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源研究院正式發佈《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研究報告

6 月 21 日,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主辦的2020 北京智源大會正式開幕(直播入口:https://2020.baai.ac.cn),會期四天。智源大會是北京創建全球人工智能學術和創新最優生態的標誌性學術活動,定位於“內行的 AI 盛會”,探索人工智能的下一個十年。InfoQ將進行全程跟蹤報道,爲AI領域的從業人員帶來更多前沿觀點,以下內容根據智源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黃鐵軍《2020智源進展報告》的演講整理而來。

會上,黃鐵軍表示,自設立之初,智源研究院的願景就很明確:聚焦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建立自由探索與目標導向相結合的科研體制;支持科學家勇闖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無人區”,挑戰最基礎的問題和最關鍵的難題,推動人工智能理論、方法、工具、系統和應用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營造全球最佳的學術和技術創新生態,推動北京成爲全球人工智能學術思想、基礎理論、頂尖人才、企業創新和發展政策的源頭,成爲國際優秀的人工智能創新中心;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深度應用,改變人類社會生活,促進人類、環境和智能的可持續發展。

智源學者

2019年4月份,智源推出了第一批學者計劃,聚焦人工智能的原始創新和核心技術,遴選支持智源學者85人,涵蓋人工智能的數理基礎、機器學習、智能信息檢索與挖掘、智能體系架構與芯片等方向。

今年,智源學者計劃擴充爲五個層次,培育和支持人工智能優秀科技人才,建設世界人工智能人才高地,人數再增加100名,其中智源研究員和青年科學家20+、智源新星20+、探索者30+、博士後30+。其中,智源研究員面向50歲以下,開展方向攻關,解決人工智能重點領域的關鍵技術難題;青年科學家面向38歲以下,根據個人擅長領域或感興趣的方向進行開放性、探索性研究;智源新星面向33歲以下,聯合高校院所同步引進,進行人工智能開放性探索性研究;智源探索者面向有意回北京發展但尚無確定單位的人才,不拘一格、不分國籍、隨進隨出,可協助對接合適的北京高校院所和企業;智源博士後,依託智源博士後工作站,聯合優勢高校院所,開展AI前沿學術研究。

上述所有人才都會參與到智源社區的建設中,並開展前沿學術研究並進行成果轉化,下圖大致描述了可能的技術和轉化方向,今年新增了認知神經基礎、決策職能和機器感知三個方向,重點關注智能醫療、智能交通、智能政務等領域的落地。

智源社區正式發佈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建設,智源社區今天正式發佈,目的在於培養人工智能領域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正式加入社區之後,還會經常看到線上論壇和學術活動,幫助每一個學者或學生找到技術交流和技術合作的夥伴。

首個機器學習領域通用數學符號集

與此同時,黃鐵軍宣佈了智源社區的一項重要發佈,即首個機器學習領域通用數學符號集。當前,研究機器學習的學者來自不同領域,論文中所用記號各異,造成論文閱讀困難,通用機器學習符號集針對一些常用且容易混淆的符號,給出一套標準化建議,爲解決論文寫作(提供LaTex包)過程中的常用符號選擇、符號混亂導致的交流問題等提供基礎,可以統一規範,提高交流效率。

《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研究報告

此外,智源社區也正式發佈《人工智能下一個十年》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由智源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共同完成,以下抽取了部分重要內容進行解讀(掃碼或訪問baai.org,加入智源社區,後續將可獲取報告完整版)。

在科研實力上,人工智能全領域下的中國學者量和論文量都約是美國學者量的三分之一,但人均論文產出量略高;在人工智能的一些子領域中,中美論文數量大多處於伯仲之間,在人機交互、知識工程、機器人、計算機圖形及計算理論領域排名差距較大。

如果聚焦到北京市,其擁有國內AI高校和企業的數量資源優勢,在AI領域的論文量和人才量最多。相對而言,深圳和香港的AI人才在發表論文方面更加努力,人均論文產出量更多。

