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專業基礎》2015年版(初級)思考與練習 第七章

1.什麼是古代漢語? 與現代漢語相比,古代漢語具有哪些特點?
2.什麼是通假字?如何辨識通假字?
3.什麼是古今字?漢字的孳乳分化,大致有幾種情況,試舉例說明。
4. 什麼是單音詞、雙音詞?舉例說明古代漢語中的單音詞、雙音詞。
5.什麼是詞的本義與引申義?
6.舉例說明漢語詞彙的古義與今義的差別.
7.古代漢語名詞的活用有哪幾種形式?
8.什麼是使動用法? 哪幾類詞具有使動用法? 試舉例說明.
9.什麼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試舉例說明
10.指出下列句子中“以”“爲”“於"的用法.
(1)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
(3)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4)兔不可復得,而身爲宋國笑。
(5)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地,
(6)故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
1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則”的用法
(1)蟹八跪而二鰲。
(2)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4)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5)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6)欲速則不達
12.舉例說明助詞“所”“者”“之”的主要用法。
13.舉例說明語氣詞“也”“矣”“焉”“乎”“哉”的主要用法.
14.古代漢語的判斷句有哪幾種形式?
15.舉例說明古代漢語的被動句的幾種主要句式。
16.古代漢語的賓語前置有哪幾種形式? 試舉例加以說明。
17.給下面的古文加上標點符號。
太史公日餘聞董生日周道衰廢孔子爲魯司冠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爲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巳矣子日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弊起廢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陰陽四時五行故長於變禮經紀人倫故長於行書記先王之事故長於政詩記山川溪谷禽獸草木牝牡雕雄故長於風樂樂所以立故長於和春秋辨是非故長於治人是故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義 (司馬遷《史記·太史公自序》)
18.將下面的古文翻譯成白話文。
夫所謂求福而辭禍者,以福可喜而禍可悲也。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美惡之辨戰乎中,而去取之擇交乎前,則可樂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謂求禍而辭福。夫求禍而辭福,豈人之情也哉!物有以蓋之矣。彼遊於物之內,而不遊於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內而觀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其高大以臨我,則我常眩亂反覆,如隙中之觀鬥,又焉知勝負之所在?是以美惡橫生,而憂樂出焉;可不大哀乎!(蘇軾《超然臺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