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的項目經歷,很多東西大家可以借鑑下

【背景介紹】
Z公司接了一個國外客戶Y的交易系統開發實施項目,雙方沒有簽署任何的協議,Z公司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的合作,將此係統作爲產品佔領該國市場。
項目的組成人員包括1個PM,10個左右開發人員,4個左右測試人員,1個翻譯,外加工程、市場、銷售、客戶經理等,總共約20人蔘與此項目,項目管理和交付由PM負責。PM有多年行業經驗,但是無項目管理經驗。Z公司對客戶承諾:核心團隊將在客戶現場開發。
由於雙方無協議,所以項目的進度安排完全由Z公司決定。傳言此項目合同將達到200萬$,項目經理估算可以在6個月內上線成功。項目進展過程如下:
(1) 項目從2008年1月份啓動,按計劃將在6月份上線成功;
(2) 但是6個月後,發現系統不能滿足對方的交易要求,交付時間將無限期推遲,同時合同額將會少於200萬RMB(是不是人民幣升值太快了?。。。);
(3) 10個月後,由於一些政策的需要,客戶不得不使用這個交易系統;
(4)15個月時,Y公司根據集團公司的要求,召開招標會,Z公司的項目領導堅信必定中標,可是經過2輪招標,本地公司中標;雙方繼續溝通中。
(5)17個月後,終於宣佈停止開發。Z公司依然派人在現場做維護,希望客戶能夠租用此係統。(第一次聽到,軟件系統可以租用......)
歷時17個月,始終保持近20人的團隊,而且平均10人長期客戶現場開發,成本高達700萬RMB,白花花的銀子就這樣沒了......

