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專業基礎》2015年版(初級)思考與練習 第八章

1.中華文化有哪些主要特點? 其形成的原因各是什麼?
答:中華文化的特點主要有:
1.中華文化是中國多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2.中華文化在形成過程中廣泛吸收了世界文化的營養,是不斷創新、不斷更新的過程。
3.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久不衰,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4.中華文化體現出中華民族務實力行、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
5.中華文化體現出中華民族倫理本位的道德品格。
6.中華文化體現出中華民族崇尚“中庸”的思維模式。
2.什麼是天干、地支?古代的干支紀年法有什麼特點?
答: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紀年法:就是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兩兩相配,以紀年曆,六十年一循環。
3.簡述歷代省級行政區劃的沿革。
4.簡述歷代中央職官設置的主要特點。
5.簡述中國古代選官及考試製度,並對科舉制度作一簡要評價。
6.儒、釋、道文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歷史悠久,積澱深厚。從孔老夫子編訂六書,傳授六藝,始創儒學。經漢一代大儒董仲舒,罷黜諸子之說,博取衆家之長,改造儒學,創立體系,從此之後,君權授命於天,百家之言,儒學爲首。魏晉南北隋唐,佛道興盛,儒學註疏闡意之風盛行,亦頗爲借鑑佛道思想。傳至宋代,儒學集衆家之大成,進化理學新形態。朱明一代,由理入心,進化爲心學形態。及至清朝,儒學轉走考據一路。清末轉至今文經學,由康有爲發展至頂峯,隨之衰落。至此,儒學一派走向終結。
佛教文化:
佛教起源印度,創始人悉達多.喬達摩,菩提樹下,覺悟成佛,釋迦牟尼,救世救人。佛教理論,主講四諦,苦集滅道,四大皆空,超俗涅槃。有三寶,佛法僧。有三藏,經律論。皈依佛教,做三寶弟子,研習佛經,爲三藏法師。東漢明帝,白馬如夢。建白馬寺,有僧東入,曰攝摩騰,曰竺法蘭,譯《四十二章經》。三國時期,天下三分,佛教發展緩慢。魏晉南北朝,天下大亂,戰禍不斷。佛教度人救世,迅猛傳播。至唐鼎盛,由宋轉衰。有唐一代,佛宗林立,有天台宗,法相宗,華嚴宗,淨土宗,禪宗等。天台宗陳德安,《妙法蓮華經》爲宗。法相唐玄奘,有《瑜伽師地論》,華嚴宗有《華嚴經》,淨土宗專修阿彌陀佛淨土世界,代表人物慧遠法師。禪宗影響最大,創始人達摩,以《金剛經》《六祖壇經》爲典,以修習禪定爲宗。
道家文化:
起源春秋,是爲道家。老子創派,無爲有爲,有一定的影響力。又有道教,本土宗教,成於東漢,盛於唐宋,始祖老子,典籍《道藏》,雖漸式微,至今猶存。
7.古代人名稱謂主要有哪些方式?請舉例說明。
答:以其名
以其字
以號
以其官職或者舊職
以其出生地或族望地或爲官地
以諱稱
以諡號
以廟號
以年號
以割裂式代稱
8.什麼是避諱? 古代避諱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古時候,爲了尊重某人,不直接書寫或稱呼他的姓名,而採用一定的方式加以迴避,這就是避諱。
避諱的方式有三種:
改字法,空字、省字法,缺筆法。
9.什麼是割裂式代稱?請舉例說明。
答:舉例:
王勃《滕王閣序》中有一句“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其中“楊意”指的是漢武帝時的楊得意。
《論語.爲政》篇說:“吾十有五而至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什麼是諡號?諡號主要有哪些種類?
答:古代帝王、諸侯、貴族、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爲,給予一種用以褒貶善惡的稱號,叫諡號。
諡號分爲三類:表揚的、批評的、同情的。
11.古代書籍的版本有哪些類型?
答:古代書籍的版本可以分爲兩大類:
寫本:手稿本、清稿本、抄本、影抄本
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
12.什麼是圖書四部分類法? 四部各有哪些重要古籍?
答:圖書四部分類法是指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方法。
一般只的是傳統儒傢俱有權威性的經典著作。《詩》《書》《禮》《易》《樂》《春秋》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春秋》《史記》《漢書》《三國志》《後漢書》《宋書》
《老子》《莊子》《列子》《墨子》《韓非子》《申子》《管子》《尹文子》《公孫龍子》《孫子兵法》
《詩經》《楚辭》《文選》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