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毒”

佛教三毒,又叫三根,指的是貪、嗔、癡。

佛教三毒之貪

  貪是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慾望,可以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

佛教三毒之嗔

  嗔是指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佛教三毒中此毒爲最惡。

佛教三毒之癡

  癡是說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無明爲十二緣起之首,爲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無明,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爲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癡。

佛教三毒之間的關係

  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因貪、嗔、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癡毒獨起,稱爲獨頭無明。與貪毒共起,稱爲相應無明。貪毒等,必與癡毒相應而起也。三毒中,癡毒爲最重。


“想要獲取比別人更多的金錢”、“想得到比別人更高的評價”,無論誰的心理都潛伏着這些慾望~

當它們得不到滿足時,人們就會惱怒。

規避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學會“冷靜”、“低調”、“真誠”、“認真”、“專業”。一生受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