縱觀投融資領域,中國AI創業熱源自2013年,每年新成立的AI創業公司數量增速明顯,直到2015年爆發到近10年的頂峯——一年內有600家人工智能公司成立,是2012年的3.6倍,此後兩年AI創業雖有下滑趨勢但仍保持較高水平,直到2018年、2019年呈現斷崖式下跌。

中國AI企業創業方向集中在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層,以及金融、教育、交通、工業等行業應用層。中國AI企業獲得融資情況也從2013年起迅速崛起,融資事件數量和融資金額分別在2017年、2018年達到頂峯,隨後開始下降,AI投資逐漸趨於理性,獲投AI企業主要集中在行業應用層,佔比58%。

關於未來,黃鐵軍在分享中也提到了兩點思考:一是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在人工智能領域應用廣泛並取得顯著成果,但受限於底層算法,使得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達到瓶頸,未來需要與數學、腦科學等結合實現底層理論的突破;二是實現具有能理解、會思考、有認知、會決策的強人工智能,離不開數據支撐和知識驅動,將知識圖譜、認知推理、邏輯表達結合的認知圖譜提供了一種研究思路。

智源數據開放研究中心

根據黃鐵軍的介紹,智源目前已經開放了乳腺癌宮頸癌基準數據集、新冠肺炎全球開放數據源、冬奧會花樣滑冰數據集以及多個智源大賽數據集。

疫情期間,智源研究院開放的知識疫圖,成爲全球新冠疫情的智能駕駛艙:基於知識驅動,全球疫情統計數據和預測模型,對世界各地的疫情發展及風險狀況進行量化評估和預測,提供復工復產各方面的輔助決策支持。

此外,智源聯合清華、協和、首都醫科大學共同發佈面向乳腺癌的智能計算與預測平臺,可以實現自動預測病變腫瘤良/惡性及其分子亞型,以幫助乳腺癌的診斷。

爲解決智能醫療領域的醫療數據共享問題,智源研發了聯邦學習多方安全計算平臺,進行智能醫療領域聯邦實驗,突破醫療數據共享關鍵技術的研發。

創新中心

智源創新中心的定位是成果轉化創新組織;開放智源AI創新生態資源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推進AI原始重大創新和關鍵技術突破應用。致力於尋找擁有人工智能核心創新技術的AI科學家;懷揣夢想堅信技術改變未來的創新創業人才;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落地產業的優勢AI企業。智源將提供豐厚的研發資金、海量數據和算力平臺支持;全球頂尖的學者資源和科研力量支持;北京市應用場景、優質的產業資源對接;社區內三萬名頂尖工程師的人才支持。

倫理與可持續發展

通過藍牙技術實現定位是比較切實可行的追蹤方案,黃鐵軍表示智源希望在這一方案中實現更好的隱私保護,因此開發了智源藍保,這是一個保護隱私的傳染鏈密切接觸者精準追蹤系統,解決的痛點是復工、復產、復學過程中,精準追蹤感染人員相對位置,快速排查與感染者有近距離接觸風險的人員,大幅降低隔離人員比例,其技術框架爲藍牙ID碰撞+近距判斷+本地邊緣存儲(如下圖所示)。

黃鐵軍表示,智源藍保系統的四大優勢爲:

一是精準判斷近距離接觸關係。基於移動運營商和互聯網大數據的方法,難以精確判斷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接觸關係。基於藍牙信號,近距離接觸判斷可達米級;

二是最大化隱私保護,數據不離場,不離機,不上網。充分利用個人設備與邊緣存儲,藍牙碰撞記錄匿名保存在個人設備,或者安裝了無線感知設備樓宇的邊緣存儲中;

三是三維可視化界面,支持常態化防控與應急快速排查。常態化防控設備分佈熱度圖,發生感染時追蹤感染者設備軌跡與批量排查;

四是低成本、大規模、快速部署。示範樓每層部署成本低於1000元,單人工3小時,不要求網絡設備進行軟、硬、固件升級。

此外,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建立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庫,發佈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人工智能公益研究計劃。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從2015年到2030年間以綜合方式徹底解決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維度的發展問題,轉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應當通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發展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這是全球人工智能產學研界的共同目標。人工智能的科研機構、教育機構、企業有責任通過人工智能推動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