化的學習狀態,真實有效的互動都是教育培訓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沒有互動環境的培訓那就只是一個信息傳遞過程。“未來教育電商更靠譜的活法不是賣課,而是打造一個匯聚更多優質課程的免費社區平臺,在此基礎上針對自制力和自學能力不強的受衆提供可選擇的個性化增值服務”。

4、未來還會存在“在線教育”麼?在線教育再未來將不再被提起。因爲,所有的教學過程都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所有的教學都將藉助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實現的。線上與線下只是不同的教學環境和教學手段而已,傳統教育培訓機構不接觸互聯網,則無前途可言。

5、個性化的學習靠譜麼?在線教育通過收集大量數據,可以全面跟蹤和掌握學生特點、學習行爲、學習過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更準確地評價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這纔會出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和成才率。

6、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平等共享”的理想。由於在線教育成本很低,優質教育資源將不再侷限於高等學府,將有機會傳遍全國和全球的每個角落,使每個人都有機會接觸。往大了說,可以推動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向人才強國的跨越。

7、實現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原則。未來的教育,可以做到在任何時間,在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從任何人那裏學習。將會顛覆傳統的教與學的過程與規律。

8、教育娛樂化。如果玩網遊就是一種學習,學習過程中不斷挑戰不斷得到即時激勵,那麼學習過程還會那麼枯燥麼?誰說學習產品就一定要那麼嚴肅,不見得。在線教育提供了學習趣味化的機會。

9、在線教育實現社會認證。多數人上大學、參加培訓很重要一個目的就是爲了獲取一個認證,比如名校畢業證、比如會計師從業認證,等等。未來的互聯網教育模式下,人們自然希望也能獲得相應的社會認可,與學習內容相匹配的社會認證顯得十分必要。

10、互聯網解構與重構學習模式與教育體系。當前的在線教育產品,基本只做到了“互聯網+教育”,或者“互聯網×教育”,未來更具顛覆性的產品應該是“互聯網÷教育”,即用互聯網解構傳統學習模式與教育體制,並且重新制定一套新的教與學互動模式,這將改變人類幾千年以教師爲中心的授課模式。雖然目前尚未有創業者探索,但這在不遠的將來必然成爲事實。

在線酒店可提供哪些借鑑?

在線酒店業與在線教育業的相通之處:從原始的線下業態,到作爲平臺的網站(比如藝龍旅行網)出現,再到作爲媒體的網站(比如去哪兒網)出現,有發展規律可循。

四、靠譜的創業/投資方向

對於創業者而言:

1、B2C模式

靠譜指數:★★★★

從垂直領域做起,整合多種形態的互聯網產品,爲同一目標消費羣體服務。目前看到做的稍好一點的代表產品:滬江網校(語言類垂直B2C)、和君商學院在線班(商學類B2C+O2O)

2、工具模式

靠譜指數:★★★

爲什麼從粉筆網到猿題庫?基於現行教育體制,提供相關的學習工具,遠比搭建平臺容易得多。像背單詞的產品、模擬考試的產品,需求量都很大;悟空識字,一個兒童識字的產品,營收都還不錯。

3、社交模式

靠譜指數:★★★

不是這種模式不好,而是沒幾個看清楚的。課程格子就抓住了一個點,衍生出了一個產品,也很好。若是微信這樣的巨頭抓住了某一在線教育的點,所產生的勢能將不得了。

4、B2B2C、C2C等平臺模式

靠譜指數:★★

單純地把淘寶模式搬過來,不太可行。這樣做的創業者現在做的都很累。平臺不是沒有機會,而是還沒有到那個時機,恐怕多數項目會死在時機到來之前。

5、遠程教育、MOOC等內容模式

靠譜指數:★★

優質視頻課程,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能聚合優質資源,也算非常不錯的一個產品了。但是對創業者而言,面對網易、優酷、百度、騰訊這樣的巨頭,可能難度有點大。

對於互聯網巨頭而言:

1、網易模式

主要產品:網易公開課、網易雲課堂、有道詞典

這幾個項目都瞄準了互聯網教育領域,可見網易決心之大。現階段,網易已經聚合了世界範圍最優質的一批視頻課程資源,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流量價值。一旦其在教學互動領域、社交化、大數據等方面實現技術突破,待到整體網絡教育生態成熟之際,自然是一牛股!

2、百度模式

主要產品:百度文庫、百度知道、百度百科、愛奇藝教育

百度是三大巨頭裏最具實力最有優勢做教育的一個,歷年來的佈局也都可見端倪。李彥宏上次論壇中提到了互聯網對教育和醫療的衝擊,現在開始甩開膀子自己幹了。從優質教育資源聚合開始做起(本身具有搜索優勢),改善教學互動體驗,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做優質的B2B2C平臺。能否幹好,取決於其決心,百度不差錢,不缺人才,爲什麼電商和社交一直做不好?教育算是與其產品氣質最接近的一個領域,我們有理由期待。

3、騰訊模式

騰訊以社交勝出,目前還未開始重視教育領域。模仿而後推出了騰訊微講堂產品,就沒啥聲音了。通過微信搶奪了移動互聯網的船票,若有心思考慮移動互聯網教育,基於微信平臺而產生的知識分享與教學互動,是極具想象空間的。

4、阿里模式

除了馬雲退休之後說要搞一個網絡大學,沒見到阿里有其他動作。不過,電商起家的淘寶完全可以做一個垂直的B2C教育網站,實際上阿里系的一些網站已經承擔了部分教育功能。淘寶完全可以像顛覆掛號系統一樣,通過O2O一個環節對現有教育培訓機構和學校產生影響,更可以搭建起一套在線教學互動平臺,學YY倒是不難,難的是如何把淘寶模式複製到教育領域。淘寶也不可能忽視教育這塊市場的,關鍵是看怎麼切入。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0702/43820.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