【敗因分析】
根據項目的實施過程,導致項目失敗的原因相當多,主要有:
1. 工作量估算方法錯誤。如果說工作量估算錯誤,是整個項目組的責任,那麼估算方法錯誤,是PM的責任了。PM是這樣估算的:根據人員配置情況,我們需要9個月完成,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晚上加班和節假日加班,我們可以把交付時間縮短30%,這樣就可以6個月完成了。一般的項目經理都會在工作量估算結果的基礎上,再增加20%的冗餘度,他卻壓縮了30%,佩服,高手。
2. 項目計劃混亂。一開始的時候,有個初步的項目計劃,但是沒有落實到具體的WBS上,後來,項目計劃都沒了,項目已經沒有終點了。
3. 不懂項目管理流程,沒有系統開發實施經驗。不去了解客戶的需求,悶頭編碼,一個簡單功能,要修改N次,不僅降低客戶滿意度,同時導致生產率及其低下,估計有效代碼的生產率不超過10行/人天。直到17個月後的今天,還沒有完整的客戶需求。
4. 模塊包乾,缺乏溝通。整個開發過程,只有編碼,把整個系統分成若干模塊,每人負責一個或若干個模塊,從瞭解業務到編碼完成,都是一個人負責到底。由於缺乏必要的溝通,各個模塊的融合性存在相當大的缺陷。
5. 項目組缺少必須的溝通能力。這包括2方面:語言能力和需求溝通能力。由於是國外客戶,長期呆在客戶現場的開發人員沒有1人可以和客戶用英語進行溝通(甚至英文郵件都寫不來),包括項目經理,雙方的溝通必須通過翻譯來實現。這樣一來,開發人員獲得客戶信息肯定會打折。可能由於以前都缺少需求收集的經驗,開發人員不會主動去收集需求,最後通過N次溝通,得到的需求仍然是不完整的。每次得到1個要點,然後立即修改,下一次演示時,客戶說還有1個要點,開發人員又去修改,如此反覆。甚至連項目經理都說“客戶沒有需求”。暈死了,沒有需求,對方願意花幾百萬做啥?不是客戶沒有需求,而是項目組不會收集需求、挖掘需求。
6. 忽視測試組的作用。整個過程中,一直不重視測試組的作用,需求也不會發給測試組,更多的只是由開發人員口頭轉達;很多時候,開發組不經過測試,就將升級包直接扔給測試組測試,測試組對模塊功能有異議,開發組一般是不會做出調整的。
7. 版本發佈升級管理太爛,軟件質量差。一方面,開發組提供的升級包或者新版本,很多時候是沒有經過測試的,很多次,在升級後,系統的核心模塊就直接不能使用。另一方面,升級太頻繁,10個月後,幾乎每天有升級包;有一陣子,每天的升級包超過3個。提供給客戶的升級包,約80%不能用,也就是說發送5個升級包,纔有可能1個升級包是正確可用的。Z公司一向對客戶宣稱系統的性能超級優越,在全球同行業中可以排第一,但是項目組測試人員卻抱怨系統運行太慢,點個按鈕半天沒反應。系統運行結果經常出問題,項目組採用的彌補措施是直接修改數據庫記錄。
8. 客戶關係逐漸僵化。由於缺少需求收集的過程,開發人員完成的功能肯定不能一次性滿足客戶的要求,導致需求變更的次數很多。最後開發人員開始拒絕客戶的需求變更,理由也相當充分,比如“我們的系統設計(或者架構)不支持這個功能”、“國內沒有這個業務”等等。
9. 人員管理混亂,獨攬大權,一意孤行,合適的人不在合適的崗位。項目經理喜歡直接把任務指派給每個人,包括測試人員,他大事小事百事都管,小到bug工具的維護,大到客戶關係的維護、部門節假日放假安排,都要插一手。項目組中也有英語尚好,能夠與客戶溝通的人,但是這幾個人基本上都留在國內。工作時間安排超長,周1到周6,現場工作時間從早上9:00到晚上22:30,相當疲勞,效率極低。管理混亂,不僅在此項目中體現,而且整個部門管理混亂。部門經理是空降兵,一直在海外知名外企做高層管理,部門成立將近1年,從來沒有看過1次部門全體人員會議,一共才2個項目,他卻啥事都不管,推說“這是小事,自己要忙更重要的事”。
10. 團隊成員缺少大局概念。項目的不斷拖延,大家都已經無所謂了,今天做到哪裏是哪裏,做不完了,也可以無限期的拖。甚至有人說:“項目做長了更好,出差補貼拿得多,我暫時還不想回去呢。”
11. 沒有交付的概念。他們對客戶做出了很多次的交付承諾,這些承諾基本上是空頭支票---不可能真正交付的。到了承諾的時間點,他們要麼把交付的時間點延後,要麼就是給客戶演示一下,看一下界面,就算交付了。給客戶的文檔中,沒有培訓手冊或者操作手冊,反而把接口設計說明文檔給客戶。
12. 管理層缺少成本管理意識。項目做了8個月的時候,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和客戶的態度,就有成員內部在交流,懷疑這個項目的可能性,甚至建議直接停止這個項目。但是部門經理、項目經理、銷售一直在吹捧這個項目。當時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200萬了。
13. 你能否容忍2套系統同時使用?系統目前上線,但是需要老系統配合使用,業務人員每天在2套系統之間倒數據,我想這是任何一個業務人員都無法忍受的工作。據說招標的時候,就是因爲業務人員的強烈反對,客戶才決定不用我們的系統。爲什麼不把必須的功能做到新系統中呢?
14. 想要破壞商業潛規則?項目負責人對這個項目信心爆滿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客戶的一個副總收禮了,如果項目不給我們做,我們可以搞他。我真的覺得他們好幼稚,你有能力破壞商業潛規則嗎?更何況是在異國他鄉......

【反思】
整個項目,都是一個徹底失敗的項目。商務上,客戶關係丟失;成本上,17個月超過300個人月的投入,高達幾百萬RMB的投入,全部付之東流;項目管理上,一團糟糕,團隊如同散沙,先後至少有10人離開;團隊成員仍然無法完成需求收集,無法團體完成系統設計,唯一的提高就是Delphi編碼能力和Oracle應用能力。
此項目最大的敗因就是:項目經理缺乏項目管理經驗。一味的以爲“有行業經驗就夠了,其他都不需要”,錯誤的以爲“全球的交易業務都是類似的”,從而導致項目計劃盲目樂觀,不去分析客戶的需求,悶頭就編碼。


【雷言(雷人的名言)】
1. 我們這個項目要啓動了,去,在Mantis上立項。
2. 你們怎麼可以沒有護照呢?在中國,護照和身份證一樣重要,要天天隨時帶在身邊。唉,你們這些人辦事真是的。

QQ羣裏的記錄
CC(320***86) 11:28:36
web的系統全世界都是一個樣,沒看到過好的,工行,招行都很垃圾
CC(320***86) 11:28:50
微軟就更糟糕了
EE(804***99) 11:28:52
頂!
YY(190***01) 11:28:55
有亮仔
CC(320***86) 11:29:01
我們的交易系統已經算不錯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